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格言 正文

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格言

时间:2025-05-11 11:23:11

1、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2、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3、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4、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5、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7、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8、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9、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10、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

11、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12、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4、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1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17、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18、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19、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20、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21、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22、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23、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24、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25、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26、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2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28、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29、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30、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31、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32、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33、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34、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35、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36、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3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感情,我的财产、名誉、地位等等。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就应该多替他人着想,因为没有他人,也就没有自己。“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强调的过分,就会变成诅咒。

天规二: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将丧失自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许多人偏偏喜欢按照别人的眼光和说法生活。就像寓言中那个邯郸学步的人一样,这种人将丧失自我、个性及其所能带来的一切。本色最美。

天规三:嗜欲深者天机浅

玩人丧德,玩物往往丧志,贪欲难免败身。古今以嗜好和贪欲身辱家丧的事太多了,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

天规四:适度是药,过度是毒

骄傲如满月,日渐亏缺;骄傲的人,总以为自己有学识、有能力,然而骄傲的真正原因是无知。请记住列夫?托尔斯泰的巧喻:“如果把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比作分数值,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

天规五: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战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多烧香”,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参与竞争,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天规六:缺乏自制力的人,百无一成

你敢戴起镣铐跳舞吗?闻一多先生把诗比做戴着镣铐的舞蹈,是耐人寻味的。不能设想没有规则的游戏,也不能设想没有控制的言行。只有在规则和规矩的控制下,一切才会美好。

天规七:不能超越自己,便无法超越别人

“人对了,世界就错不了。”一个人能否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战胜对手,赢得一席之地,决定于能否战胜自己;而比之于战胜他人,战胜自己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天规八: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关乎一生成败

友谊对于人生的意义,大概怎样夸张也不过分。有太多的人因为朋友而决定了一生的命运。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令人们从两千年前一直感慨至今。正是这一点,使择友、交友的话题万古常新。

天规九: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满是荆棘

这是一个怎样待人更有利于自己的问题,答案非常简单,善待他人,最终有利于自己,而与人为恶,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的人生道路是铺满鲜花还是到处荆棘,决定于自己。

天规十:没有足够的器量,便没有做大事的规模

勿求理解,只要宽容。与其斤斤计较,不如一笑置之,而尤其不要试图改变他人。网开一面,也许会四方来归;披荆斩棘,不如绕过去。何乐而不为?

天规十一:善于把握人性,才能赢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即天命所归”。要想赢得人心,必须善于把握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点。人性如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天规十二:语言的力量,足以倾倒世人

“前此历史上的一切群众运动,都是由于语言的力量。”这种说法虽然令人难以苟同,但是说出了一个事实,这就是语言那呼风唤雨般的作用。它启示我们,语言就是力量,它足以征服人心乃至一切。

天规十三:独立独行难用世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多数”主宰的世界上,权力是“多数”赋予的,明星是“多数”捧红的,富翁是“多数”养肥的。而“多数”的实质却是平凡。在“多数”可以否决一切的情况下,还是和光与尘一样,与大家打成一片吧!

天规十四:反复无常的人,众叛而亲离

身处变幻无常的现代社会,改变追随对象或合作伙伴的机会大大增加。然而中国人特重“忠义”,那些跳槽者往往会被看做“叛徒”,脚踩两条船也会被看做反复无常的人。忠义并不等于抱残守缺,怎么办呢?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得不足喜,失不足忧

●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一不积财,二不积怨,行也安然,走也方便

●寡言省谤,寡欲保身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心远地自偏

●宁为宇宙闲呤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居高善下真君子,将有视无大丈夫

●看得破,跳得过

●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