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西米亚俱乐部
位于旧金山的波希米亚俱乐部成立于1872年,对外保密,只收男性。最初的会员只是一些放荡不羁的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但后来随着俱乐部的扩张,美国前总统里根、尼克松,以及其他一些共和党政治家和商界名流也相继加入。
它目前的会员名单并不公开,我们只知道,每年七月,俱乐部会遵循传统在旧金山的“波西米亚树林”召开为期两周的年会,就像一场仅限政商巨子参加的夏令营。《旧金山纪事报》称其为“一场嘈杂的狂欢”。
这家俱乐部的格言是“织网的蜘蛛们,不要过来”——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意思是会员们不该把功名利禄这样的庸人俗事带到聚会里。不过,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也有一次破例:1942年,美国决定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就是在波希米亚俱乐部秘密制定的,这一计划最终加快了二战的结束,对全球影响深远。
2、彼尔德伯格俱乐部
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汇聚全球权力精英,每届年会只邀请115名大佬,不少人认为,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是改变世界的“阴谋理论”的成形之地。彼尔德伯格年会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举办两次,一般在每年5月或6月的某个周末举行。根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彼尔德伯格集团每年支付大笔资金给会议召开地政府,派出军队保护会议隐私,甚至用直升机搜寻私自闯入者。年会的费用通常由东道国的会议筹划指导委员会成员负责。但是,维持俱乐部正常运作的费用全部由隐蔽性的私人认股承担。
3、黄石俱乐部
在著名的黄石公园附近,有一片占地13,600英亩的滑雪和高尔夫会所,只有千万或亿万富豪可以加入这个俱乐部。它的入会费至少要25万美元,每年的年费约为2万美元,此外还有买房置地的成本(目前在这里买套房至少要165万美元,买块农场得1800万美元)。
而且仅仅有钱是不够的。入会者必须得到黄石俱乐部的邀请,而好莱坞明星一般不在邀请之列。该俱乐部的会员包括比尔·盖茨等。
4、彼尔德伯格集团
从1954年开始,彼尔德伯格集团每年会召开一次为期三天的闭门峰会,只邀请120-150位工业、金融业、学术界和传媒界领袖参加。三分之二的参会者来自欧洲,其余来自美国。本届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微软、高盛、美国铝业等公司的高管,以及来自德意志银行、道明银行和空中客车等欧洲企业的国际会员。
彼尔德伯格集团的官方网站显示,“这是一个讨论全球大势和重大问题的论坛。”不过似乎没人相信这个秘密峰会是无害的。有些阴谋论者认为,该组织蓄谋建立一个国际政府,以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绝对是民主国家面临的一大威胁。有些为该组织辩护的人士则表示,其对欧盟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
5、骷髅会
美国顶尖权力发源地。这所位于耶鲁大学的俱乐部入会规则极其神秘,定期举行宗教色彩浓厚的仪式。其同学会员中走出了3位美国总统、2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还有无数美国参议员、众议员和内阁成员。此外,它还与CIA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几乎可说是美国最神秘、也最有权力的校友俱乐部。
6、苜蓿草俱乐部
苜蓿草俱乐部的首要法则是: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在今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六,约200名政客和知名商界人物系着黑领结在华盛顿出席年会。该俱乐部的会员包括老布什和小布什父子、尼克松和里根,还有沃伦·巴菲特和迈克尔·布隆伯格等。
它一直不接纳女性会员,直至1993年遭到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抵制。如果有人想加入这个俱乐部,必须得等到一名现有会员去世才行。
7、三边委员会
三边委员会是亿万富豪大卫·洛克菲勒在1973年创立的一个智囊组织,其目的是增进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其会员包括外交家、核武专家、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和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等。根据三边委员会官网,该组织目前拥有约390名会员。
但它已经引起了一些阴谋论者的注意,有些关于911事件的论调称,三边委员会图谋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总理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总理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总理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总理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2.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3.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5.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3分)
答案:
1.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2分)
2.是针对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现象发表议论的。(若只答“儒雅这种传统文化缺失”或“不少人举止失当”任一点现象的,只给1分,共2分)
3.举例(事实)论证(1分);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的观点。(2分)(共3分)
4.“而且”表递进(1分),用在这里突出了现今人们举止失当现象的严重性(1分),进而强调了论证儒雅的必要性(1分)。(意对即可,共3分)
5.示例1:读了文章,我意识到儒雅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积累,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儒雅的人。
示例2:想要变成一个儒雅的人,就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做到学识深湛,温文尔雅。(围绕文章意旨来谈,理由充分,表达流畅,言之成理即可,3分)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