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以花喻人的格言 正文

关于以花喻人的格言

时间:2025-05-03 01:38:28

教学目标:

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内容。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借什么来抒情的)

金色花——荷叶 母亲

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

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找同学读课文)

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

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 母亲

——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既然都没有,咱们就一起来谈谈你为什么这么坚持?

《金色花》:

1、写的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

①、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

②、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上,

③、母亲去牛棚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④、最后,母亲问她去哪也不告诉,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2、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谐。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3、充满想象,把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表现母爱。

4、意境很美,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的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写出一个调皮的与妈妈嬉戏的孩子。轻松活泼。

5、结合背景,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是他心中的爱,是他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尤其伟大。

6、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读者,这是因为他的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和不谢的童心。

《荷叶 母亲》

1、整篇文章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品格,有的人令人敬佩,有的人令人蔑视,而具有梅花品格的人令我不禁连连赞叹。

梅花的颜色各种各样,红、粉红、白色……红色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梅花不怕天寒地冻,冰袭雪侵,不惧霜万风险,不屈不挠……环卫工人就具有梅花的品格。当酷热的天气来临时,我们坐在空调屋里吃着冰淇淋,看着电视。而环卫工人盯着炎热,冒着酷暑,在街道上扫着垃圾,汗滴从脸上流下来。冬天里,寒风刺骨,我们在家里吹着暖气睡觉看电视,而环卫工人却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手冻僵了,脚冻肿了他们却从不退缩。

在春晚的节目中也说了两名环卫工人在除夕的晚上,大家都在家里吃着团圆饭,而他们在大街上扫着落叶和垃圾。他们说过,很少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来眼泪。有一次天下起了大雪,我本想下去玩雪。可是外面却只有车上和树的旁边有一点雪,其它地方一点雪也没有。原来是环卫工人给扫到了树的旁边,既不会让人滑倒,又可以让树喝饱水。街道上都结冰了,环卫工人为了不让大家滑倒,造成安全隐患,尽量把路上的雪和冰使劲的给扫走,路面没有以前滑了,走起路来也不用担心了。他们为了让城市变的更美,再辛苦也没有一句怨言。

环卫工人那么勤劳,像梅花一样不畏冬天的寒冷的品格令我敬佩。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2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花,有的人会说喜欢牡丹,因为它是花中之王;有的人会说喜欢迎春花,因为它是群花中第一个开放的;有的人会说喜欢荷花,因为它出淤泥不染等等。它们都是春开秋落,而唯独梅花却在严寒的冬天,孤傲挺立在白雪皑皑的场景中。

说到花,我们首先想到他们非常鲜嫩,柔弱,经不起严寒酷暑的考验、风吹雨打的洗礼、秋天霜露的磨练。那样弱不禁风,这样的花影迷人,让人怜悯。而独一无二的梅花却恰恰是经受这些考验的常客,它不与百花争风吃醋,不会因为没有彩蝶夸赞而失落,也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垂头丧气,更会因为没有那飞舞柳絮随风舞,更不会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

独自在万花凋谢后的冬天承受着恶劣环境带给它的压力,但它丝毫没有畏惧,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畏缩不赴,在困难的打压下,它并没有萎靡不振,而是靠着自己坚强般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向上攀爬。所以它生长的越来越美丽动人,默默地为寒冷枯寂——枯燥无味的冬天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正如卢梅坡所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有像梅花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克服种种困难险阻才能有日后妩媚脱俗的外表和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我爱梅花,爱她的凌寒独放,爱她的默默无闻,更爱她的铁骨铮铮。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3

我爱桃花的芬芳美丽,我爱荷花出泥不染,我更爱梅花的顽强不屈。

每年1,2月份,是梅花怒放的季节。在粗壮的枝干中,梅花显得那么傲娇、绚丽。我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这花瓣的色彩,说它通红吧,又有一种纯白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这花瓣的质感,说它洁白柔嫩吧,又有一种刚硬顽强的气质袭来。总之,只凭几个文雅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那全部的内涵。

梅花开花先后不齐,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开花的各种姿态。有的含羞待放,稚嫩的花苞呆沉沉地树立在枝头,从远处看,那朵花苞就像一位萌萌哒的小婴儿,有的刚刚绽放,粉红色的花苞鲜嫩可爱,一阵风吹来,花苞摇来摇去,酷似一位美丽的姑娘在风中翩翩起舞;盛开着的梅花,犹如刚强的战士,尽管大雪凶猛地袭来,梅花还是借着风势,抖了抖身上的积雪,依旧站在风雪中怒放;先前开过热热闹闹的梅花呢,虽然花瓣凋谢了,但凋谢的花瓣落到地上变成了泥土,来年这些泥土,更能保护好梅花,给予他营养,看到如此场景,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梅花的叶子富有纹路,淡黄色的筋条从叶底延伸到树叶的前端,如果你注意的话,你会发现梅花的叶子有点向手掌,从远处看,梅花的无数只叶子就像无数只手掌一样保护着梅花。

