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体现质量互变 正文

格言体现质量互变

时间:2025-05-02 21:27:30

一、选择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8.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9.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2.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15.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16.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20.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二、填空题

2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质量标准、规格要求)

22.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___关系。(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学校系统)

2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____。(京师同文馆)

2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身权、受教育权)

2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27.一门规范独立学科的建立,从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为标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方式。(讲解 、讲读、讲演)

29.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1.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

三、简答题

32.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4.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答案要点】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35.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集体?

【答案要点】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 “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 “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 “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 “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名人名言网提醒你本文经典名言内容是关于叶澜教育名言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