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 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 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1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5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都说字太少,我又加了点(再说少,我掐死你)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著有《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糊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代诗人萧抡谓写有《读书有所见作》诗:“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第一首为:"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其"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常被后人引用。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他的《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不但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诗化,而且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写过一首题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首诗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
宋代诗人刘过有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诗中提出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明朝宰相于谦把读书看作"乐"事,他的读书诗写得十分真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从而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
1、只要努力,万事皆有可能。
2、读书贵从实践来,实践贵从创新出。
3、人的一生或许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但无需在学校完成。 ——蒙田
4、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周立《饮酒》
5、有价值的东西是由去粗取精得来的。所以你要从一大架子的书里,提炼出几页的汇编。——卢梭
6、学习必须要善于思考,光读书不善于思考是不行哟。每一个问题放在我们面我们要查看许多书籍,这是起码的工作。但仅仅的是查看许多书,显然是不够光读书不思考,结果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正的知识。所以治学问题,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姚雪垠
7、心头书要多,案头书要少"。我们以为案头只能摆两本书,一本是精读的;另一本是泛读的,作为调剂。读书不能见异思迁。今天看看这本好,明天又觉得那本好,这一本未读完,又转过来读另一本,这样只有浪费时间。——夏承焘
8、凡书理有未贯者,则日夜追思,恍然有悟则援笔而述立。历令三十载,殊觉此道精微。思贯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性命攸关,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程国彭
9、我主张读书的时候,若有什么觉得要反驳或补充的意见,应即刻批注在书本上面空白的地方。这亦是为将来便于翻阅参考。从前有些老先生反对这种办法,以为年纪很小的人,有什么好意见,敢于批评人家的著作。不过到了今天我们应当知道,人家的著作,并不是什么不可批评的圣经贤传。年纪小的人批评人家,愚者千虑,亦未必便没有对的地方。何况假令批评得一句亦不对,自己买了书,自己写在买的书内,亦有什么不可以?年纪越小的人,批评错了,著作家既不会受他的影响,天下后世亦没有人受其弊害。——恽代英
10、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
11、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12、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
13、没有一本书可以疏忽地阅读而得到益处。
1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15、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作者:(明)郑心材
16、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作者:列宁
17、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作者:(清)袁牧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沉思子自知。
19、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杂曲歌辞·缓歌行》唐·李颀
20、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德]马克思
21、书籍是大脑之子。——乔·斯威夫特
2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23、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24、读书像加油,书读的太多,就变成了油罐车,跑不动了。
25、关于时空物理的问题争议,我不敢和我的同事们打赌,因为我怕他们是通过虫洞跑来的未来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标准答案。
26、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27、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佚名
28、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的遗憾,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城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美的。——佚名
29、饭可以一不吃,觉可以一不睡,书不可以一不读。
30、书是唯一不老的.东西。
31、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32、阅读是永恒的乐趣。
33、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3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长进先读书。作者:李若禅
35、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诺里斯
36、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作者:切斯特菲尔德
37、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作者:赫尔芩
3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作者:朱熹
39、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英]布尔沃
40、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不是读书人没脑子,只是有的人被扼杀了,有的人被吓傻了,有的人将自己那一点才学拿去换了别的好处。要说悲哀,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作者:胡发云
41、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作者:柯灵
42、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43、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深感不虚此行。
44、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45、能够摄取必要养分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壮健,异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卜
46、书,成功之源泉,人生之火焰,心灵之繁花。
47、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48、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49、观书亦须从新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朱熹
50、赞叹号是勇士滴在攀缘路上的血,也是怯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51、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对象;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对象之一。——爱默生
52、念书谓已多,抚事知不敷。——王安石
53、人家不必论繁华,唯有念书声最佳。——(明)唐寅
54、不爬高卑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55、念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中国古代的名言
1、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宋·朱熹
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佚名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挣钱是能力,花钱是智慧。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智慧的人不多。在企业当中也是这样,你可以挣到钱,那是你具有企业家的能力。但是你把它分匀了,分得大家还有干劲,这就是企业家的智慧了。所谓“盗亦有道”,古代的盗跖讲的盗者之道是“圣、勇、义、智、仁”。小偷是没有“道”的,所以,一旦被人抓住,他就脸红。江洋大盗与小偷的不同在于,他是有理念的。——郭梓林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1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16、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1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4、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轲
26、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伽利略
2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魏微
28、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9、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3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34、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3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36、劳于读书,逸于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4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41、刻苦读书,积累
42、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4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4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4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47、事非经过不知难——海明威
4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9、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谚
50、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