冬日,许多花都枯萎了,而梅花却顶着寒冷,迎雪怒放,与竹子、松树为伍,装饰着大自然,让沉寂的冬天充满生机。由此,我想到一句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宝剑锋成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一起学习梅花那顽强不屈,不怕困难的精神吧!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4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立志奋发的人!

岁月如飞逝去,勿忙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又时时空寂。记忆如风,拂去了衣衫的色彩,却吹不老心底的呓语。一年一度的梅花争放斗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挥笔泼墨,抒发了诗人多少情感?标示了历代仁人志士多少高风亮节?出世情怀?一朵朵清丽洁白的梅花,寄托了离人多少愁思?你的身上有着中华的民族史、人文史,你是华夏的香魂!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5

春有牡丹为伴,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真花王也。

夏有绿竹为群,我为其贞节而惊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真韧者也。

秋有金菊为友,我为其凌霜而启迪:“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智者也。

冬有梅为伍,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方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勇士也。

不错,四时季节各有其所,百卉千葩也不妨来凑凑热闹,其中,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那踏雪迎春归的梅。

爱上梅,爱上她的气韵。是谁在数九寒天中吐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是谁在皑皑白雪下为人添上雅致的景幻?是谁在瑞雪纷飞中一枝独秀?是你,梅。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中仍然傲霜斗雪,不畏严寒,一种柔软的气韵氤氲而生。散发间,问谁能与这份优雅,这份气韵相匹敌?没有谁。因为梅是岁寒三友之首,是一位惆怅满怀的“清客”。

爱上梅,爱上她的勇毅。你能看见“只有梅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的景致吗?你能看见“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美景吗?你能看见“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景物吗?可以。梅,正是如此坚强,如此纯洁,如此美丽,才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风亮节。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千古佳句正是勾勒出了这样一个刚毅坚强,乐于奉献的梅形象。

就是这样,我爱上了梅。她的气韵,勇毅使我为之振奋,为之感叹,为之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因为她的枝里花间饱含着款款深情,流露出了千娇百媚。眉宇间隐藏着常人没有的雅致深婉,她平静的表面下暗涌着“梅香自苦寒来”的跌宕起伏。

爱上梅,我无怨无悔,我的一切也因为她给予我的人生哲理而蓬荜生辉!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6

有人喜欢国色天香的牡丹;有人喜欢清幽飘香的百合;有人喜欢纯洁美丽的荷花;而我却喜欢不畏严寒的梅花。

在冬天,大雪纷飞,寒冷异常,荷花枯萎了,菊花凋谢了,小草冻干了,但如果仔细看看,便会有些许的红色,在这么寒冷的环境下,所有的花都枯萎了。但是只有梅花依然在努力的生长,它,就像一名小战土,在寒冷的冬雪下,它依然努力生长,你看!它的花瓣粉粉的,好像是羞红了脸,也好像是被冻红了,有的小花昂首挺胸立在枝头上;有的小花躲在花苞里不出来,肯定是有一些惧怕这冬天的寒冷,有的小花身上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在树枝上睡的正香甜呢!

“宝剑条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志从高远"的品质。梅花不在春天盛开,与百花比美,而是在默默地慢慢吸取养料,花朵们看它,嘲讽也,人们说它,骂它,甚至折断它,为什么不开花?它默默承受着,等到百花调零,寸草不生的冬天,它在风雪中开了花,为人们带来了冬天的美景,又在悄无生息中默默地调零。

梅花,它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开放,不畏严寒。这时,它比牡丹都美丽,它比荷花还清幽,它让玫瑰抬不起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和雪形成了完美的组合,梅花没有雪花白,雪没有梅花香,梅花的精神是:不屈服,不畏严寒和风雪,我相信,我一定会把梅花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梅花"精神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让所有人都具有”梅花”精神。

越是寒冷,生长地越茂盛,我爱梅花。但是我更爱梅花的精神。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7

