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读书贵有疑格言联璧 正文

读书贵有疑格言联璧

时间:2025-05-09 12:55:17

有关读书的名言精选

1.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3.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4.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5.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6. 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7. 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8. 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9.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宋)朱熹

1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11.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2. 读者的好恶能决定书的命运。——莫鲁斯

13.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4. 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15.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16. 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皮丁

17. 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18. 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钱伯斯

19.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20.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有关读书的名言摘抄

1. 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2.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3.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4. 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5. 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6. 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7.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8. 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琼森

9. 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10.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11.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12.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3. 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14.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15. 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16.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7.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8.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19.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20.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21.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2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3.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24. 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坎普腾的托马斯

25.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6.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27.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28.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29.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0.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4、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5、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8、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1、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3、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4、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15、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16、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20、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1、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22、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3、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2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27、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28、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1、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32、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34、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37、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8、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9、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40、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1、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4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4、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45、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47、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49、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0、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5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2、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5、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56、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57、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58、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59、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60、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61、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62、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3、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6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6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6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8、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6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70、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71、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72、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7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4、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75、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6、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77、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78、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79、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80、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1.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3.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英国)谚语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颜真卿

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韩愈

6.天下事,事事关心。

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论文学》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10.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1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孙中山

1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1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

17.奇花异卉。 法郎士

1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马克思

19.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

20.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2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美国)富兰克林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23.光阴给我们

24.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孙中山

25.发霉的简牍,成捆成捆的卡片上扎着的皮筋已经老化发黏。沙发后面堆积着一个个空酒瓶,有我的,也有我前任的。那老鳏夫已经长眠地下,虫子像当年这读书人啃书一样正啃着这读书人的脑子。这竟然是我的世界,这竟然就是我生活其中几十年的世界!这也算是生活?可这就是我的生活!

26.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2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8.给人以才干。 培根

29.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卡耐基

30.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吴梦祥

31.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32.

33.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34.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者 朱熹

36.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张潮

37.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

3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9.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夸美纽斯

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 顾宪成

4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42.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 艾迪生

43.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44.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当数读书。

4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4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炎武

48.事事关心。

4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50.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51.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52.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53.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陈平原

54.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富兰克林

55.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5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57.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5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59.读书本意在元元。

60.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61.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张月楼

62.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63.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