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北师大版四年上古诗格言 正文

北师大版四年上古诗格言

时间:2025-05-01 18:21:01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观察想象讲解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配乐范读古诗)

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片)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

三、总结学法:(课件出示)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独立学会本课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房兵曹胡马》。

3、我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自学导学

1、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是唐代伟大诗人,被称为。

3、我还知道《》也是他的作品。

二、自学生字词

1、我把古诗大声地读了三遍,我发现这些字的音容易读错。

2、我把课后生字工整地抄写三遍,把易错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来。

3、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把意思写下来,:

批:轻:托死生:

峻:堪:骁腾:

三、自己尝试,理解诗意

我又把这首诗认真地读了两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一会儿和对子交流。

交流协作:

对学:1、对子互读古诗,正音。

2、我要把不理解的地方和对子交流。

1、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3、讨论:诗句的意思。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展示激励:

(一)朗读展示

1、我要融进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2、我要通过重读、停顿等方式读出建功立业,作者的远大抱负。

(二)感悟展示

1、通过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2、透过古诗,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3、我知道作者描写马的目的。

(三)书写展示

我要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

我又想到了一些描写马的诗句:

五、达标检测

1、读一读,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宛()骁()峻()凌()

苑()挠()俊()棱()

2、仔细读《房兵曹胡马》,思考填写下列空白处。

(1)这首诗前四句主要写马的,后四句主要写马的 。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杜甫对马的情感。

知识链接: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诗人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分别代表着中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高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独立学会本课生字。

2、我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我能用心感悟这两首诗,并体会它们的不同之处。

导学过程:

一、自学导学

1、了解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自学生字词。

(1)我把古诗大声地读了三遍,我发现这些字的音容易读错

(2)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燕山:

金络脑:

3、自主合作学习《马诗》

我要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一会儿和对子交流。

二、交流协作

对学:1、对子互读古诗,正音。

2、我要把不理解的地方和对子交流。

1、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3、讨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展示激励

(一)朗读展示:

1、我要融进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2、我要通过重读、语速的变化等方式读出作者的情感

(二)感悟展示:

透过古诗,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四、深化引领

《房兵曹胡马》和《马诗》这两首诗都是描写了马,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达标测评

1、我会给下面的字注音:

————————

棱堪蹄峻

2、填空:

所向,真堪。

有如此,可横行。

“何当,快走。”

从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3、我还能写出一句关于马的诗句: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黄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我们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和刘禹锡的《浪淘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凉州词》。

二、共同学习

(一)、自主学习

1、交流

(1)介绍作者: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2)补充介绍: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3.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4.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可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3、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怀。

(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小结

四、推荐阅读

1、王翰的《凉州词》

2、王之涣的诗歌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背诵或默写《凉州词》

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共同学习

(一)、自主学习

1、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补充介绍: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3、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可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3、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小结

四、推荐阅读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板书设计:

凉州词

王之涣

远眺黄河、孤城 环境

豁达、开阔的胸怀

近听羌笛声 心理

浪淘沙

刘禹锡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