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有关生活教育理论的格言 正文

有关生活教育理论的格言

时间:2025-05-09 04:39:15

陶行知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领域中有很高的地位,也有许多经典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指引着无数的教育者,对教育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1、 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教书育人篇】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篇】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近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近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近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

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因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

※……教师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到农民中间去体验生活,向他们学习,和他们同甘共苦。

※……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全校教职员要偕同旧生以身作则,拿全副精神来同化新生。……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有一个例外。

2、形式是一只金瓶,思想之花插入其内,便可流芳百世。——法朗士

3、智慧与教育之间的区别是,智慧会让你过上舒适的生活。——佚名

4、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5、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6、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7、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9、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詹·拉·洛威尔

10、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11、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12、思想以自己的言语喂养它自己,而成长起来。——泰戈尔

1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1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16、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17、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周扬

18、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20、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21、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22、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2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4、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25、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26、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27、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28、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纪伯伦

29、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0、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31、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32、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3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34、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培根

3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6、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37、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38、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39、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40、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4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42、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43、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44、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45、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46、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47、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48、智慧可以使一个人即使未受教育仍可活下去。——谚语

49、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5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教学阶段论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二是联想;三是系统;四是方法。

2、教育性教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

3、训育

一是限制,二是赞许,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

赫尔巴特的教育名言:

1.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话动。

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

3.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

4.各种心性的基础是身体的健康。……关心健康是培养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

6.行政制度在教育上也有特别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没有地位与位置的差别,都必须习惯于参加这种制度,使他可以成为社会中一般有用的人。

7.人类自然本性就好象以最高技术建造的与布置的大船,能经得起一切风浪的变化,只等待舵手按照环境指导它的航程,指挥它到达目的地。

8.在经常监督的压力之下成长的人们,不能希望他们多才多艺,不能希望他们有创造的能力,不能希望有果敢的精神,不能希望有自信的行为。

9.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10.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11.在教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不需要第三者参加,常常在一起成为伟大而精选的伴侣。

12.赫尔巴特 教师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经验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直接的,同样也是丰富的;是的,在教学的时间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