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
包公案的
那天早上我看了一本书,叫《包公案》,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信,我就说来听听。
这本《包公案》主要写的是包拯为人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既敢于为民请命,也敢于碰硬,被世人尊称为“包青天”。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包公撕伞,巧妙地辨别出伞的真正主人;放出假一币,轻轻松松的引贼上钩,将贼一网打尽;假扮阎罗,出掉了“狸猫换太子”的一奸一人,识别出真假一娘一一娘一……真是“扑朔迷一离,是是非非辨不清”惊奇断案,清清白白明可鉴。这都是包拯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才下的结论。所以,以后,我也要认真观察。
那天下午,我来到广场的一个角落,发现了几只小蚂蚁,正在搬运一只虫子,因为小蚂蚁的只数少,所以它们搬不动,这是,我发现一只小蚂蚁回到了蚂蚁洞,它去做什么呢?终于,我看见蚂蚁洞里出来了一群蚂蚁,来到原来的地方,大家齐心协力,把虫子运到了洞一口,可是洞一口太小,虫子太大,搬不进去,蚂蚁们就把虫子弄成一小个一小个地搬了进去。我一直观察到晚上,才回到家。
以后,也希望大家认真观察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发现生活的乐趣。
包公案的读书笔记2
看完《包公案》,心中充满了对包公的敬佩,包公他真是判案如神啊,每一个案子都那么神奇,他的.判断都那么一精一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畏皇权斩国舅的故事。曹二国舅是一个非常蛮横不讲理的人,虽然他只是国舅,可是他的胆子比皇上还大呢,看见有漂亮的女子,他就强行抢去,这不,又看到袁秀才的妻子张氏美貌动人,她就把袁秀才一逼一死,抢走了他的妻子。谁知道袁秀才的冤魂找到了包公,包公将曹二国舅判为死刑,释放了冤枉的曹大国舅。这个故事中的曹大国舅原来就是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之一的曹国舅,太有趣了。看了这个故事,我更加佩服包公了,他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皇亲犯罪与老百姓同罪,不怕得罪人。
看完了这本书,我很钦佩包公,同时我也希望现在也能有这样正直的好官,不求钱财,只讲真理,为民办案,公正无私。
包公案的读书笔记3
《包公案》这本书记录了包公破的无数件案子中的四十件。
我读了《包公案》这本书以后对包公的敬仰。崇拜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包公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权高贵族,他都公正无私,公平对待,从不对谁偏袒一分。哪怕是自己最亲的人,也是铁面无私。在这本书中的第二十八回,包公为鬼魂伸冤,说的是那个游总兵竟以他人一性一命换取功绩,让他死都太便宜了,就算天诛地灭,也是对他的宽容,这本书让我知道,包公是一个公正清廉,脸黑心不黑的人。
我还查了许许多多写包公的歇后语,比如: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公事公办,包公铡皇亲——法不容人;六亲不认,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包公在民间的声誉有多么巨大,在人民的心中是多么伟大。
如果让我当官,一定会向包公学习,做我的指明灯,掌握别人的生死大权,就要对得起别人,更要对自己有个交代,现代社会,贪一官比以前多得去了,说明当贪一官是多么的容易,要做到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好官是多么的不容易,致此,向包公敬礼。
包公案的读书笔记4
在寒假里,我读了几本书,其中就有《包公案》。《包公案》里有19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乌龟破案》了。
这故事讲了包公到南方巡察,途中在驿站歇脚时,突然有一只乌龟爬到他的脚边,用头碰了碰他的脚,把包公带到一口水井边。于是包公发现了井中有一具尸体,从尸身上搜查出的凭证获知此受害人叫葛洪,从而揭开了葛洪是被自己结盟的好兄弟陶兴谋财所害之真相。陶兴被绳之以法,乌龟是为了报答葛洪的放生之恩而做出这个举动的。
在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做人要乐善好施,正因为葛洪一时恻隐之心,才得以申冤;我还感受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陶兴就是个例子。我们还应该学习包公的铁面无私、公正不阿,他即使碰到皇帝的弟弟,也是一样对待的。我还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因为它里面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品读包公的断案故事,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包公案的读书笔记5
《包公案》是一部有关包公的故事的小说集,每天都是写一个断案的故事。我从小时候就喜欢看包公断案的电视,故事虽然短却能说出包公断案的本事。包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相信大家对这个人并不陌生,说他是一个足智多谋,善良正直的人,他拥有着常人没有的智慧,善于冷静思考。
今天我看的是《包公审石头》,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包公正在赶路,看到路边有个小孩坐在地上哭,关切包公的上去问孩子为什么哭呢?孩子说:“我是卖油条的,累了就靠在石头上睡着了,可是我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我的铜钱都不见了。”这时候包公不慌不忙的说:“一定是石头偷了孩子的钱,”所以开始审问石头,“石头是不是你刚才趁孩子睡觉了,偷了这个孩子的钱?”石头不说话,包公就开始命令人打石头,围观的人看了都哈哈大笑说:“包公可真傻,石头怎么会偷钱呢?”包公一听大怒,生气的说,你们竟然骂本官,罚你们每人一个铜板放在盆儿里。围观的人只好排着队,一个个把铜钱放进水盆儿里,包工不动声色地看着每一个人往盆里放铜钱。突然他抓到一个人说:“他就是小偷。”人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时候包公解释说:“因为他丢的铜钱在水面上浮着一层油花。钱一定是偷小孩儿的。”小偷一听也无法抵赖了,只好拿出那些铜钱,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我觉得包公真是太聪明了。
包青天——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绝顶,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官。您的智慧正确的用在了处理案件上,您的铁面无私,我要向您学习,我也一定把我的智慧用在正确的前涂上,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包拯》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来告私杀牛者,拯:“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2)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3)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4)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5)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下面各组字的意思和用法一样的是
[ ]
A、知:包拯字希仁,……知天长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B、若: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C、之:闻者皆惮之。——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以: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2、请试着解释划线的`字。
(1)第归,杀而鬻之( )
(2)寻复来告私杀牛者( )
(3)召权知开封府( )
(4)迁右司郎中( )
3、选文每段都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1)是写包拯的为官机智,(2)是写包拯的为官清廉,(3)是写包拯__________(4)是写包拯_________(5)是写包拯的克己奉公。
4、翻译:
(1)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1)但,只管
(2)不久
(3)暂时
(4)调动官职,指升官
3、为官清廉 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4、(1)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2)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到官署(递交状子)。
5、属于侧面描写。从侧面衬托包拯威名远扬,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6、廉洁奉公、广开言路、执法公正等。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
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明史可法
7、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8、廉洁是我们幸福的根基,自律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张明睿
9、管好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杨静春
10、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汉贾谊
11、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宋胡安国
