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重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趣。(难点)
4、能力目标: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
(放古典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当今社会,随着高楼大厦的层层
八个环节:
一、.感知陋室 二、了解陋室 三、走进陋室 四、 熟悉陋室
五、理解陋室 六、探究陋室 七、想象陋室 八、走出陋室
一、感知陋室:
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了解陋室:
展示预习成果:
(1)、什么是铭?(抽学生解决)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展示学生的座右铭及其图案)
(2)、测测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
三、走进陋室:(自学指导一,约3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现在让我们走进陋室,熟读课文。
要求:1、注意节奏、语调与情感,读出韵味。
2、注意句式特点、铭文特点。(找出押韵的字:名、灵、
(齐读、老师读、竞读)
齐读后老师作朗读指导并和学生先后伴乐朗读。
四、熟悉陋室:(自学指导二,约5分钟)
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学生相互质疑、解答。
3、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
4、
由小组讨论互助解决。(3分钟)
抢答!
多媒体出示重点词句:
名 斯
丝竹 乱 案牍 劳 形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
五、理解陋室:(自学指导三,约10分钟)
设置一个小小的辩论赛。
辩题:陋室是否简陋?
正方:陋室简陋(男生)
反方:陋室不陋(女生)
请同学们仔细推敲课文内容,找出最能支撑你观点的论据。
辩论原则:
1、每个同学都要从课文里找原话作为事实论据;
2、采用“短兵相接”的方式,男女生各一句,并按课文先后顺序依次展开;
3、每人只限引用一句,且后面发言的同一方同学不能与前面的雷同。
(准备时间:3分钟)
辩论结束后,先让学生点评,再由老师总结归纳:
1、陋室简陋,陋在何处?(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不陋,又在何处?(思维角度:主人、环境、交往、生活)
(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
师:那么,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
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
师:“斯是陋室,唯吾德
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
六、探究陋室:(自学指导四,约8分钟)
室主人是个怎样的.人?
补充介绍作者并讲述陋室背后的故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
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①(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
②联系“铭”这种文体,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称述功德,。
(启发:抓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子,体会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板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③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要表达(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七、想象陋室:(随堂快乐练,约15分钟)
1、装饰陋室:
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物件,供你选择,看看哪些适合摆在刘
(1)文房四宝 (2)山珍海味 (3)官府的公文 (4)佛经
(5)不加装饰的琴 (6)锦衣玉食 (7)先秦诸子散文 (8)丝竹
斗室一间,简陋异常,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如此朗润之境,正是刘
2、想象陋室: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隧道,推开虚掩的门,你来到刘
八、走出陋室(多角度解读课文,约2分钟):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刘
(各述己见)
老师归纳:
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因此,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地学习和接受,不断提升自己学识和做人的涵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总结全文:
同学们,身居陋室,心忧天下,自古以来就是多少仁人志士推崇的高风亮节。刘
生活的清贫绝不妨碍精神的富有,只要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襟,就拥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广场。清贫的物质世界顿时会向我们展开异样的色彩:一片青苔,一抹草色,一缕清风,一阵蛙鸣,都有了几分圣洁的意味。达到了这层境界,我们就可以坦然反问: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何陋之有?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
在这节课结束时,我想给同学们赠送几句话,以此共勉: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只有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仿写《——铭》提示:学生可以模仿课文的写法,可以语文、学习、教室、家居等为写作题材,写出新意,写出文采。
《一诺千金》全文是围绕着做人要讲诚信来展开的。要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格言比比皆是,当今诚信又是社会呼吁的热点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诚信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所向往的是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
本课的教学我们预想分两课时完成,糜老师所执教的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书中的历史坊(一诺千金的故事),七色光(承诺的形式),金点子以及身边讲诚信的实例,我们期望在本课时教学中能达成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诚信形式,愿意做诚信的小公民。”这三个目标。诚信格言的交流,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例,诚信所牵涉到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我们将放在第二课时重点学习。
