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拼音写词语:5%
kan ke ding shèng gōu hè jùn gōng xún huán
()()()()()()()()()()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9%
应接不 身其境
烛夜游 兴国安
毫不气 神机算
三、判断题:8%
1.按字母表的排列顺序,下列字母排列是否正确:F O S Q T U ()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是反问句。()
3.“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尽情歌唱。”这句话没有毛病。()
4.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天气太冷,可怜地冻死在街头。 ()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是告诫人们要关心别人,时时处处想到别人。()
6.“不可开交、交口称赞”二词中的“交”字意思一样。………………………
7.对“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做窝在这树上。”一句缩句应为“鸟做窝。” ………
8.《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中的“我”是一代“语言大师”老舍。…………
四、选词填空:8%
激烈 猛烈 热烈 强烈
1.突然,飞机遇到了一股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
2.辩论双方精彩的答辩,一次又一次博得在场观众的掌声。
刚强 坚强
1.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夏明翰始终没有屈服,表现得十分。
坚持 支持
1.这几天,张老师病了,但他仍上课,今天上午
特意 执意
1.王老师虽然一直高烧不退,但他不肯休息,坚持为我们讲课。
2.叔叔从上海回来,给我买回了一把小提琴。
五、按课文或课文内容填空:11%
1.《赠汪伦》的作者是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这两句用 ()的方法表现出()。
2.那翠绿的颜色(),()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在()。这一段话抓住了榕树富有()的特点,描写了()的景象。
3.有()有(),有()有(),有() 有(),有()有() 。
既需 (),又长()。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段话的第一句采用了()修辞手法。
六、按顺序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用1、2、3……表示:6%
正当老奶奶“啊哟,啊哟”哼的.时候,那位阿姨连一句“对不起”都没说,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跑了。
她头发乌黑发亮,穿着一件连衣裙,一双白得发亮的皮鞋,好看极了。
我们使劲地叫她,她装聋。
刚刚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位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的阿姨。
这时,我才了解到她的外表打扮得那么好看,只是为了遮住丑恶的心灵。
这时,刚刚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穿过巷子,那位阿姨刹车不灵,一下子把老奶奶撞倒了。
七、阅读语段,完成作业:17%
(一)
这样的汽车有什么好处呢?普通的汽车是靠轮子滚动前进的。轮子和地面之间有很大的摩擦力,所以车子开不快。遇到河流只好停下来,也不能在沙漠和冰雪上行走。但是这种车子靠压缩空气滑行,开起来既快又省力。在沙漠、冰雪和水面上行走,就跟平地上完全一样,遇到河流也可以开过去。
1.开头第一句话是问句。它在文中起作用。2分
2.这个语段选自说明文。它运用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靠压缩空气滑行汽车的好处。3分
3.根据你对这种汽车好处的认识,完成下列填空:4分
这种汽车(),不但(),还(),()。
(二)
老爷爷看花,一面看一面自语,嘴里低吟着什么。老奶奶看花,拄者拐杖,牵着孙孙,有的还很珍惜地摘下一朵,簪在自己的发髻上。青年们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好像参加什么盛会,不少人已经穿上雪白的衬衫,有的甚至是绸衬衫。小学生们系着红领巾,叫啊,跳啊,被这一望无际的花海惊呆了。
给文中加点的两个字分别注音:盛 系2分
………………………………………………………………………………………
2.这段话写到的主要人物有、………………………、……………………………、…………………………。
他们共同的心情是…………………………。3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低吟 珍惜
4.这段话属于段式。1分
…………………………
(三)天 山 景 物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条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各精神。在马上你不用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两个字以上组成的词),写在下面:…………………………5分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耸立 酷热
3. 出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在文中用“——”标出。2分
4.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
八、
题目:我受到了XX的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XX”指一个,如老师、爸爸、妈妈等;“ ”处可以是表扬、批评、责备等,然后作文。
2.要有中心有具体的事例,有条理有感情,字数在400字左右。
一、看拼音写字词。(12分)
háng zhōu piāo yì gōng què hǔ pò
dǐ yù xiōng táng rùn zé hóu long
lán 波( ) 斑( ) 贪( ) 湛( )
jùn 险( ) ( )马 ( )工 ( )俏
二、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划出。(3分)
湖畔(pàn bàn) 参差 (chāi cī) 狂风怒号(hào háo)