“飞雪送春归,风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每当吟道这首词,我就会想起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每年冬天,没有了玫瑰的芳香,百合的高节,月季的妩媚……这个看似不美得季节,却有了梅花。她,有着艳丽的面容;亭亭玉立的身姿,嫩绿的叶子,却绽放在寒泠的冬天,是谁——是梅花。是谁,在风欺雪压中绽放?又是谁,在百花沉睡时开放?是她,全都是她——梅花。

一天晚上,狂风与大雪共同“出击,袭击了大地”。不一会儿,鹅毛般大雪便“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倚着窗户看着窗外如此强烈“攻击”,我不禁为梅花捏了一把汗,心想:她们会不会“感冒”,甚至是……夭折?整个晚上,我辗转反侧,毫无睡意,一直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第二天一早,我换好衣服后一溜烟跑到花园里。我又一次看到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晶莹剔透的水珠点缀在她的面庞上,她身边的小花小草“哗哗”地“叫着”,仿佛在为她昨天夜晚的勇敢鼓掌。

从这“掌声”中,我好像看到了,在只有黑暗,恐惧的夜晚,她们昂首挺胸,经受雪的洗礼!这小小的身体里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是什么让她们有这种无畏?是不屈不饶的意志力!这是梅花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不会低头折节!她。虽然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百合的高节;没有牡丹的绚丽;更没有月季的妩媚,却有着不屈不饶的意志力!

每当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我就会想到那首词:“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8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到处一片凄凉之景。而这时有一位美丽而又坚强的仙女降临来到了人世间,那就是群花之魁梅。冬天那一片苍白的雪地正是它青春绽放的舞台。那呼啸的寒风,也成为它尽情舞蹈的完美伴奏。在这毫无生机的雪地上,它优美地盛开了。

盛开的梅不如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热情,也没有水仙的娇巧,有的只有那傲视一切,傲霜斗雪的铮铮铁骨的气概!衬托着褐色曲折的枝干,小小的花瓣托着花蕊,绽开了自己的灿烂美丽的笑颜。散发着幽香,她在对寒风微笑,是寒风教会了她坚忍;她在对寒霜微笑,是寒霜洗濯了她高洁的心灵。一切的娇弱的花儿在温暖的春天争红斗艳,这是梅所不屑的俗气,在她心中的舞台,是磨砺自己坚忍不拔意志力的冬季,她要成为最艰难环境中最灿烂的一朵花儿。这,就是梅。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不乏有如同梅一样铮铮铁骨的君子。王冕就是其中之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首《墨梅》足以说明他如同梅一样光明磊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是体现出他梅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无论经历了多少磨难,受到了怎样的欺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因为我们民族拥有梅一样的秉性。

所以我们做人,就应该做一枝铮铮铁骨的傲骨梅。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9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充分的表现出了梅的“孤傲”。虽孤单但不失骄傲;虽寒冷却不向困难认输。这正是我欣赏梅的原因。

过年我去哈尔滨玩了一次,那里的梅可真是傲呀!

我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天是零下20摄氏度,街上的人是微乎气乎。少得像是一座空城。但我想观梅的心情又冲破了心里的墙,我来到了公园赏梅。

我们可以看到公园里全是腊梅,黄的、粉的、白的都有。在雪中的梅,不怕寒冷,忍住风雪,勇敢地和大雪打起了仗。雪盖过了我的前脚掌,我抬头一看,梅花开得更大了,更圆了,更美丽了。雪不停地下,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但终究斗不过梅。只有无可奈何地低下了高昂的头。雪越大,梅花就更美,虽然是腊梅,只见那花瓣全开,每朵都玲珑剔透之致,每朵都金黄油亮,似用蜜腊浸过。白梅也不甘示弱,由于颜色和雪相当,所以她才努力绽放,显示风采,白梅开得非常盛,一根枝条凝成一串白雪,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当然,红梅花也不会心慈手软的,她与雪的差别多少有点儿不同,所以,她在大雪中展现出她婀娜多姿的身体随着大雪翩翩起舞,时快时慢。整个公园沉浸在梅的世界。

梅花是冬天最后唯一仅存的花朵,还是春天最早绽放的花枝?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百花凋谢,梅花它着风雪到来。而当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百花满园的时候,梅花却又一人先去。是追踪风雪而去呢?还是把它引来的春天留在人间?

