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小朋友,有关数学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了?下文是相关的手抄报知识大全,来这里学习吧。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常用) ;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a÷b÷c=a÷(b×c) a÷b÷c=a÷c÷b
去括号: 括号前是加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
a+(b-c)=a+b-c 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向右移动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④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就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就小于1。⑤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⑥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不变。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⑧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1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X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1321…的循环节是321,简便记法为6.321;如0.33…的循环节是3,简便记法为0.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圆柱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圆形,从其他方向看到的是长形或正方形。球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性质二: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 方程右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是一个计算过程。 所以,X=…是方程的解。
常见的.等量关系: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③总价=单价 × 数量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2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 5 4 0 0 1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18位,如130521197803010019
13表示河北省 05表示邢台市 21表示邢台县 19780301是出生日期 001是顺序码 9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一生中学得最多的一门课程: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包括到了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都在学习数学。但是小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很难,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大家分享了数学小报,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小报五年级1
数学小报五年级2
数学小报五年级3
数学小报五年级4
数学小报五年级5
数学小报五年级6
数学小报五年级7
数学小报五年级8
生活中的数学
曾看过一本书,书上记载着一位奥数家说过的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大家别看课本上有数学,其实在我们生活上也都会用到或碰到。比如你到商场买一件东西这也在接触数学;比如你去某个公园或某一个风景区等你也可以用到数学……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吧!
记得有一次,奶奶带我去菜市场买水果,看见了橘子,就上前询问价钱,老板娘说每斤两元五角,奶奶买了4.5斤,这时我想,这不就是考我数学的时候了,我来算一算,2.5×4.5=11.25元,就在这时老板娘说是12.5元。我一愣,难道我算错了,我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又算了一遍还是等于11.25呀!那就是老板娘粗心了。
当我算完后,奶奶把钱掏了出来,我连忙制止奶奶,说:“奶奶,她算错了,应该是11.25元。”老板娘急了,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就是12.5元!”
“这位阿姨,你别小看我,我可不傻,我算了两遍2.5×4.5,第一次口算,第二次用计算器又算了一遍,都是等于11.25。计算器不会错的吧!”
阿姨听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奶奶付完钱后,使劲地夸我,说:“然然真棒,我差点就被忽悠了。”“嘻嘻,都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现在有许多的奸商,让我买东西注意点。”我微笑着对奶奶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记得还有一次,妈妈烙鸡蛋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也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3分钟,烙正、反面各用1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3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是要用5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5分钟就全部搞定了。
怎么样,生活中的数学也有它的深奥的地方。所以你在做的每一件事大部分都在接触数学,学好课本里的数学在生活中就不用发愁了。学好数学是最好的一件事,大家一定要学好数学!
趣味数学故事(1):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故事(2):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