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八言四句做人格言 正文

八言四句做人格言

时间:2025-05-05 04:30:38

第一句

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绝不去恨人。

第二句

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

第三句

不同傻子争辩,否则就搞不清谁是傻子了。

第四句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第五句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第六句

钱有两种:花掉的是钱,是财产;没花掉的是“纸”,是遗产。

第七句

长得那么美那么帅气,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

第八句

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

第九句

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第十句

管好自的嘴,讲话不要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不扬人恶,自然就能化敌为友。

第十一句

别把工作当负担,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当你把工作当作生活和艺术,你就会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最后再加一句

人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导语: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释:

1、突兀:高耸。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宫馆:宫阙。

4、净理:佛理。

5、胜因:善缘。

6、挂冠:辞官。

7、觉道:佛道。

译文:

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

孤傲高峻耸立好象直接天宫。

登上雁塔绝顶仿佛离开尘世,

沿阶盘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高耸宏伟似乎压盖神州大地,

峥嵘崔嵬简直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挺拔顶天遮住太阳光辉,

塔高七层紧紧地接连着苍穹。

站在塔顶鸟瞰指点翱翔飞鸟,

俯身向下倾听阵阵怒吼狂风。

山连着山好比波涛汹涌起伏,

奔走如百川归海来朝见帝京。

两行青槐夹着天子所行道路,

宫阙楼台变得多么精巧玲珑。

悲凉秋色打从关西弥漫而来,

苍苍茫茫已经布满秦关之中。

再看看长安城北汉代的五陵,

历经万古千秋依然青青。??

清净寂来的佛理我完全领悟。

行善施道素来是我做人信奉。

我发誓回去后行将辞官归隐,

我觉得佛道的确能济世无穷。

赏析:

此诗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

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拓展:岑参名言名句

1、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2、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3、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4、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5、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6、不忧网与钓,幸得免为鱼,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7、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

8、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怜君不解说,相忆在书题。

9、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10、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

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2、风头如刀面如割。

1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4、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15、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16、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17、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

18、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19、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20、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1、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22、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

23、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2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5、久从园庐别,遂与朋知辞。

2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7、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28、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29、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30、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31、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32、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33、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34、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曾上月楼头,遥见西岳祠。

35、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36、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3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3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39、安得还旧山,东谿垂钓纶。

40、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41、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42、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4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4、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

45、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46、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47、岩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48、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49、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马江雨洗兵。

50、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51、奔涛振石璧,峰势如动摇。

52、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53、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54、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55、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56、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57、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58、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59、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

60、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61、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措马缩寒毛。

62、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63、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64、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6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66、东南随去鸟,人吏待行舟。为报吾兄道,如今已白头。

67、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68、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69、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70、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71、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72、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7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4、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7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6、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77、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78、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79、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80、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81、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82、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8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4、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85、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86、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87、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忘,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弟子规》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7、见人善 即思齐纵去远 以渐跻《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8、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9、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0、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勿自暴,勿自弃”  这句话出自《弟子规》。原句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弟子规》用古代先哲的事例,教育年轻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正直勇敢的“君子”。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 “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 “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