如果人生也是一朵梅花,我想我会选择风雪交加,而不是和煦春成。因为在困难中磨练出来的人都有超强的毅力,而你也会一直用这股毅力去克服每一次困难。梅花之所以这么香气逼人,这么美丽,是因为她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人不也是如此吗?我想,我就是那一朵正在默默绽放的梅花。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0

转眼间,秋姑娘接到风妹妹的通报,披着长发来到那洁白如玉的天堂休息,留下了冬姑娘值班。无情的冬姑娘卷走了美丽的颜色,花儿全部凋谢,枫叶无家可归,连小草、菊花也难逃此难。

北风无情地吹着,大雪无情地下着。世界再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只是白雪皑皑的样子。

一天清晨,我穿着厚厚的棉袄,去花园里晨练。站在花园的石制仿真树桩上,梅花的香气扑鼻而来。细细闻去,清香典雅。在那一片白色的世界中,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多么引人注目。它们是冬天的标志,那冬天仅有的小黄花。

雪,下着。白茫茫的花园里,时时可见缀在树上的黄色小花。那沁人心脾的芳香,勾起我的好奇心。我不由自主地走近它——多么娇小、美丽而朴素的梅花!金黄的花瓣有规律地挨在一起,托起中心那像花仙子一样轻盈小巧的淡黄色花蕊。我摘下一朵,小心翼翼地放在手中,犹如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般观察着……看着看着,我脱口而出:“小小腊梅花,凌寒独自开。风雨皆无阻,默默吐芬芳。”哈哈,我还出口成诗呢!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梅花的芬芳使我心情舒畅,为我驱散了一天的疲劳。

我凝视着梅花,突然,一种敬佩感便油然而生。梅花在寒风酷雪中默默立着。冬至了,百花凋零,唯梅独盛。有多少花能像腊梅一样,娇小美丽,清香扑鼻,生命力顽强,还能为单调的白色冬天增添色彩?虽然梅花没有兰花的亭亭玉立,也不像玫瑰的娇艳美丽,也比不上牡丹的雍容华贵,但梅花那小巧玲珑的梅花在寒风中坚忍不拔的意志,兰花、玫瑰、牡丹比得上吗?能比吗?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腊梅花!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1

清香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枝。——题记

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凛冽的寒风、漫天飞舞的雪花大放异彩。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如同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枝头绽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瞧!一朵朵红似火的梅花在洁白的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而粉色的梅花则格外妩媚,让人顿生怜爱之情。冬天,仿佛每处都是梅花的专属秀场。

梅的枝干也格外好看。深棕色的枝干以一节节极其优美的曲线构成。红色的梅花与深棕色的枝干互相映衬,宛如油画般美丽。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冰天雪地里,总会隐隐传来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却沁人心脾,这便是梅花。

梅花不仅美丽可爱,其果实——梅子也是人间美味呢!

梅子味微酸,有生津解渴的妙用,据说:三国时期,曹操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带领士兵走过炎炎夏日的呢!望梅止渴的典故也因此流传至今。梅子不仅能生吃,还能用盐或糖腌制成果脯吃呢!这样的梅子保存时间较长,且别有一番风味。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吹拂它的不是轻柔如柳的春风,而是刺骨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柔和的雨水,而是寒冰冷雪;照耀它的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严冬里的一缕残阳。梅,没有蝴蝶相伴,没有蜜蜂亲热,甚至没有绿叶的衬托,它依然坚强的开放。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有着坚强不屈、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梅在凛冽的寒风中,从不为此折腰,反而越开越盛;在冰天雪地里,不卑不亢;在人们的夸奖与赞美中,不骄不傲……

我爱这美丽的梅花,美味的梅子。但最令我喜爱与敬佩的,是梅花坚强不屈,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2

“沙,沙”,又是一场鹅毛大雪。望着冰天雪地的世界,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一抹雪一般的殷红……

一年冬天,我和爸爸妈妈在路上散步。在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一切似乎都沉睡了。树上找不到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叶,鲜花只留有一根干枯的枝干。在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皑皑的白雪和和呼啸的寒风。我们虽然不停滚雪球、打雪仗,仍然冷得瑟瑟发抖。

就在这时,我隐约看见了星星点点的红色,闻到了一丝香气。“难道有花?”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冷的冬天,怎么会开花呢?”走近一看,竟然有几朵梅花开在枝头。树枝上,许多雪花在枝头堆砌成厚厚的一层,包裹着散发出缕缕幽芳的梅花。梅花顽强地抵抗着严寒,无论大雪纷飞,还是寒风刺骨,都依旧开放着。

“为什么梅花能开在这么冷的冬天里?”我疑惑不解。妈妈闻闻那怡人的芬芳,说:“因为它很坚强,天越冷,花开得越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道理。”“没错,”爸爸摸了摸我的头,“你也要像梅花一样坚强。”