撩起(liāo liáo) 伴奏 (zòu zhòu) 一唱一和 (hè hé)
三、巧对对子(4分)
桃红对( ) 杨柳风对( )
旭日对( ) 近在咫尺对( )
四、成语练习。(11分2+2+4+3)
1、积累:温文( )雅 ( )( )如生 雷( )万钧 芳草如( )
2、注意划横线的成语结构,再分别仿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到了,望着满眼勃勃生机的春色,你想到哪些"春"字打头的成语,
如:春光明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再写出带有"风""雨"这两个字的成语,如:狂风暴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用""划去用的不恰当的成语。
① 爷爷的棋艺(变幻莫测、炉火纯青),造诣极深,还出过书呢。
② 1949年,人民解放军以(势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势进军江南,解放江南。
③ 不知他的住址,想找他,简直如同(旋乾转坤、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五、选择。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啊"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真难啊 好美啊 是谁啊 B、真苦啊 你好啊 白兔啊
C、大海啊 亲人啊 祖国啊 D、历史啊 真大度啊 史书啊
六、句子练习。(6分)
1、 金色的沙滩上奔跑着一群快乐的孩子和他们的老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倒?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体会句式特点,仿写句子。
理想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理想是通往成功道路的铺路石;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修改下面这段话。(3分)
在综合实贱课上,老师让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斗财主"的故事。因为小华嗓子哑了,所以讲得很认真,很生动。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深深吸引。他刚讲完,老师便带领大家激烈鼓掌,还夸他永远总是我们班讲故事最棒的。
七、积累、填空。(9分)
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向我们介绍了很多闻名世界的祖国名产,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优秀的古诗文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看见黄果树瀑布,你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赞美它的壮观。诵读苏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懂得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要犯"当局者迷"的错误。
4、概括人物特点:__________ 的鲁迅__________的孔子__________ 的彭德怀 ______________的人民子弟兵,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根)
6、 同桌 张明今天又少做家庭作业,老师让你真情劝导。你会怎么说?并用上一两句格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乱文整理。(3分)
( )一次,他竟想出十一种出入房间的办法。
( )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意,制造令人想不到的东西。
( )在当时,电脑可是稀罕物儿。
( )当他还在小学时,他就组装过一台简易电脑,那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
( )所以,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 )小时侯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
九、阅读理解。(6+14分)
(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这段话出自课文《 》,它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出。
2、这段话中省略号用法是:______________。想一想水还有哪些特点,试为省略号处再补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施教化"一词在文中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生活中,你注意过谁曾"善施教化",请简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2+2+1+2+2)
小小的米兰花,细微得像碎玉米的米兰花。你总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 牵扯)出我多少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小学时第一个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她总是把着我的手写字,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生病了,她把脸紧紧贴着我的面颊,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我心中(洒入、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回家,背着我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常常从我心里流过,我分明看到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散发出全身的清香,飘进农家的幢幢木房,了解我们学习中的疑难,帮助我们攻下一道道难关,直至夜深人静。此时,她却压住阵阵发痛的腹部,拖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挨、一步三回)地返回在乡间的小路上。啊,敬爱的老师,我多么想放声为您高唱一曲颂歌!
