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2、你要打开人家的心,你先得打开你自己的,你要在你的心里容纳人家的心,你先得把你的心推放到人家的心里去。——钱锤书
3、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6、我们不能把快乐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只能有限度的了解和帮助我们。而事实上,这个世界锦上添花的人总比雪中送炭的多。如果你表现得很坚强,别人就都来鼓励你;如果软弱,就很少有人会来扶助你了。——罗兰
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9、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为谁也不是懦弱到连自己受了侮辱也不能报复的。——伊索
10、哦,朋友,这就是我的肺腑之言。因为有了你,蓝天才广阔无垠;因为有了你,玫瑰才火红艳丽。——爱默生
11、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产品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赵鑫珊
12、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周恩来
13、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14、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15、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16、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
17、鼓励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别人。——马克·吐温
18、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威尔逊
19、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20、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21、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郭辉
22、当你喜欢你自己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自卑,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地位。能有这种感觉时,你即使仍然没有很多的朋友,你也一样会觉得满意和心安理得了。——罗兰
2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澧。——庄子
24、学会以最简单的方式生活,不要让复杂的思想破坏生活的甜美。——弥尔顿
25、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四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莎士比亚
26、与有肝胆之人共事,从无字句之处读书。——周恩来
27、不要相信对任何人什么都相信的人。——莱辛
28、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29、不得益友,则不如其无友。——恽代英
30、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31、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唐·皮日休
32、把自己当别人。是指与人相处中要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在相互理解中善待别人。人与人相处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问题错误和误会等。一方面,在别人做了一些你不高兴不理解不希望的事后,不能只会埋怨指责怪罪生气,还要设身处地想想发生问题的原因情境等多种因素,假设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另一方面,在别人与你做事不同步不合拍不一致时,不要以为自己都是正确的,如果你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处理事情,又会是如何?由此看,把自己当别人,讲的是相互理解。
33、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三毛
34、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郑秀芳
3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
36、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经》
37、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确的思想来支持。——爱因斯坦
38、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清·中居郧
3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40、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国语》
4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争报恩》
4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
43、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44、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46、勿以身贵,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47、受到痛苦,我就叫喊,流眼泪;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到肮脏,我就憎恶。在我看来,只有这才叫生活。——契诃夫
48、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冯梦龙
49、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50、只有自尊自重,才能为别人所尊重。——吴晗
51、交朋友就是平等相待,以诚相处。——丁玲
52、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53、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54、确切的人生是:保持一种适宜状态的与世无争的生活。——蒙田
55、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56、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57、生活是一种充满快乐和希望的冒险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基于建设的愿望,而非保持自己的所有财产或是获取他人的财产的欲望。——罗素
58、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59、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金缨
60、使人俱不若使人爱,使人爱不若使人敬。——李惺
61、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
62、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徐特立
63、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英)罗斯金
64、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65、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66、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
67、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6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战国·屈原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禄 壁 韵 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 俸禄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戳穿 墙壁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5)说说这三则成语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陶行知的名言导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还记得是谁的名言吗?)
1、“真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实事求是,说真话,做实事的人。)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后,你认为这三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真人”呢?为什么?
(楚国人和南郭先生不是:说假话,做假事。张僧繇是:说真话,有真本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深人地认识一下这两个做假之人。
二、精读课文,品悟主人公的“假”。
(一)读课文画出能看出他们“假”的词句,说说如何看出来的。
(二)交流如何从具体的词句看出他们的假的。
精读《自相矛盾》
1、你如何看出“假”的?
(1)“什么矛”、“什么盾”;(指任何的矛或盾,包括自己的吗?)“戳不穿”、“能戳穿”(一会儿说自己的矛戳不穿自己的盾,一会儿又说能戳穿)。
小结:是啊,像这样语言前后不一致,相互冲突,用书上的词说就是——自相矛盾(齐读)
(2)“夸口”:什么叫夸口?(吹牛、大话、假话)那你就来吹吹你的矛和盾吧。(感情朗读)
2、他为什么要说假话呢?结合他的职业谈谈。(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1)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是的,在热闹的集市上,好好地宣传一下自己的商品,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买,赚到更多的钱。你现在就是那楚国人,快来夸夸你的矛和盾吧。(感情朗读)
(2)以书为盾,以笔为矛,再现当时的情境,表演读。自己练习、指名读、推荐读。
(3)同学们听了他的宣传,你们动心了吗?打算买了吗?为什么?(这不是骗人吗?怎么可能呢?)嗯,他周围围观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有直接指责他骗人、吹牛,而是采用反问的方法,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谁来反问一下他呢?(指名读)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太可笑了啊,还要读出一种嘲讽的意味呢。(再指名读)
3、说假话的结果怎么样呢?看图说说。(急得满头直冒汗,有口说不出话来)这句是书中说的——张口结舌(板书)采访一下:老板,你怎么不回答人家的问题啊?(如果我说能戳穿,那么我的第一句就是骗人的了;如果我说戳不穿,那么我的第二句就是骗人的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啊)
小结:他真是左右为难啊,谁来用朗读给我们展现一下他尴尬的样子呢?(指名读)
4、分角色表演读(只说台词、加上动作和表情,不读旁白。)
5、看到楚国人因说话自相矛盾而落到如此下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6、如果让聪明的你来帮他卖矛和盾?(我就是那个楚国人我知道错了,请问我该如何去推销我的矛和盾呢?)
