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名言、俗语、谚语大全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出自《说勤奋》
5、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
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
1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4、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
26、 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
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三字经》
29、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0、
3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3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3、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
39、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
4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
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2、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6、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47、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48、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49、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格言
52、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53、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5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格言
55、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古格言
5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7、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俗语
58、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俗语
59、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俗语
60、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俗语
6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6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64、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俗语
6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俗语
66、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俗语
67、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俗语
6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9、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70、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7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
72、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春联
73、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联
74、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7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7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7、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78、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荒于嬉。
——《古今贤文 劝学篇》
79、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 环境篇》
8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白,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
81、
82、众人拾柴火焰高。
8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4、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8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
【注译】自身不正,即使是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听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别人,大家就会心悦诚服,如果只用语言来空泛说教,大家就会发生争吵而无所适从。
【解读】第五伦,任东汉章帝时的司空,他对王公贵族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及世风日下深表忧虑。他多次上书倡导当权者廉政勤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句话对我们今天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领导干部只有在廉洁从政方面率先垂范,下级才不敢作奸犯科;如果像一些人那样,“台上讲反腐,暗地搞腐败”,不仅下级不会听,而且还会带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气。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礼义,治人之大法; ———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 ———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注译】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我(自己的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解读】老子这句话,强调的重点在于“自胜者强”。一个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严格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随波逐流,这是很难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战胜自己的对手之后,却不能战胜自己的种种欲望而最终毁败在自己的手里,教训极为深刻!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 ——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三年》
【注译】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解读】疏广及其兄疏受分别担任过汉宣帝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二人告老还乡时,宣帝赐给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给五十斤。回到家乡后,兄弟二人变卖金子,置办酒食,请亲戚朋友同享皇帝的恩赐。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黄金为子孙购置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了吗?我是想让子孙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勤劳耕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我用这些金钱为他们增加财富,只会使他们懈怠懒惰。”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注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解读】无论为人还是从政,都有个交友的问题。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孔子早就警告,友有“益友”、“损友”之分。结交“益友”,则德才日进,事业有成;结交“损友”,不但不能长进有成,而且可能狼狈为奸,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高举反腐旗帜,弘扬时代正气。
2、忠肝义胆不事苟且,傲骨丹心专为正大。
3、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4、树一身正气恪循正道,盈两袖清风甘作清官。
5、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6、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7、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8、洪涛倒海砥柱屹然,阴风四起皓月朗然。
9、反腐倡廉乃立身之本,私心贪欲乃祸害之源。
10、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11、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
12、清正廉明,树师者风范;刚正不阿,扬中华正气。
13、俯仰无愧,堂堂正正。
14、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
15、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16、作风是生产力,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
17、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8、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9、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党风正,世风日正;勤政爱民,国运昌盛。
20、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政两袖清风。
2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源头治腐,功效长久。
2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功在千秋。
23、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24、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25、用真诚赢得信任,以党性凝聚人心。
26、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27、奉献无止境,宗旨在心中。
28、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29、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30、党纪国法,至高无上;社情民意,不可看轻。
31、干部廉洁为人民,人民与党心连心。
32、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
33、千秋功罪,人民评说;是非曲直,人民裁决。
34、创业自需克勤克俭,为官理应为党为民。
35、群众是水,干部是舟。千年古训记在心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36、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37、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38、廉洁从政,报效人民;防微杜渐,永做公仆。
39、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喜乐以自励;不使小节致民怨,不使放纵招民愤。
40、清清白白,当好公公正正官;实实在在,办好桩桩件件事。
41、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4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43、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
44、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不伸手:在荣誉上不伸手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45、激浊扬清,为党为民;无私无畏,乐于奉献。
46、不请、不送、不拍、不谀,无官何惧?宜勤、宜俭、宜清、宜廉,为仆欣然!
47、人民的干部要记住,当官一任为民造福;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满意百姓拥护。
48、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49、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50、忘记宗旨,背叛人民,欺压盘剥百姓,无异于自掘坟墓。
51、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你。
52、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53、平时多给群众办实事,百姓才会真心拥戴。
54、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55、为人民服务要落实到行动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56、立公心甘作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57、一份权力,一份责任。
58、民众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浩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59、共产党员要廉洁奉献。权大,不能偏离航线;官大,要促一方发展,才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60、清风两袖朝前走,与时俱进创伟业。
61、全民动员,反腐倡廉;“三个代表”,牢记心间;坚定信念,经受考验;与时俱进,一往无前。
62、勤廉创辉煌,反腐促发展。
63、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64、立身修心当以“德’’为先,清正自律当以‘‘廉’’为本。
65、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