我看着梅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它是那么艳丽,给冬天增添了许多生气。花瓣是紫红色的,一片片花瓣叠成了一个个小圆盘。每个“小圆盘”中心,都托着几根花蕊。花蕊是白色的,又细又长,顶端有一个小黑点。这样小巧玲珑的花朵,再加上紫色小球般的花苞,令银装素裹的冬日显得分外妖娆。然而,在美丽的梅花周围,却没有一只蜜蜂和蝴蝶。想着梅花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的精神,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在这个凛冽的寒冬里,看着摇曳的点点红色,我感动了许久……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3

已经记不起是哪位诗人曾经说过:“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领悟了这其中的真谛,但是我敢说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挫折的人是一定不会明白的。

也许,人在小的时候注定是要吮吸爱的乳汁,尝到幸福的甜蜜。然而,这不是真正的人生。也许,从我们摔的第一跤起,我们才知道有肤体之痛;也许,从第一个亲人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有绞心之痛。自然,当我们感受到这些痛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年少的轻狂,让我们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年少的天真,也让我们幻想着未来的完美和浪漫。而这年少时却也正值受挫之时。不要去想那些富豪子弟,多想想洪战辉,难道你不觉得苦难会让一个人变的勇敢吗?再想想邰丽华,难道你不觉得不幸会让一个人变的坚强吗?他们都是凡人,却也都是伟人。他们比我们更凡,是因为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有的不幸,而他们比我们伟大,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我们不曾做到的事。这才是真正的挫折,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他们的人生不曾光彩照人,但他们努力的在为它增添色彩——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坚强和毅力!

有社会经历的人们都在思考怎样摆脱烦恼,而本应单纯天真的我们却在寻找烦恼。总是常常为了一些小事而自暴自弃,甚至自虐自刎。我们这是怎么了,如此软弱,怎么能使自己成为宝剑?如此娇气,怎么能使自己成为梅花?

那些为痛苦而流泪的人们啊,哭过之后就坚强生活吧,因为生活不相信眼泪。失去了,我们可以再争取;错过了,我们可以再寻觅,生活就是这样,何必苦苦哀啼?

用智慧去拼搏人生,用勇气去追逐人生,用苦难去磨砺人生。我们必将磨砺出宝剑,苦寒来香梅!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4

岁寒三友中,有一枝娇艳的面孔——梅。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艳。纷纷的脸颊,没有一丝羞意。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遍遍的熟练,一次次的忆清,长久的一句格言,有谁能做到梅花之英雄?

梅花的花,艳丽而不妖。就像周敦颐的钟爱——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花也一样,寒风并没有让她退缩,而是造就了她的顽强。她不是随雪而飘的妖媚,而是寒风中的淑女。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自始至终,花香只是我鼻前的过客,我始终没有领略过花的香。梅?也一样啊!初次领教,这位淑女的清香就透露出来了,清幽而淡雅。花味不浓,随着风,飘进了花香的禁地,禁地感受到的却是清爽。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不是妖媚,而是淑女哦!古典风格,带着那股秀丽,红遍整个严冬。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首《白梅》,歌颂了她。的确,她在冰雪严冬中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因为她顽强。她是冰雪中的洁白天使,并不是受人仰慕的富贵牡丹,更不是混芳尘的桃李,正因为她高洁守志。

狂风吹不到,冰雪压不服,铮铮傲骨,从不媚俗。

她柔美娇艳,却能克服寒风雨雪。她姿色清秀,却不与玫瑰争妩媚。

她美,她媚,她更魅。坚强、顽固是她的代名词,坚魅花王有谁能及?

其实,偶像不一定是人,世界万物都可以列入偶像的清单。然而,梅就是我的一笔清单。

我,也正在向梅进发。

描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15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一直喜欢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没有昙花的妖娆美艳,倾国倾城;没有荷花的典雅幽香,“出淤泥而不染”。可它却有着自己独有的美丽……

去年的冬天,天气异常的冷,本就怕冷的我连门也不敢出,只能窝在自己的小窝中取暖了。

下雪了,我不自觉地开了窗户。忽然鼻尖传来一阵芳香,我的脚开始往前移,雪地便移在脚下。

看了一株梅花在风雪中傲然挺立,那粗壮的躯干深深的扎在积雪中,树枝蜿蜒的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朵朵粉色的梅花在树枝上张开笑脸,在雪中怒放,片片雪花坠落到梅花身上,梅花微笑着傲雪斗霜不畏严寒,这正是我所敬仰的腊梅,正是历代文人墨客赞誉的腊梅。