7、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人或事呢?
精读《滥竽充数》
1、你怎么看出他做假的?
(1)“从来不会”、“混”:谁混到哪里去充数?(根本不会吹竽,混在会吹的乐队里充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哪个词语——滥竽充数
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指名读)
(2)“每当……鼓……按……装……”:对于南郭先生的这种表现我们一般会用什么词来讽刺他啊?(装模作样、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2、他为什么要做假呢?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想想看。(想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想不劳而获……)
指名读,读好“居然”、“一样多”
3、做假的结果怎么样呢?为什么?
(1)开始成功了。
怎么知道的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谈谈。
抓“许多人一齐吹”(a会吹的人多,一两个不会吹也注意不到,听不出来b南郭先生装得像。)
指名读,读出齐宣王的特殊喜好。
(2)后来失败了。
a怎么知道的.?为什么会失败?找找有关句子谈谈。
抓“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读出齐宣王和齐湣王喜好的不同。
b你要是南郭先生听到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个单独吹会怎么想?(那还不露馅啊,我一吹大王就知道我不会吹了,那可是欺君大罪啊,我还是溜吧。)
看图,你们看那些乐师都排着队等着单独吹给齐湣王听呢,而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生齐读)“只好”有种无奈啊,再读。
4、看着南郭先生狼狈逃走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做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只靠弄虚作假。)
5、那么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呢?(齐读齐背课文、假冒伪劣商品……)
小结:生活中,滥竽充数不仅用来比喻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中充数的人,还用来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的事。
三、读了这两则成语故事,目睹了那个楚国人和南郭先生的狼狈下场,再想想陶行知先生的话,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提示:以后不要做怎样的人,要做怎样的人)
让我们再来齐读一下陶先生的名言,把它铭记在心,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吧。(齐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认识“真人”张僧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品悟张僧繇的“真”,练习背诵《画龙点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说说你眼中的那个楚国人和南郭先生。
2、谈谈对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理解。
二、精读课文,品悟张僧繇的“真”。
1、如何看出他是“真人”的?找出有关词句谈谈。
(1)a“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理解“推辞”。指名读这句话,你来推辞一下。(突出“眼睛”、“就会”)你听了他的话相信吗?会怎么想,怎么说?游客和你一样,也不信,你来读读写游客的话吧。大家一再要求,会怎么要求呢?
b“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好神奇啊,一眨眼画上的龙竟然真的活了!谁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神奇啊?(指名读)
小结:是啊,张僧繇说的话应验了,说的和事实一样,不像那个楚国人说的是大话、假话,事实证明他说的是真话,确实是一位“真人”啊。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感受。
一下这份神奇吧。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说些什么呢?游客会怎么惊叹?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过渡;张僧繇的“真”不仅仅表现在这儿,和南郭先生比他还表现在哪儿呢?读读前面的内容。
(2)“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画技高超,有真才实学)指名读。最能体现他高超的画技还是后面的什么呢?(齐读:大家一再要求……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2、做真人的结果如何呢?(令人佩服)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三、三则成语故事学完了,你能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想吗?能总结出陶行知先生一样的名言更好。把它写下来,当作人生的座右铭。
四、让我们把《画龙点睛》的故事铭记在心里,在今后的人生中争做一个张僧繇这样的“真人”吧。练习背诵《画龙点睛》。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欢迎欣赏矛盾的人生哲理名言!
矛盾的人生哲理名言(一)
1)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2)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3)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 活在昨天的人失去过去,活在明天的人失去未来,活在今天的人拥有过去和未来。
6)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 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
8) 社会就是一个车厢,无座的人鼓动造反,有座的人呼吁稳定。
9)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10) 困难是欺软怕硬的。你越畏惧它,它愈威吓你。你愈不将它放在眼里,它愈对你表示恭顺。——宣永光
11) 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2)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3) 别总把悲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14)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15) 适当的时候,说一声我错了,对不起,那不是一种低头,那是一种成长。
16) 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17) 有时候失败不能阻碍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想法,是你把自我限制在了一个小圈子里,而成功和失败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从不失败只是一个神话,只要你的人生有过成功,失败就并不可怕。
矛盾的人生哲理名言(二)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最好不要让初次约会的男人知道你住所,若对方坚持送,那么到楼下即可。
3) 我将一切回忆掩埋,只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4) 重感情的人一般被自己的脾气折腾的很惨。
5) 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
6) 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7) 思考是一件最辛苦的工作,这可能是为什么很少人愿意思考的原因。
8)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在生命的尽头,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着。
9)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10)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1) 不敢生气的是懦夫,不去生气的才是智。
12)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13)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
14)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5)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 只要有勇气,整片蓝天便是你的。
17)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矛盾的人生哲理名言(三)
1) 父母是教科书,朋友是参考书,爱人是工具书,邻居是报纸杂志,美女是画报。
2) 看淡拥有,不刻意追求某些东西,落叶归根,那些属于你的,总会回来。
3)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4)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 不是什么事情都等得起的,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要收拾行囊,踏上去梦想的路?
6) 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7)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8)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9)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0) 相信我,他不顺便上去喝杯茶也不会渴死。
11) 力求上进的人,不要总想着靠谁谁,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12) 不被重重的击倒,又怎么能华丽的站起。
13) 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空等,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
14)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15) 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16) 一定要向成功的人学习,尤其是世界顶级成功人士。
17)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18) 踏实做好工作中每件事,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