12、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明陆拢其
13、人心贵乎光明洁净。——宋程颐
14、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
15、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宋何坦
16、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
17、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宋岳飞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9、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20、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21、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清顾炎武
22、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
23、保初节易,保晚节难。——宋朱熹
24、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现代国洪河作》
25、“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做人准则
2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汉《礼记大学》
27、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28、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已见,而后可以听人言。——清金缨
29、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韩涛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31、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32、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彭敏
33、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34、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35、贪婪会桎梏你的手脚,廉洁会让你幸福一生。黄军红
36、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37、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38、为政戒贪欲,为人重诚信;养廉重在自律,修身重在自励。赵霞
39、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田澍
40、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赵凡玉
41、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杨明干
42、为政清廉留美誉,家人走路腰板直。王书茵
43、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张钊
44、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45、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赵晓惠
46、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47、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王仲敏
48、廉洁从教,勿以“十不准”而为;心怀坦荡,总为下一代着想。李兆兴
49、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
50、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罗文萍
51、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大赵红
52、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杨明干
53、欲,人之常情,但须有度;若贪婪,终会自我毁灭。王连佐
54、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55、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王书茵
56、言行端正,堂堂正正为人师表;洁身自好,坦坦荡荡哺育桃李。张秀东
57、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58、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59、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刘博
60、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61、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大张会
62、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张爱民
63、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李晓燕
64、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刘静
65、花以芳香而美好,官以清廉而高贵。姚宗岭
66、范公典范在,后乐而先忧。亓玉杰
67、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陈英
68、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69、病从口入,腐从贪起;清正廉洁,严以律已。姚继霞
70、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71、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晋书》
72、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为妻孥连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清于成龙
7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春秋老子
74、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明冯梦龙
75、心中有法能克邪魔鬼怪。——香港廉署
7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77、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78、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清陈弘谋
79、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清李惺
80、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清曾国藩
81、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清王夫之
82、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宋包拯
83、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清钱泳
8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85、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明朱柏庐
86、公开是防腐的良药,暗箱是犯罪的温床。
87、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徐九经
88、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宋朱熹
89、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已之利,是谓国—贼。——清黄宗羲
90、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91、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92、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王文秀
93、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程军
94、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刘霞
95、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孙兆凤
96、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贾兴宏
97、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清曾国藩
98、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99、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日想一想: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清申居郧
100、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明陈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