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白日放歌须纵酒
【下联】:青春作伴好还乡
【上联】:不因果报方行善
【下联】:岂为功名始读书
【上联】:才高自觉风云阔
【下联】:情重反疑华岳轻
【上联】:才拙自知能事少
【下联】:礼疏常觉慢人多
【上联】:诚意待人终有得
【下联】:平心应世自无争
【上联】:传家有道惟忠厚
【下联】:处世无奇但率真
【上联】:创业唯艰守节俭
【下联】:守成不易戒奢华
【上联】:春风大雅能容物
【下联】:秋水文章不染尘
【上联】:渡海当知鱼力健
【下联】:凌云可信鸟情豪
【上联】:反观自己难全是
【下联】:细论人家未尽非
【上联】:高位尚须闻过友
【下联】:美名不废等身书
【上联】:金温玉粹瞻人品
【下联】:秋月春云见性情
【上联】:乐善不言因果报
【下联】:养心有取老庄书
【上联】:利人时出平情语
【下联】:修己常存改过心
【上联】:莫对青山谈世事
【下联】:休将文字占时名
【上联】:能受苦方为志士
【下联】:肯吃亏不是痴人
【上联】:宁为宇宙闲吟客
【下联】:怕作乾坤窃禄人
【上联】:品若梅花香在骨
【下联】:人如秋水玉为神
【上联】:骑马莫轻平地上
【下联】:收帆好在顺风时
【上联】:勤能补拙才偏敏
【下联】:廉不沽名品益高
【上联】:世本无先觉之验
【下联】:人贵有自知之明
【上联】:事到盛时须警省
【下联】:境当逆处且从容
【上联】:事能知足心常怯
【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
【上联】:受欺貌誉宁知己
【下联】:获益讥弹赖雅人
【上联】:水能性淡为吾友
【下联】:竹解心虚是我师
【上联】:唯其不是而常是
【下联】:思己无知则长知
【上联】:未必百事皆如意
【下联】:且喜四时常见书
【上联】:无情未必真豪杰
【下联】:有度方为大丈夫
【上联】:喜挹清风除浊气
【下联】:长师翠竹问虚心
【上联】:效梅傲雪休傲友
【下联】:学竹虚心莫虚情
【上联】:心头有德前程远
【下联】:眼底无私后路宽
【上联】:心有尺规行不乱
【下联】:意存忠厚气堪平
【上联】:行舟每喜风高处
【下联】:养气长参水静时
【上联】:修身岂为名传世
【下联】:作事唯思利及人
【上联】:须披胸臆亲挣友
【下联】:莫让殷勤翳明眸
【上联】:虚怀幽兰生静气
【下联】:和风朗月喻天怀
【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
【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
【上联】:雅人深致清如水
【下联】:仁者高标浑是山
【上联】:眼界高时无物碍
【下联】:心源开处有波清
【上联】:养成大拙方为巧
【下联】:学到如愚即是贤
【上联】:鹦鹉前头休多语
【下联】:小人身边须慎行
【上联】:与世不言人所短
【下联】:临文广集众之长
【上联】:悦心不厌无名画
【下联】:养性唯收有用书
第一幅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是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
“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格局远大,眼界开阔,“志当存高远”。我们做人立志、发愿要高远,要有大志、远志。
唐代诗人王维说,“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小。”
我们常说,眼界决定境界,如果没有开阔的眼界,很难做出大的事业。只有发上等愿望,择高处立,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
志向远大之人总有一天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宏图大业,而目光短浅之人永远只能是一凡夫而已。
青年时的孙中山爱议论国事,旁人揶揄他:“看你言高志大,莫非你想当广东都督?”
在这些人眼中这广东都督就伟大的不得了了,而孙中山却说:“我干的事比广东都督大多了。
正是有这样远大的政治理想,才使他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革命道路,成为辛亥革命第一人。
“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就是要脚踏实地积极稳妥。我们不要孤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而是要把自己摆在平处。
做事求平稳,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想做大事、难事的人,就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件简单的事。
“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下等福才是生活的本真。一切的奢侈和繁华,不过都是过眼云烟,粗茶淡饭最养人,平平淡淡才安康。
而且,沉溺在奢侈和繁华中,还会损伤我们的身体。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所以道家教我们返璞归真,诸葛亮教我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朴素、勤俭、安康就是最好的福气。
第二幅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这幅对联出自曾国藩之手,也是曾国藩一生智慧的体现。
大处着眼,是说做人眼界要开阔,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思考问题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一定要看到未来。
然而大处着眼必须要与小处着手配合,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处着手,这样才能避免空谈和眼高手低。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修养之要。曾国藩认为多言,多说话是凶德,是恶习。
所以他提出要“戒多言”,不议论他人是非,不吹嘘个人琐事;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讲违背良心的话。
曾国藩“戒多言”的本质并不是什么要一味的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也并不是什么沉默是金,而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所谓“守心”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
东汉名臣杨震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着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慎独是人生的财富,守心是修行的方便门径。不耐孤独是一种人生遗憾,不会守心是一种做人缺陷。
独居要守心,守住一颗善良的心,守住一颗勤劳的心,守住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