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家训格言集锦
1、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
2、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3、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
4、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5、学会放弃,懂得珍惜。
6、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 共之利。
7、夫为家计而辛劳,妻贤勤俭把家持。
8、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9、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0、遵从父母教导,孝顺双方父母,感恩对方付出,珍惜幸 福生活。
11、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15、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
16、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17、家庭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灾祸生。
18、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
19、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
2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1、百善孝为先,兄弟和为贵,子弟戒骄怠,夫妻莫猜忌。
2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23、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24、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25、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26、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
27、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28、夫不嫌妻丑,妻莫嫌夫贫。
29、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30、 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勤俭持家 、和睦共处 。
31、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32、人生都有双重父母,双方父母一视同仁。
33、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34、上敬下睦,夫唱妇随,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3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6、实爱无成见,真信须勿疑。
37、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38、家和万事兴,齐力共断金。
39、为人父母要涵养天性,懂得必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 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40、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党员家训格言精选
1、为人父母者,要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
2、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3、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4、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5、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6、勤俭治家,虚心治学,仁爱治德。
7、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8、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9、夫妻以爱为根,相互补漏,互不埋怨。
10、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保一家兴旺。
钱氏家训读后感 篇1
钱学森老人走了,带着世人的敬仰与眷恋,留下了盖世的德行与事功。察其一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真可谓后辈子孙修德立事的不朽楷模。从钱老离开的那一刻,确切地讲是很久以来,人们就在探索他成功人生的经验,以资借鉴。于是《钱氏家训》,这则在钱氏家族流传千载的先祖遗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于是乎赶快找来,怀好奇之心,揣恭敬之意,连夜捧读。
这真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毫不逊于我此前所读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这篇小文汇集了作者,也就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奉行一生的处世经验。从此,这个家训连同他的十条遗嘱,在钱家代代相传,成为人才代出的不竭动力。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两朝,钱家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当代,更有诸多大家名流光灿各界,除钱学森外,还有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等等等等。即便在全球各地,也不乏钱家翘楚。据统计,当代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遍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钱家人走到哪里,先祖的家训都是必备的至宝。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研究这个家训,从中汲取营养,修养自己、教化后人。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不揣浅陋,把《钱氏家训》作了个注解翻译。为方便阅读,按照家训本有的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部分,分四篇发布,与博友共享,也请方家雅正。
钱氏家训读后感 篇2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的去世,令人哀悼,同时令人想起钱氏家族历代英才辈出。宋代以来,钱氏家族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如宋末元初画家钱选,明代学者钱德洪、画家钱谷,明末清初钱谦益,清代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文字训诂学家钱大昭、画家钱杜、篆刻家钱松,近现代植物学家钱崇澍,以及为共和国做出卓越贡献的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其琛等,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氏之所以代代人才辈出,是因为钱氏家族代代传承着“钱氏家训”。据说,在钱氏家族,当新生儿诞生时,总要将全家人召集一起,释读先祖留下的“钱氏家训”。“钱氏家训”的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集大成。这个古今传承的“钱氏家训”,永远是钱氏后人连绵不断的行为准则;他们的先祖,永远是钱氏后人传道不止的行为导师。
“钱氏家训”,对于我们搞好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在个人方面,要“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在家庭方面,“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在社会方面,要“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在国家方面,要“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