岁月的波涛冲走了我许许多多关于花的回忆,可是小米兰那淡淡的清香却永远(飘溢、飘洒)在我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用"--"划出。
3、写近义词: 颂歌( )疑难( )
写反义词: 高唱( )细微( )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或造句:
(1)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滂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划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6、本文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实际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短文,你想起了哪些赞美老师的语言?请写两至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我们每天都要背书包,书包各式各样,五颜六色……请你以"书包"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与书包有关的一件真实的事,也可以围绕书包展开想象编故事。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注意细节刻画。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二十八名,这些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十二册语文应当掌握的内容。但是也有差异性,在这册教材中学生掌握最好的是一些基础性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积累的
二、复习内容
1、 汉语拼音
2、 汉字
认识所学的带读字,掌握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掌握常用的几种查字典的方法,正确使用工具书。
3、 词语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部分能灵活运用。
4、 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5、 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有些标点符号,还要求说出其作用。
6、阅读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
背诵。主要是第十一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7、写作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每单元课文的类型,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
三、复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多音字、形近字,能按要求写出反义词、近义词;体会重点词、句、段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理解古诗、词、文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辨析形近字并组词,掌握多音字,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掌握常见句型,能进行句式变换;会修改病句;会用常用标点符号。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之情;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大胆发表自已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能写书信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教给学生复习方法,防止简单粗暴,机械重复。
2、认真备好复习课,上好复习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精炼,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努力探究。
3、及时查漏补缺,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于学困生要重点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做到乐学。
4、改变测试方法,把书面试卷与朗读、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全面考核学生的语文能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5、将阅读与作文纳入复习重点,坚持反复训练,不断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七、奋斗目标
力争通过复习期末考试成绩位于全教委同年级前三名,及格率达98%,平均分达75分以上。
八、复习方法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每单元课文的类型,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作文。
3、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语文,有如下阐述: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应该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作为出发点及归宿,以苏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十二册课本为主要内容,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复习时,老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其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呵护与培养;要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及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要处理好学与考的关系。坚决摒弃单一、机械的题海战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复习要点
(一)汉语拼音(两课时复习,一课时练习)
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复习这部分具体要求有: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正确书写;能具体区分声母、韵母;
2、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
3、认识隔音符号、声调符号;并掌握“ü”的.拼写规则;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运用音序排列,学会音序查字法;
5、复习“一”、“不”的变调,复习“啊”的变声;
6、认识儿化音;
(二)识字、写字(一课时复习,两课时练习)
识字时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其中蕴含着多种能力与智力的培养,复习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要求有:
1、巩固已认识的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做到会读会写,并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特别是十二册的生字词要熟练掌握;
2、了解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等汉字知识。特别时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等,可以参考《十二册语文参考书》后面的附录P310~316;
3、能比较熟练第用音序、部首两种方法查字典,了解数笔画查字法;
4、能借助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字义、词义;
5、能用钢笔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学过的汉字,行款整齐;
6、复习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多义字、繁简字等;(形近字、同音字、多义字是一个难点,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
(三)词语(积累分散在早读课中,或平时,复习指导两课时,练习两课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积累是多么重要,而词语的积累则是基础的基础。那么词语的复习要做到:
1、理解、掌握学过的词语,具有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对学过的词语大部分会用;
2、近义词,指导学生会做“用字组词,并填空”的题目;
3、补充成语、成语归类;
4、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体意思;
5、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6、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7、指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注意词语的搭配,以形成良好的预感,掌握规范的语言;
8、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可作一指导。
(四)句子(复习两课时,练习两课时)
一句一句的话才连成了篇,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习作,我们在句子复习时,应注意:
1、初步认识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并列、选择等简单复句,会使用关联词语;
2、能修改常见类型的病句、病段;
3、根据表达的需要,会变换句型,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第一人称陈述和第三人称转述的互换,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
4、认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并能模仿运用;
5、懂得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表达力求完整;
6、仿写句子。
(五)阅读(复习结合练习进行,安排五课时)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前面字词、句的复习都是为此作准备的。具体要求是: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回答问题,特别是回答问题句子要完整;
2、引导学生作答“谈体会”一类的题目;
3、复习叙述的方法和写作的顺序,引导学生如何排列句序;
4、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体会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并能就某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5、课内要求背诵的段落必须熟练掌握,重点段落要会默写;课内重点片断要在每个知识点上多下点工夫;
6、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的好处;
7、阅读说明性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特别是说明方法的掌握;
8、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情节,说出自己的西化、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9、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10、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不同用法,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注意书名号的使用方法;特别强调“提示语”中标点的使用;
11、《新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即便没有读,也要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备考试。
(六)口语交际(复习结合练习进行,安排两课时)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对每个社会个体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社会交往,实现人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中这样表述口语交际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在复习中,要做到:
1、梳理十一、十二册的口语交际内容;
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听;引导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倾听,以保证顺利完成试卷当中的语文听力题目;
3、复习时,参考《试题精粹》中“口语交际”的内容,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七)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复习两课时,练习两课时)
厚积才能薄发。在小学阶段,积累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古诗词,更是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要求:
1、《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古诗必须熟练掌握,并能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其中名句要会默写,会运用;
3、掌握常见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并能适当运用;
4、掌握不同方面的名人名言,特别是关于读书的、惜时的、友情的等;
(八)综合性学习(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机密结合。其具体要求是: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州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九)习作(复习结合练笔,共六课时)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在复习时,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注意:
1、以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作为复习的重点;
3、处理好“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这三个问题:“为什么写”即写作目的,要引导学生用笔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写什么”要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习作;“怎样写”即写作的方法,复习时应侧重于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