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初一上政治一单元格言 正文

初一上政治一单元格言

时间:2025-05-11 04:43:40

政治的名言警句1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明史》卷一三九《钱唐传》

伐本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

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王禹偁《战城南》

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对别国进行裁决。

——(美)威尔逊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

——《商君书》

良医治无病之病,故人常在生也,圣人治无患之患,故天下常太平也。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

——《资治通鉴》卷七七《魏纪九》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

——《荀子·议兵》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

——《易·系辞上》

吾人合则存,分则亡。

——(古希腊)伊索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书·伊训》

邻国相亲,则长有国。

——《孔子家语·贤君》

邻国之间应像邻居一样主持公道,一个强盗,无论他是结伙抢劫还是单独作恶,他都是强盗;一个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不过是一个大盗而已。

——(美)富兰克林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宋]程颢、程颐

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

——《新唐书》卷一五七

《陆贽列传》

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惟君。

——[清]唐甄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宋玉

治国如行船,领袖如领江。

——《行知诗歌集·川行有感》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第六○章

治国如治病,十全为良医。

——汪大经《读书所见》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汉]刘向《说苑·政理》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

——[宋]晁沅之

青史待垂名,三湘自有英雄在,先经能治国,四海可容新任腾。

——王铜

国之将兴而伐于国,国之将衰而伐于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之将亡,本必先颠。

——《晋书》卷五《孝怀帝孝愍帝纪》

国无大小,民无众寡,能修其政则强,不修其政则弱。

——康有为《政论集·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

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不信道,工不信度,亡可待也。

——[唐]马总《意林·正论》

国乱有三事:年饥民散,无食以聚亡则乱;治国无法则乱;有法而不能用则乱。

——《尹文子·大道上》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信不可以固。

——《国语·晋语四》

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国语·晋语二》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

国有轨,不通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管子·三国轨》

国有善类,犹人有元气。善类一败一消,元气一病一衰。

——《宋史》卷四二一《杨栋列传》

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

——《明史》卷一八六《韩文列传》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左传·桓公二年》

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

——《宋史》卷四四五《文艺列传》

国家之将兴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

——《国语·晋语九》

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于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国勤则治,怠则乱。

——《蔡锷集·〈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法律一失效,暴政就会开始。

——威·皮特

治理国家是一项残忍的事业,好心是办不成事的。

——哈利法克斯《文集》

国家的头号敌人是暴君。在他的统治下,国家没有法律,而只有一个统治者,他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平等也就不复存在。

——欧里庇得斯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叔本华

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商君书》

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的国家。

——《孙中山集》

除肤疡,不除症结者,其人必死;称君圣,谪百官过者,其国必亡。

——[清]唐甄

除非暴政在国外结成强大的同盟,否则就无法无忧无虑地在国内实行统治。

——(英)莎士比亚

轻举妄动的国家是罪恶的国家。

——(法)杨格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权

离于众庶,则无英雄。

——李大钊

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左传》

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居安念危,值利思害。

——《新唐书》

善建国者,立国于不拔之基,措国于不倾之地。

——《黄兴集·〈国民〉月刊出世词》

暴政只有藏在自己的肖像和招牌背后才最保险。

——兰多

暴君统治的国家就像一个倒置的圆锥体。

——(英)约翰逊

政治的名言警句2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下面对格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学会主动关心、帮助朋友

B.真诚和热情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友情

C.在同学交往中太主动会掉价,被别人看不起

D.主动的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2.海涛同学说:“新学期开始了,功课从两门变成七门;课本的内容不熟悉,讲课的老师也不熟悉;好朋友已经分开,身边的新同学还认不清,真是很烦恼。”以下建议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要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注重预习,注意听讲

B.尽快熟悉你的'班级,熟悉你的同学

C.随遇而安,小学时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

D.要主动和周围的同学搭话,热情地为新集体做事情

3.王明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甚至都不想上学了。”你认为王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只看到了()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C.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D.学习中的困难和辛苦

4.“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中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

A.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待升入中学后面临的一切问题

B.升入中学后,只要随大流就可以完成中学适应

C.只要进入小学同学多的学校和班级,就自然完成中学适应

D.只要学习好,自然就能完成中学适应

5.在制订中学生活计划时,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制订计划力求具体,避免笼统、含糊

