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杂志上的哈利波特 正文

格言杂志上的哈利波特

时间:2025-04-29 01:57:09

《格林童话》围绕着苦难和赎罪展开故事,成功地为小孩和成人开辟了一个新的沟通区域。

两百年前,一本并不起眼的书在柏林出版了,这本名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书收录了86则德国民间故事,只印刷了900册。

虽然最初反应平平,但经过不断修订,1857年出版的新版已经扩充到了210则故事。200年过去了,这本书今天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甚至有了爱斯基摩语和非洲斯瓦希里语的译本,这本的名字叫做《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与中国文豪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有两种。一种是文学童话,最著名的作家是安徒生,另一种童话是口头传诵的民间故事,代表作品自然是《格林童话》。到了19世纪,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压力,自古以来的口述传统失去了其绵延世代的魅力,民间故事濒临消亡,恰在此时,格林兄弟出现了。

格林兄弟并没有到乡下收集农民的故事,而是从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开始的。另外,格林兄弟还直接从书籍、杂志中采录故事。

瑞士民间文学学者麦克斯?吕蒂认为:格林兄弟并不照猫画虎似地复述他们听到的童话,他们精心雕琢,使之富有诗意并具有教育意义。以《玫瑰公主》为例。雅科布?格林在最初听到故事时只记下了:“这时,国王和满朝文武刚好回来。于是宫殿里所有的人甚至连墙上的苍蝇都睡着了。”但在最后的稿本中,这段话被格林兄弟加工成:“睡意向整座宫殿蔓延。国王和王后刚一到家,走进大厅便睡着了。满朝文武也都跟着睡着了。连马厩中的马匹、院子里的狗、房顶上的鸽子和墙上的苍蝇也睡去了。是啊,炉灶里噼啪作响的火焰也静下来睡觉了。油锅里的咝咝声停了下来。厨师正要伸手去抓犯了过失的小帮厨的头发,这时他也松开手睡着了。风停了,宫殿前面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

正是受格林兄弟在民族文化危机关头搜集民间童话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在1918年到1937年间掀起了由刘再复、周作人、顾颉刚等人发起的“到民间去”的民间文学运动。

《格林童话》对中国的影响远不止如此。1903年中国学者周桂笙把12篇格林童话翻译成了文言文,其后的孙毓修、茅盾和郑振铎和其他众多学者均参与了格林童话的翻译。那时的儿童很多都是看着这套童话长大的。作家张天翼后来回忆说:“十几册商务印书馆的童话,是孙毓修先生编的。有许多字不认识,母亲就读给我听……”

《格林童话》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1931年,湖南省省政府主席何键首先向童话发难,他向教育部提出建议,要求打破鸟言兽语的童话读物,采取中外先哲格言做教材,指责童话“禽兽能作人言,尊称加诸兽类,鄙俚怪诞,莫可言状”。一时文化界掀起了“鸟言兽语“之争,参与争论的不但有幼儿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连文化名人,比如鲁迅、叶圣陶都卷入其中,不过经过一年的交锋,力挺童话的意见得到普遍的赞同。

延续的黑暗遗产

不过,格林兄弟写书的目的,并非哄孩子入睡这么简单,他们是德国民族主义的先锋代表,而这种民族主义后来发展成了纳粹主义的雅利安理论,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教授格林兄弟的书。当然,战后,同盟国把《格林童话》从一些城市学校课程中取消了。

直到今天,一些人,特别是男女平等主义者,希望把《格林童话》塞到图书馆最里的角落,因为,书中邪恶的人物总是女人,她们残害小女孩,因为小女孩不敢反抗。迪士尼版《白雪公主》、《灰姑娘》、《贝尔和长发姑娘》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没脑子的蠢蛋。让天真敏感的女儿了解童话里那些听任摆布的公主被母亲残害的故事,现代妈妈中有几个不害怕呢?

