一、自勉类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二、应对类 对华太师联:
假山真鹿走; 死水活鱼游。
唐寅对农夫:
一担重泥拦子路; —乡野老农
两岸纤夫笑颜回。 —唐伯虎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唐伯虎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陈白阳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唐伯虎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陈白阳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注:以上两联传为唐寅所对。
对祝允明: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黄豆磨成白豆腐,用水工夫;
青梅造作乌梅肉,因火节制。
对友:
吉祥草伴忘忧草,吉忧相间;
龙爪花连金凤花,龙凤双现。
对张灵隐:
绣鞋低罩绿罗裙,鸳鸯戏水;
金钗斜插青丝鬓,鸾凤穿云。
对客人:
炒豆橪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对父:
木鱼口内含球,吞不入,吐不出;
纸鹞腰间系线,放得去,收得来。
三、诙谐类
唐寅为某商人题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字少,唐乃撰上。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井底那对联:
参谋将军;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义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华安;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
尚且三心二意 一等下流
参谋将军:
图画里 龙不吟虎不啸 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华安:
棋盘里 车无轮马无缰 叫声将军堤防堤防
参谋将军: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华安: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参谋将军:
十口心思 思君思国思社稷
华安:
八目共赏 赏花赏月赏秋香
参谋将军:
你家横头来种树
华安:
汝家澡盆杂配鱼
参谋将军:
鱼肥果熟入我肚
华安:
你老娘来亲下厨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传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小时候与张灵友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29岁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扯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
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绘事,卖画为生。赋性爽朗,放逸不羁,刻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之法,并改“斧辟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的皴法,恽寿平评他“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并工画人物、花鸟,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兼善书法,能诗文。文以六朝为宗;青年时代的诗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纵放,不拘成格。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一、王羲之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相传,有一年腊月,他从山东老家迁移到浙江绍兴落户,乔迁之喜又值新年之庆,不禁挥毫写就一副门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景新家。
此联嵌了三个“春”字和三个“新”字,非常贴切地展现了“新春”景象。他自感十分满意,就叫家人贴于门口。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王羲之能够理解揭联者心情,所以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
莺啼北里千山绿;
燕语南邻万户欢。
此联充满春日的生机,对仗亦十分工整。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家人大惊,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语,让儿子只管贴出去。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家门前已围了很多人,大家对书圣写出此联很是不解。这时王羲之出门提笔在原联下分别加了三个字。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日行。
二、朱元璋
朱元璋在位时曾特别下令金陵的每家每户在大年除夕之夜必须在红纸上写好对联并悬挂于大门之上,以示吉祥喜庆之意。相传这晚朱元璋微服私访,见所到之处都张贴着鲜红的春联,自然十分高兴。后来朱走到一处,却见门上没贴春联,大怒。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屋主是一屠夫,不识字,也请不到别人帮忙。朱元璋听后,大笔一挥,写下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春节写对联一时传为佳话。
三、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有一年除夕,杭州才子徐子建家门上贴了红纸,就在他去请名家来题写春联之际,祝枝山正好路过其门前,见红纸空白,一时兴起,遂提笔一挥,大书了两副对联。
正门: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侧门: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徐子建回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一了解原来是祝枝山写的。他找到祝氏,又请来众多秀才,当面指责祝氏为何恶语伤人。众人也批评祝氏太不像话。面对大家的责难,只见祝氏哈哈大笑:“请诸位仁兄息怒,新春佳节怎能骂人,我这是故意卖弄。”接着随手拿笔在四句上各加一点,结果两副对联变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徐子建和众秀才见之,转怒为喜,拍手称道。
四、乾隆皇帝
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路过某城,时值除夕。他看到满城挂红灯贴对联,唯见一鞋铺十分冷落,鞋匠闷闷不乐,遂上前问其何故?鞋匠说生意不好,难以为生。乾隆说,你拿纸笔砚墨来,我替你写副对联贴在门上,生意就会好起来。鞋匠备好文房四宝,乾隆御笔一挥,一副对联龙飞凤舞:
上联:
大鞋楦,小鞋楦,楦楦砸出穷鬼去;
下联:
麻线绳,棉线绳,绳绳引进财神来。
横批:由贫变富
乾隆皇帝为鞋铺写对联的消息传开,鞋铺名声鹊起,结果生意兴隆。
五、陈毅
1922年新年前夕,原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陈毅因组织留学生参加爱国活动,结果被中法两国政府联合押送回国,尔后辗转回到四川的老家。新年临近,父母要他写副春联以添喜庆。写什么呢?他回想归国途中,见到祖国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象,心中充满悲愤,但又看到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神州带来了新的希望,于是欣然命笔,分别使用6个“年”字和6个“事”字的巧妙组合,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旁。
上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年
下联: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无成
横批:春待来年
陈毅在上下联中,分别使用6个“年”字和6个“事”字的.巧妙组合,
六、
1939年的延安。新年来临,有人请写副春联贴在驻地大门上,欢度新年。提笔凝思片刻,手挥笔落,一副“嵌名联”涌出笔端。
上联为:
列为无产者;
下联为:
宁不革命乎?
上联的“列”有“行列”“列入”“列位”之意;下联的“宁”是“岂”“难道”之意。
联语意为:我们大家既然加入了无产阶级战士的行列,又怎能不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呢?此联属嵌字联中的“首嵌式”,又称“鹤顶格”或“凤顶格”,即将所要嵌的字分别放在上下联之首。而此联之首所嵌的字为“列宁”,导师名嵌得天衣无缝,使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言简意深。
唐伯虎一般指唐寅。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下面是唐伯虎经典诗词,快来看看吧!
1、《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2、《孟蜀宫妓图》
明·唐寅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3、《无题》
明·唐寅
兴发总关情,自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
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一世歌》
明·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5、《把酒对月歌》
明·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6、《短歌行》
明·唐寅
樽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
昏期在房,蟋蟀登当。伐丝比簧,庶水忧伤。
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岐。
炯炯若穴,萤萤莫绝。无言不疾,鼠思泣血。
霜落颿飘,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
缘子素缨,洒扫中庭。踯踯躅躅,仰见华星。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民生安乐,焉知其它。
7、《山水图》
明·唐寅
青云台殿泉声隔,黄叶关河雁影来。
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宾一登台。
8、《春山伴侣图》
明·唐寅
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
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9、《事茗图》
明·唐寅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10、《落花诗》
明·唐寅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