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八礼四仪的格言七字句 正文

八礼四仪的格言七字句

时间:2025-04-28 23:30:42

八礼四仪名人名言

1、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2、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3、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4、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

5、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7、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8、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9、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星球礼品礼品册礼品商务送礼会议礼品。——法·拉罗什福科

10、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11、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12、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13、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14、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15、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16、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17、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18、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19、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20、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21、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2、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23、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24、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

25、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约翰·洛克

26、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27、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28、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左传

29、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30、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3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2、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33、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3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3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36、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37、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38、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39、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40、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

41、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42、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43、奢侈总是跟随着淫,淫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44、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45、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46、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47、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48、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49、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50、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51、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1、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2、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星球礼品礼品册礼品商务送礼会议礼品。——法·拉罗什福科

3、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4、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5、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6、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

7、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9、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10、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11、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12、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1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14、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1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16、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17、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18、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9、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20、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约翰·洛克

21、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22、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2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24、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

2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2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27、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八礼主要内容

7-12岁(小学阶段)

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

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具体规范: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

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

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观赏之礼

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规范:

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游览之礼

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仪式之礼

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具体规范: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春节向师长拜年。

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13-15岁(初中阶段)

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言谈之礼

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

1.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4.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具体规范

1.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2.不在休息时间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3.不对老师、同学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

4.不顶撞家长、老师。

5.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行走之礼

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

1.步行走人行道,骑车走慢车道。

2.骑自行车进出校园大门要推行。

3.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路。

4.不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5.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吃东西。

6.热心为他人指路。

观赏之礼

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规范:

1.观看演出,尊重演员劳动,在合适时机鼓掌喝彩。

2.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3.未经允许不随意拍照摄像。

4.观看时取下帽子,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

5.无特殊情况不提前退场,确需退场,在演出节目间隙离开。

游览之礼

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1.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垃圾箱。

2.在景区长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占座。

3.排队等候留意1米线。

4.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关闭闪光灯标志的地方自觉关闭闪光灯。

仪式之礼

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具体规范:

1.参加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共青团员戴团徽。

2.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活动。

四仪主要内容: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

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入学礼,古称“开笔礼”,俗称“破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是人生四大礼的首次大礼,具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

时间:9月初 对象:小学一年级新生

求学路上让人终身难忘的精彩第一课,不求与传统的开笔礼“形似”,以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和家长参与为主要形式,通过开展让儿童耳目一新的仪式活动,使孩子在浓厚的氛围中似懂非懂间感受热爱学习、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从懵懂幼童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10岁:成长仪式

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0岁,是儿童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迈进的一个时间节点,同时,也是儿童成长的一大转折点,是人生的里程碑。十岁,意味着长大,意味着拥有一份理想和责任。

时间:六一前后 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成长路上的关键一课,以体会成长快乐为切入点,让孩子懂得感恩,明确肩负的责任,并初步树立人生理想,进一步确立角色意识。

14岁:青春仪式

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4岁是迈向青春的年龄,是少年步入青年的重要转折点,是成长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从法律上讲,14岁的少年也负有相对刑事责 任。团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14岁集体生日活动。

时间:五四前后 对象:初一或初二学生

成才轨迹中的难忘瞬间。这一天,孩子将摘掉红领巾,告别童年时代;这一天,孩子唱着团歌,步入青春的大门。梦想、进取、创造、拼搏、感恩、责任、立志成为青春礼的主题词。

18岁:成人仪式

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冠者礼之始也。”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因此《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18岁,意味着孩子已成为社会公民,意味着社会责任、法律责任。

时间:五一前后 对象:高三学生

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通过直观、生动、鲜活、规范和有情感的仪式活动,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重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民族立事立功的壮志,为孩子过渡到“成人”角色营造社会期待、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形成终身难忘的教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