性别歧视不过是冰山一角,刚开始,《格林童话》不是给孩子们看的。例如《小红帽》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中,就有性描写甚至是吃人肉的场面。应该说《格林童话》最早是以一部大编辑型学术文集的形式出版的,后来被威廉?格林特意进行,才成为内容没那么粗鄙的童话集。比如他将《白雪公主》与《糖果屋》中的生母改成继母,毕竟父母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太过血腥。

即使格林兄弟让很多童话以大团圆结局,但还是充满暴力,比如白雪公主的后母也就是女巫被强迫穿上滚烫的铁鞋子跳舞跳到死。可以说《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极端匮乏。很多故事都在讲分尸,人吃人,残害孩子的常常是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文中充满了脚趾被剁掉,断指在空中飞的细节描写。《杜松树》这篇就是“黑暗风格”的代表。

按照惯例,《杜松树》里也有一个狠毒的继母。放学之后,继母让孩子去柜子里拿苹果,然后“继母举起手中的斧头,用力劈向小男孩的脖子。小男孩的头颅应声落在了地上,鲜血从他的'脖子那里喷了出来。” 她把小男孩的头放在脖子上,用白布缠绕了几圈,把头和身体连接在一起,最后在他手上放了一个苹果。

继母的亲生女儿回来后,摇了摇他的肩膀,结果哥哥的头竟“扑通”一声掉到了地上。继母就说,这件事千万不能跟别人提。不如我们把哥哥的肉煮汤吧。“于是她拿起菜刀切下他的肉,把骨头和内脏都放在旁边”。后来丈夫回来了,继母就把炖菜端给他。他觉得这汤真是好喝,他一碗接一碗地喝着肉汤,把吃剩下的骨头随手丢在了餐桌下面。结局更是匪夷所思,小男孩复活之后,居然把继母炖成汤,那位父亲又照单全收,把汤全喝了。

《格林童话》的黑暗风格已经被现代儿童作家继承下来了。2009年,尼尔?盖曼凭借《坟场之书》摘获儿童文学最高奖项——约翰?纽贝里奖章。翻开第一页,小读者们就会看到这样的句子:“黑暗中有一只手,手上握着一把刀。”而在接下来的几段中,这把刀便结束了3条生命,并正准备插入第4个人的咽喉。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罗琳说她的书讲的“主要就是死亡”。其电影系列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哈利父母被杀,而后出现的就是那个为求永生不择手段的恶魔。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的《黑质三部曲》对“人类的堕落”进行了重写——好奇叛逆的女主人公不是被逐出乐园,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寻求赎罪,即前往死亡之地。不过和苏珊?科林斯的《饥饿游戏》比起来,那都是小巫见大巫。《饥饿游戏》的女主人公凯特尼斯必须通过杀人才能在竞技场活下来,而她杀的人,再不是梦幻岛或者仙境里的那些大怪物,而是其他小孩。

这样看来,人们喜欢《格林童话》的主要原因似乎不是它给人以希望,而是告诉我们各种恐惧,彻彻底底的黑暗,没有安全感、失去安慰和信任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的。这种观点,其实正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人也会读《格林童话》。

链接:

格林兄弟的生活也像一则童话故事,他们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律师。哥哥雅各布生于1785年,是家里9个兄弟姐妹中的老二。弟弟威廉生于1786年。兄弟俩在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在他们一个11岁一个10岁时,父亲去世了,一切都改变了。不过经历过困顿之后,兄弟两人读完大学后,长期任职于王家图书馆。

在大半生里,兄弟俩人在同一间屋子里工作,工作台面对面。他们一起学习法学,一起记笔记,抄录手稿,编辑作品。弟弟威廉很随和好相处,哥哥雅各布挑剔而内向,他们的性格刚好互补,两人关系非常融洽。不过,后来他们的领域有了分歧。哥哥雅各布后来对德国历史开始感兴趣。弟弟威廉仍然钟爱民间传说,并且在第二版《家庭故事集》之后,一个人做了后来版本的编辑工作。

一旦勇士被火焰杯选定,他就必须将比赛坚持到底。谁把自己的名字投进杯子,实际上就形成了一道必须遵守的、神奇的契约。一旦成为勇士,就不允许再改变主意。

——邓不利多

是的,一旦你选择了,就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下去,你没有别的办法。唉声叹气、抱怨都是徒劳的,你明白吗?选择了,就相信自己,做一件事,考虑好了,不要做冒失鬼啊~在《密室》里,也有一句这样的话:“哈利,相信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你说是吗?相信自己的选择,不用去怀疑。

鉴于伏地魔的起死回生,我们只有团结才会强大,如果分裂,便不堪一击。我们只有表现出同样牢不可破的友谊和信任,才能与之抗争到底。只要我们目标一致,敞开心胸,习惯和语言的差异都不会成为障碍。

——邓不利多

是的,团结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在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永远不变的规则。团结就是力量,语言和习惯是不会成为障碍的,心灵的沟通会是我们更是站在同一战线。伏地魔即使再强大,也没有办法,牢不可破的友谊和信任是成功的必然因素。伏地魔正是缺少了这些,他无法成功。