仅仅一树独栽,但他它并不觉得孤单,他它以雪为伴,与风共舞,暗香则传遍各处。我在颤抖着,不是为天寒,而是为梅花的傲骨打动,书上说的毕竟只是平面的字,只有真正站在他它挺拔的躯体之下时,才能感受到它立体的美感,悟到它立体的精神。梅花的美是立足于严寒中的美,是突破困难的美,是坚毅的美。

艺术大师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曾经并不理解,现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迎难而上。”;“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不屈不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崇高气节。”……他们都经受过困境的阻挠,都经历过磨难的考验,最终困境破灭,磨难消失,历史上留下了有志者们光辉的篇章,逆境是不可逃避的,而坚强者才可以走向成功,最终铸就一身傲骨一世英名。这是梅花傲世精神。

梅花的美,现实与历史共同证明。

风不冷了,雪不冻了,我深深的懂得了那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教材解读: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文章以真挚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全文既没有慷慨激昂的文字,也不见感人肺腑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溢着古朴与凝重。三味书屋古色古香,所有陈设摆放有序;蜡梅花的清香、颜色、形状惹人喜爱,令人赏心悦目;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力透纸背,不绝于目,梅花冰清玉洁的韵致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以及鲁迅一生的人格品质相得益彰。全文借物喻人,饱蘸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作者由游览三味书屋的所见、所闻、所感联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借以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使得叙述、描写、说理巧妙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3、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的方位顺序。

2、有感情朗读课文那,理解作者在本文中写梅花的用意,背诵描写梅花的一段文字。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中国文坛上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思想家鲁迅。有谁知道有关他的一些故事?

(生交流;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生,1886年入塾,1904年六月往日本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留学。1909年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1909年6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8年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

师: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早》,我们将通过文字,随作者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

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13 早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明确初读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酿雪 扑来 笔墨纸砚 长寿 哪里 默默 花瓣

书塾 小匾 琥珀 小憩 曰 咿咿呀呀 当铺 药铺

韵致 纯净疏淡 冰清玉洁 润泽透明

指名朗读,齐读进行生字正音。注意读好多音字“当”和“铺”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在读课文,思考: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组织交流:

1、“早”指的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用的书桌上刻着的一个“早”字,也是指梅花开得“早”,更是说要珍惜时间,力争第一。

2、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三味书屋的陈设;二是园子里的梅花;三是“早”字 的来历。

三、学生进行初读课文的质疑。

(主要解决词语方面的问题。如什么是“当铺”等)

四、课堂小结作业

1、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理解梅花和“早”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1、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三味书屋”。

二、品读课文

(一)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去访问三味书屋的?三味书屋在哪里?)

(二)自由读2、3自然段

1、作者访问“三味书屋”时看到了什么?(用直线画出)想到了些什么?(用波浪线画出)

2、交流,出示“三味书屋”内部陈设一段文字,朗读,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有条理的观察描写。

(练习看着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

3、这里作者除了向我们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到了什么?

(闻到的花香,以及作者的一些联想)

4、读“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

师:作者显然对花香很在意,很想探究一下,这究竟是什么花香?,那么到底是什么花香呢?是怎么想到的呢?

(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

师:看来作者是很敬重鲁迅先生的,也读过很多鲁迅的作品的所以才有这番联想。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后院,看看这散发这纯净疏淡的清香的腊梅花。

(三)品读梅花一段。

(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1、朗读,梅花的美表现在哪里?

(色彩美――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品质美――润泽透明,冰清玉洁;争第一――开得最早)

朗读体会。

2、简介“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2、反复吟诵,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可以渲染梅花呢?

师:作者由梅花的“早”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早”。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四)品读第八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这个“早”字怎么来的?从这个“早”字上,你看到了什么?

(交流:鲁迅先生从小就很懂事;对自己也严格要求,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勤奋工作。这个“早”字,不仅仅是刻在书桌上的,更是深深刻在了心里。)

2、师:作者由梅花的“早”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早”。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作者以花喻人,用腊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腊梅花一样。)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作“东风第一枝”。

怎样“早”呢?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努力争第一。

2、出示鲁迅先生的名言:

鲁迅先生关于时间的名言,朗读。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的人,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3、谈谈

师:愿每一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向梅花一样,冰清玉洁,做东风第一枝。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部分练习。

附板书:

梅花 冰清玉洁 东风第一枝

鲁迅 时时早、事事早 奋斗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