钱氏家训读后感 篇3
读《钱氏家训》,仿佛嚼着菜根,满口余香。这是尘世浮华中的清凉散,在喧嚣中给你内心增加一些定力。浮世的吵嚷与变迁,变化之迅疾,使得很多人在忙碌中难得静下来检点一下自己,难得拿一个来对比反观内心。不妨试试《钱氏家训》,这是一本集儒家思想大综合的心灵智慧宝典,解密钱氏家族人才为井喷的智慧之书。
这样一本书,和我曾经读过的《道德经》、《菜根谭》等,非常相似的一本书。都是以原文为主线,延伸原文,点出立意,再由故事或阐述要义为主。《钱氏家训》这本主要写钱氏家族用其训诫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本书,令我们叹为观止的是,世世代代,钱氏望族坚守训诫的定力。又想起记得牢牢的那句“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深深被钱氏这些人物的德行敬佩。我们熟知的钱学森、钱玄同、钱钟书、钱穆、钱永健,他们个人修养,以及为国家所奉献的,真可谓是楷模。本书用4大章分别写《钱氏家训》;由个人到家庭、社会、国家。本书灌入了儒家思想,也出了多名钱氏大儒。这些钱氏大儒,以严格按照家训来做人、做事。
很多浮躁的人,也许认为有些腐儒,或者说和他们追求的背道而驰,行为不端的人,甚者更会认为是傻。但是就是因这样执着可爱的严以律己的家训,成就了钱氏那么多位享誉今天的名人。这不单是家庭教育读本,也该是学校教育读本,更应该是社会读本!个人认为,能唤醒那些病态(思想不健康)中的人,所以说,本书好像一剂药,是尘世浮华中的清凉散。
本书稍显遗憾的是:文中内容句式上有些重复。但是不算影响阅读者对《钱氏家训》良好评价。
钱氏家训读后感 篇4
从五代至今钱家的辉煌历史不胜枚举,井喷式的人才涌现的背后让人不得不去深挖钱氏家族的教育精髓。《钱氏家训》就是钱氏人才辈出的真正根源,《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吴越国王钱镠留给钱氏子孙的宝贵精神遗产,它记录了钱氏家族对后人的要求,是一本每个人都应该拿来认真研读的励志书,是一本每个家族都值得拥有的教育书,是每个人用来作为终身约束和反省自身的.精神财富。这本《钱氏家训》是编者在对《钱氏家训》深入领会的基础上加以提炼,道出其渊源,讲解其内涵,并通过钱氏家族的杰出人物的真实故事和引用中国的国学经典及许多名人的至理名言对《钱氏家训》进行解读,使钱氏家族的训言更加清晰的深入人心。所以个人感觉这本《钱氏家训》若命名为《钱氏家训》之解读或者更加贴切合理。
全书按照《钱氏家训》的原文分为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四个篇章。从个人修养到家国天下,道出了人之一生需要修炼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修养。个人篇强调要尊礼、善思、慎独、自省,做一个身正心明的君子;家庭篇强调要亲爱、守序、勤俭、忠厚,道出了钱氏家族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社会篇强调要知信、利民、广助、公益,亲君子而远小人,体现了钱氏家族心怀大爱;国家篇提出要爱民、惠民、谋天下和万事,钱氏先人之站位之高让人不得不为之树指称赞。
难怪钱家历代人才辈出,先人之智慧涵盖了人生中所有优秀品质和素养,钱家的先人拥有深远的思想,非凡的见识,宏大的胸怀,更最重要的是注重对后人的教育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是我们这些现代人不能及的。这本《钱氏家训》的编者把书定义在为每个家庭提供教子成长的训言,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广泛归到育儿的主题上,提出《钱氏家训》是每一个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必须借鉴的一本书。事实上我感觉《钱氏家训》是每个人修德和修身所必需的一本书,不仅仅对孩子成长的训言,也是对每个人的人生的训言,父母需先修己身方能影响和带动子女,钱氏家族就是一个标杆。钱氏家风流传万世,其中智慧需后人细品。
钱氏家训读后感 篇5
家训,是一个大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德行礼法而拟定的用来约束家族中人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训起于远古,兴于汉初,其中众多名言警句在如今依旧对我们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钱氏作为我国可以媲美天下第一家族孔氏的大家族代代人材辈出,究其原因,钱氏家训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的确不容小觑。这本《钱氏家训》包含了个人篇、家族篇、社会篇、国家篇四大方面,通过49句名言警句把钱氏一族忠孝传家,爱国恤民,化家为国的理念传递出来,仔细研读,必能获益良多。
以书中家族一篇为例,钱氏家训要求钱氏子孙必须要做到尊卑有序,孝敬长辈,兄友弟恭,在家族内部建立良好的规则,大家都按规则办事。族中的孩子必须认真读书,把祖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孩子长大成人,男子娶妻当娶淑女,女子嫁人要嫁佳婿,要以对方的人品、性格、有没有爱情作为嫁娶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拜金主义,把婚姻金钱化。钱氏提畅为人要慷慨,有能力的富足家庭有责任帮助族内的贫苦家庭,要开义塾与公田,要时间惦记周济亲友。钱氏了孙为人要忠厚诚肯,不能弄虚作假,要做到勤俭为本,杜绝奢侈浪费。
书中对《钱氏家训》的每一条名言都有详细的解释,其中引经据典,以古论今,几番议论,把道理说得非常通透,让人很信服。书中举出了很多钱氏子孙遵循家训的行为,让人感动又钦佩。他们的很多做法与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只要从中汲取营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会有所提高。
感觉现在大多数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过于功利了。小时候拼命抠孩子的分数,为的是上个好学校。上了好学校为了以后能出国。出了国为了孩子能进个好公司或者自己开公司。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多少家长为了教育孩子的德行而拼命付出过呢?大概这方面的投入还到不了学习投入上的五分之一。其实纵观中国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无不是有大抱负,胸怀祖国,胸怀天下的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是可以给国家,给社会,给人民带来帮助和利益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有钱人。真正的成功者需要的是德才兼备,而不仅仅是有赚钱的头脑。
今天,读了一本舅舅发给我的电子书《剑桥家训》。
正文是一个个生动有趣,又耐看的小故事,讲述着做人的勇气、自信礼让、道理、做事认真、、恒心等一切一个人该拥有的。每个故事后边还写有一段家训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向上!每读一个小故事,都在精神上给我莫大地支持,在事情上给我莫大启发。
这就是《剑桥家训》适应每个人地一本书,有机会大家也去看看,相信你们读完后,会感到心情无比舒畅斗志特别昂扬!
《剑桥家训》
剑桥大学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著称于世,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近8xx年间,共产生了81位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学家,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科学的栋梁之才以及政治家,如培根、凯恩斯、弥尔顺、拜伦、福斯特、尼赫鲁、甘地夫人、李光耀等。剑桥大学的教育成果如此显著,到底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诀呢?读完这本书,也许你就会找到答案。
《剑桥家训》是剑桥大学博士卡洛琳?李专门为自己的三个孩子编写的
“永远坐在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五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
家训宝典永远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坐第一排,就是争第一。坐第一排,就是给自己自信。坐第一排,就是敢于挑战自我。那些坐在前排亮出自己的人,正是那些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