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书写格言不怨天不尤人 正文

书写格言不怨天不尤人

时间:2025-05-07 06:52:19

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2、现代社会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

3、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5、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8、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9、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因为一旦开始,便不能终止。这才叫做真正的坚持。

10、害怕攀登高峰的人,永远在山下徘徊。

11、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2、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3、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14、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15、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6、逆境磨练人、逆境是老师、逆境之苦可变甜。

17、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

18、更新你的思想,你就能获得新生。

19、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

20、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

21、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22、只要目标向前,你可以到任何的地方。

23、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24、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25、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6、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27、我努力,我坚持,我就一定能成功。

28、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29、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30、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31、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3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3、一个人是在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34、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35、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6、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3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

40、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4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42、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

43、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44、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45、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46、微笑是我们心灵的最真诚倾诉,是在困难面前最好的良药。

4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48、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49、不论你在什麽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50、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51、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2、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5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54、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55、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56、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57、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8、不怨天,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59、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60、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下面我们来看看文言文名言名句,欢迎阅读借鉴。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6、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19、善所当为,羞谈福报。

20、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4、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2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7、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36、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7、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3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0、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

4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2、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0、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5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5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4、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55、不怨天,不尤人。

5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7、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58、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59、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6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有哲理的话有许许多多,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的这里句子有哪些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6、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4、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8、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0、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4、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附: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来确定其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除倒装句外,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其对应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在文言文中,谓语动词一般不能省略,如果谓语对应的位置上不是动词,我们得首先确定它的词性,继而确立词性活用类别,最后推知它的意思。

例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个字的翻译很关键。一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二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

示例: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

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二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这两个词表面上看都不是动词,但两词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其“动词性”是很容易得出的。

示例: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二、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3: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2015年高考重庆卷)

解析:“师”是名词,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

示例:(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4: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2014年高考山东卷)

解析:此句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但其带了宾语“其命”,值得研究。再者,“活”在课文《鸿门宴》中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稍加迁移,即可译出。

示例: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三、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这样,我们便可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例5: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2015年高考四川卷)

解析:这个句子很工整。“积”对“累”,“一勺”对“微尘”,“江河”对“峻极”,意思都很接近。这里“微尘”好懂,“江河”也好懂,根据同位置的对举关系,“一勺”与“峻极”的意思就能推测出来了。

示例: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例6: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2014年高考天津卷)

解析:“补朝廷之治”与“救宰相有司之失”两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失”“失误、过失”之义。根据对举关系,就不会将前一句的“治”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治理”了,而应该翻译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

示例: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四、抓住倒装句,使之调整成汉代汉语语序

倒装句式是翻译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要按汉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7: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解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

示例: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例8: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2014年高考湖南卷)

解析:首句“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与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的结构一样。是什么样的缙绅呢?是与徐孟祥交往的缙绅。

示例: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设置的采分点,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要不断增强采分点意识。另外,还应注意翻译后的句子在整体上要通顺、无语病,注意书写的大方、清晰。

将下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

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

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