今天,糜老师的课将带给我们几个亮点: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所做的一个说出真心话的承诺。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对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往往在教学中不善于说,不敢说,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会针对此提出要求,相信大多数学生会愿意许下承诺,当教学结束之时,教师会让他们对于自己是否履行承诺给于一个评价,这样一个教学设计看似不起眼,其实它不但保证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能吐露真实的心声,展示真实的想法,更是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说到要做到的过程。
教学事例来源于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也是一个亮点。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我们也力图在这堂课上能有所体现。在各行各业都大力提倡诚信之风的今天,诚信的事例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很多的事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性也不强。于是,我们从小处着手,找到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为教学的内容。教学之初教师将会组织一个模拟的情景辨析,从学生的心态出发要不要还车钱展开辩论,让学生感受到讲诚信是一种做人的基本准则。生活中信守承诺的事例是学生感受最深的,也是受益良多的。在讲故事后设计一个学生交流的板块,把时空的距离在与学生生活拉近,学生可以在说一说的过程中,把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再现,激发起心中对诚信的向往。在指导践行时,将会出现了一些学生生活中常会面临的情景,请孩子们出出金点子,并且演一演,说一说补救的办法,这就是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明确可以怎么做。
关注学生的年纪特点,采用适当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在备课之时特别关注的地方。我想四年级的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思考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在教学中也更向往与教师的平等地位。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们的活动从激发学习兴趣开始,通过学生的全员自主参与,在谈一谈、看一看、议一议、演一演等多样活动中,畅所欲言,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教学开始就会有一个辩论,辩论是一个判断——思考——说服对方的过程,四年级学生是有了这样一个系统思考的能力,因此糜老师将会把自己处于一个中立的地位,让学生就自己的想法展开思辨的过程来说服对方,而不是牵引着孩子朝她的方向走。承诺的形式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但是系统化的交流可能会存在一些难度,既然是高年级的学生,糜老师就会让他们静下心来看一看书了解其形式,然后再引导他们拓展思考,补充其他的承诺形式。当然根据各老师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改成一个谈话类的节目,或是一场辩论赛,那样老师在课堂上起的牵引作用可能更小。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继承好的教学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从活动体验中收获道德的熏陶。
当然,备课中肯定也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在糜老师的课后,能听到专家老师对此提出的精辟见解。
篇一:那句名言让我坚持锻炼
健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坚持锻炼对健康大有益处。
以前,我总是病怏怏的,爸爸便戏称我是“林妹妹”,而爸爸叫我锻炼时我总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过当我读了恩里科·费米的“我喜欢体育运动,因为它给予我丰富的智慧和充沛的精力。而科学的成功需要人们为它付出脑力和体力的代价。”这句名言时,我认识到了我的错误。于是,当爸爸再次要求我锻炼时,我欣然同意。由于早上时间紧,我们决定放学后锻炼。
第二天放学后,我们直奔黄兴公园。买了月票,我们开始快走。一开始兴致勃勃的我走了半圈便气喘吁吁。我想放弃,但一想到那句名言,我便鼓起劲头继续走下去。我终于艰难地走完了一圈。回到家,我便手脚发软、浑身酸痛,我有些想打退堂鼓了。
第三天早上,阴雨连绵,真是天助我也!我个好理由不去锻炼了。没想到的事发生了——下午雨不下了!唉!美梦泡汤了。果真,爸爸带我去了公园。我开始有些不情愿,但一想起那句名言,我便鼓起了劲头。
奇迹发生了!在秋季流行感冒易发时期,我安然无恙。
恩里科·费米的那句名言让我坚持锻炼;让我知道锻炼和学习并不矛盾;更让我感受到了锻炼的魅力》这句名言让我懂得了锻炼的重要,我真喜欢它!
篇二:因爱说再见
那一声声“再见” 坐在车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我的脸上渐露一抹微笑:瞧,那边的幼儿园,小朋友们挥动着稚嫩的小手和爸爸妈妈说再见。你们可知道,那一声声“再见”也包含了那千丝万路缕,纠缠的情感呢?
那一年,坐在车上的是爸爸,说“再见”的是爷爷…… 我的老家在云南,爸爸拥有一身的好本事,所以他想要到大城市里打拼,干一番大事业。于是,火车站里,爷爷对爸爸不停地说着再见,依依不舍地送别了爸爸。 我从小就很少见到爷爷,但每天都会听到爸爸谈起他,讲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小时侯家里很穷,爸爸想吃糖,爷爷就省吃俭用给他买糖吃;过年了,爸爸想穿新衣,爷爷就卖了自己的,再去给他做一件;大了,爸爸想上学,爷爷就把自己珍爱的集邮簿送进当铺……爷爷不仅爱儿子,还爱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爷爷原是一位朴实的煤矿工,结识的都是一帮穷朋友,他常常把工厂里发的奖金送给那些天天只能啃菜叶的人,把升职的机会给那些上有老,下有一大帮孩子的家庭顶梁柱……爸爸每天都讲这讲那,可有一天,他突然不讲了。云南那边传来消息,爷爷病了。 那一天,坐在车上的依旧是爸爸,说“再见”的是我。 火车站里,人潮涌动,喧哗声,哭泣声,欢笑声,嘈杂的声响纷纷入耳,爸爸却听而不闻,焦急地寻找售票处,额上的汗珠也不时地滚进他的衣裳,妈妈也牵着我的手在人群中穿梭……爸爸买了票,赶忙上了车,妈妈追着车在呼喊:“一定要让咱爸的病治好,你也要一路平安啊!”我也一样呼喊,只不过是一直重复两个字,“再见”。我不舍爸爸的离去,却又那样的担心爷爷,所以脱口而出的只有“再见”,一定要再次看到您平安地回来,和爷爷一起平安地回来!