哈利波特:

“你不是。”他说,他平静的声音里充满了仇恨。

“不是什么?”里德尔厉声地问。

“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法师,”哈利呼吸急促地说,“很抱歉让你失望了,不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巫师是阿不思·邓不利多。每个人都这么说。即使在你力量最强大的时候,你也不敢试图控制霍格沃茨。邓不利多在你上学的时候就看透了你,他现在仍然令你闻风丧胆,不管你这些日子躲在哪里。”

——哈利

这是汤姆·里德尔和哈利的一段对话,我喜欢。没错,邓不利多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巫师,没有人具有邓不利多敏锐的目光,灵敏的观察力,冷静的思考力,独特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坐怀不乱,没有人能够比得上邓不利多。心中正义的力量永远可以战胜邪恶的本质的。

哈利,表现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

——邓不利多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它并不是由别人指使的,它是你的选择。进入哪个学院,不在于分院帽,在于自己,哈利和里德尔都具有斯莱特林的许多特质:蛇佬腔……足智多谋……意志坚强……还有某种对法律条规的藐视。但他们的选择不同,哈利选择了格兰芬多,而里德尔选择了斯莱特林。相信你自己的选择,没错的!

咱们赫敏不会使用的魔咒,他们还没有发明出来呢!

——海格

赫敏确实应该为这一点而感到自豪,也许在马尔福眼里是个泥巴种,但是聪明的赫敏在我们眼里是最优秀的,不要管别人怎么议论自己,只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时时刻刻给自己一个微笑,相信你自己!

篇一:四年级阅读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三、阅读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

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

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 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

1.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拓展延伸

奇思妙想

南河底小学 李延国 教学目标:

1、 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

一、 解题激趣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

二、 读文感受

1、 自由读文章,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 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3、 讨论: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意思?

4、 讨论: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意思?

5、 再读:读自己特别喜欢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

6、 互读互听:把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读给同学听,交流感 受。

三、 联系实际,发展思维

小朋友,你们有过像这些文章的作者那样的奇思妙想吗?

四、 布置作业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 用画笔把你的奇思妙想画下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南河底小学 李延国

一、课型

实践感受型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

2、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 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三、课前准备

①收集名人格言;

②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

③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四、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激发兴趣

1、 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学生交流

1、学生交流名人格言

2、参与全班交流。

(三)自由交流

感悟方法 1、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

2、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3、推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检测体验,培养习惯

1、出示检测:

①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作业没做,又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②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没兴趣。

③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看插图就好了。

2、组织交流。

3、小结:

(四)、教师小结: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1、小组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①书籍给了我知识;

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篇二:四年级阅读课教案

四年级阅读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教案

一.阅读内容:《安徒生童话》

二.阅读目的:

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三.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四.阅读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 指导读书方法

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

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

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 全班交流

1.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 拓展延伸

把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指导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 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 指导学生写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 《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 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 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 (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 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有选择

讲方法 读——记——写

《飞翔的教室》课外阅读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飞翔的教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凯斯特纳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凯斯特纳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同去阅读这位20世纪最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家的作品《飞翔的教室》。

2.你都读过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哪些作品呢?生自由发言。

3.简介作者。

四、感受《飞翔的教室》

1.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

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名称对号入座。(题略)

2.生交流故事情节。

3.说出喜欢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喜欢的理由。

五、我心中的故事

1.师生共同探讨“你怎样看待完全中学和实德中学学生间的那场大战?对那场战争中每个人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2.“乌利为什么要从体操梯上跳下来?乌利的一跳获得了什么?如果你是乌利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伯克博士是怎样对待以上两件事的,对博士的态度你有什么评价?

篇三: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好书大家看》

卢建寒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爱的教育》,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1、小说《爱的教育》,并打印几份目录。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分享!对吗?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好书——好书大家看(板书课题、读)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同学们都很爱看书,最近,你们又看了什么好书呢?(提问)

这么多的好书,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在介绍好书时,可以从以下一、两方面来介绍。(出示)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现在请一些同学来向你们推荐一些好书,好不好?(指名说)

3、小结及老师推荐:

刚才大家介绍得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它是一部

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你们手上的故事都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我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义侠的行为》。

在读书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己常用的读书方法有哪些?(板书回答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

4)看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4、总结:

这节课我很高兴,因为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在这里,我为大家送上一首诗歌《读书,成为你终生的承诺》,(师范读)希望同学们与书为友,让读书成为你终生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