B.设计内容和采用方法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C.计划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生活、遵守学校校规、与同学关系等

D.随大流,照抄别的同学的计划

七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扬帆起航检测试题(有答案)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新老师,我们应该()

①只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交往②尽快认识和了解新老师,同时让新老师认识和了解自己③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老师错误当场指出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也许是缘分,我们共聚在一起,我们对待班集体的正确做法是()

A.只顾自己搞好学习B.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把班级建设好C.无所谓,和我没有关系D.对我有利就参加,否则就不参加

3.校训是要求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A.全体学生B.全体教师

C.全体师生D.全体师生和家长

4.“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能永不枯竭。”对于刚迈进中学大门的我们,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A.我们要在班级里多交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

B.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发展当作最重要的事情

C.集体的力量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朋友的帮助

D.我们要在新的环境里,建立新友谊,融入新的集体中去

5.钟表升入初中以后,远离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如果你是钟表你会()

A.每天给以前的同学写信B.每天向妈妈倾诉心中的孤独

C.主动结识新同学,结交新友D.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

6.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对于班集体建设来说,就是()

A.要允许同学们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B.要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C.班集体中人人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D.好朋友有几个,其他人交不交无所谓。

7.小金同学在学习上常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他都要等到老师讲课时才记下来。如果老师不讲,他就不了了之。为了端正学习态度,小金应该()

A.不分上课和下课勤奋地学习.以弥补不足

B.告别依赖思想,主动向老师请教

C.避开难题,专注于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D.不向老师请教而只向家长请教

8.调查显示:在七年级新生中,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适应.增多了新学科而感到学习吃力的占调查人数的52%。对此.我们应该()

A.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B得过且过,对自己降低要求

C在学习上更加主动、认真更努力

D要求老师用小学的教学方法

9.中学阶段的学习和小学相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下不能够体现这些变化的有()

A.中学的老师比小学老师更严格

B.中学的老师授课方式也不同于小学老师

C.课程门类增多了D.各门课程内容逐渐系统化和深化了

10.升入初中以后,标志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出现了()

A.转折点B.人生低谷C.新困难D.新起点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告诉我们()

A.只要心中有目标,就一定能成功B.制定目标要合理

C.有了目标还应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D.有了很高的目标,就能一鸣惊人

12.“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这句

A.理想高于现实B.理想源于现实

C.理想就是奋斗目标D.人生需要理想

选择写在答题卡上

题号12345678910

题号1112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材料一:2010年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要西昌卫星发身中心发射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有超过万人的科学家、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他们相互合作,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确保了整个工程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材料二: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包含的道理(4)

(2)材料二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新集体?(6分)

2..有一位著名的长跑冠军,在历次比赛中,他总是能以同样的速度完成赛程。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在赛程中他总是选择一个较近距离的目标物体作为当前目标,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设立第二个、第三个……新目标,

并以同样的速度向新目标进发。每跑完一段距离,对自己都是一种激励,于是越跑越起劲,越跑信心越足。

从这位长跑冠军的成功秘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3.孙浩同学在进入中学后,下定决心改变过去在小学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一、刻苦学习,个学科成绩要稳获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三名

二、稍休息,多学习。早上5点起床读书,中午不休息,

晚上巩固练习到12点。

三、遵规守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你认为孙浩的计划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为什么?6分)

4.探究

(1)收集一些劝学的格言或勤奋苦读的故事(4分)

(2)请你谈谈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该从哪些方面努力?(8分)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题号1112

非选择

1.(1)、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成员的合作对于集体的成功至关重要。成功的集体离不开成员间的合作。成功来自合作。(4分)

(2)、⑴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2分)⑵创建新集体、优秀的集体,需要全体同学与老师一道共同努力:要确立共同的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要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要班级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使每个人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6分可自由发挥,答出三点即可)

2.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现在我们也要确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开始新的努力。(6分每条占3分)

3.第三条可行,一、二条不可行。(2分)制定计划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目标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既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定的太低;计划要留有余地,可以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或补充。(4分)

4.(1)如“为学须及早,人生容易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典型事例:毛泽东用棉球塞住耳朵在闹市读书,匡衡凿壁偷光等。(答出四条即可)

(2)应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他自己有前记得不竭动力;要向成绩好的同学看起并虚心请教;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克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心致志的学习:制定并自觉执行学习计划。(每条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