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干》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张少成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民谚
6、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小普林尼
7、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1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6、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19、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20、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2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24、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5、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英国
26、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27、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28、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29、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朝鲜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1、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32、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3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34、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华罗庚
35、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3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顾炎武:《与人书六》《顾炎武文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礼记学记》
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高尔基:《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文学书简》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6、“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7、仁者莫大于爱人。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2、择不食之地而葬 。
1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4、其德薄者其志轻。
15、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16、“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17、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8、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1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20、仁者义之本也
2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22、择师不可不慎也。
2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7、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8、学然后知不足。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0、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3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33、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
3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5、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3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3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38、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9、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40、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4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42、量入以为出。
4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4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
4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8、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4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50、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