“再见”并不只是一曲骊歌,那里面有对亲人的牵挂和对重逢的企盼;“再见”是一种爱的舍弃和奉献;“再见”更是一种承诺,一种对责任,对爱的承诺。“相见识难别亦难”,那一声声“再见”总让我看到爱的希望,因爱说再见!
篇三:一次难忘的辩论会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多读书大有好处。然而,老师偏偏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开展一次“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会。
我是正方成员,我们小组一致认为,这个辩论会我们稳操胜券,因为支持我们观点的名言和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果然,辩论会一开始,世和同学就精神饱满地亮出我方鲜明的观点:“书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许多知识,一本好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有益。”他的话音刚落,掌声响起,我也不禁为世和的精彩发言暗暗叫好。
反方代表梓航毫不示弱:“好书可比作是良药,但如果读了不好的书,那是不是吃了毒药?”大伙都叫起好了。
在这紧要关头,我深吸一口气,胸有成竹地说:“第一,我们已经10岁了,应该明辨是非,自然是要选健康书籍来看。第二,老舍说过,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这不仅是大作家成才的秘诀,更是我们学生提高写作的重要方法。假如开卷无益,那么林海音为什么还要冒险窃读?季羡林为什么还叫苗苗多读书?”全场鸦雀无声,只见,反方队员神情紧张,正交头接耳议论着呢。
欢笑声、喝彩声、议论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
这个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让我难以忘怀,而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事物的好与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篇四:一种良好的教养
昨天晚上,电话的铃声响了,我急忙去接电话。一听,原来是哥哥,他叫我和他去我家楼下的“人人乐”商场看书。我一放下电话就去,当时走得特别急,连钥匙都忘记带了,直接把门一关就走了。
我和哥哥看完了书,有说有笑地就回家,走到家门口就发现家里没有人。怎么办?我们都着急坏了,突然我想:不如去邻居家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吧。我按了按邻居家的门铃,按了很久都没有人开门。他们肯定也出去了,我心想。
于是,我就去小区的后门等爸爸妈妈。虽说深圳的秋天不算冷,但夜风吹来,也开始有些凉意。等了很久,都不见爸妈的影子。“小朋友,你站在这干嘛?”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区保安亭里保安。只见他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黝黑的皮肤,头上戴着一个红色的贝雷帽,穿着白色的保安制服,显得特别威武有神。于是,我就向他诉说了事情的原委。讲完,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叔叔,你可不可以借我一下手机,我打电话给我的爸爸妈妈。”
那个保安从口袋里掏出手机,递给我。那黑色的手机不大,但破旧不堪,外壳的漆掉得差不多,像被什么东西咬了般,不成样子。我赶紧接过手机,握在手中,感觉暖暖的。我急忙按起按钮拨电话给妈妈,电话通了,妈妈在电话里说:“我们在‘人人乐’商场,一会就回家。”我打完电话,双手把手机递回给那个借我手机的保安,感觉自己的全身上下仿佛都在说,快谢谢保安叔叔。他似乎看穿我心里的想法,笑了一下说:“小朋友,没关系,帮助业主,让业主满意,这是我们保安应该做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如果我们全世界都向借我手机的保安叔叔那样主动帮助人,那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
我记得有个人曾经说过:“良好教养的顶点即表现在热心助人上。”那位保安叔叔就有一种良好的教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回望着楼下保安亭,只见一个模糊的红圆点,站在风中一动不动。我倍受鼓舞,向着自家奋力高登。
篇五:输棋的启示
每当看到别人下围棋,我就会想起那次和朋友下棋的情景。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时候,一个六年级的大哥哥在同我下棋时输了我十来颗棋子,从此以后,我便开始骄傲了,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
有一天,我又在向同学炫耀我是怎样打败六年级的大哥哥时,我的手下败将实在看不惯我骄傲的样子,把围棋往桌子上一按说:“我再跟你比试比试!”就这样,一场比赛开始了。
我使黑棋,他使白棋,我开场来了个简单的“三连星”,就使他不能进入我的地盘。他没有经验,把个个口堵得死死的。不过一分钟的时间,黑棋的地盘就占了棋盘的一大半,我得意地看了看他,心里想:看你怎么走了!这时,他目不转睛的盯在了我只剩一口气的那片棋子上,把白棋往上一按,“哗啦”一声,那一片黑棋又被倒进了我的棋盒里面,接下来白棋的攻势越来越猛,好像一盆水把黑棋正旺的火焰浇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我输得落花流水,羞愧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它时刻提醒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