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主持词 篇1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女:我是主持人。
男:我是主持人。
合:今天的班会由我俩来主持,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男:同学们,我们的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女: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
男: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
女: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
男:而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
女:羊有跪乳之恩,
男:鸦有反哺之义。
女:鸟兽尚知哺乳之恩,
男:人更应具有感恩之心。
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男:“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女: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男: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女: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男: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女:她就是—————————母亲
男:他就是—————————父亲
女: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从我们出生到现在,那个被我们称为母亲,称为父亲的人为我们做过什么?
男:谁愿意说一说?(找同学说)
女:我想用一个短片来回答,请看大屏幕。(放视频)
男:在我们成长路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孝敬父母。
女: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男:那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孝敬父母的?谁愿意说一说?(找同学说)
女:就想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可以陪父母聊聊天,母亲节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给父母一朵鲜花,或者是说一句祝福的话。
男:当妈妈生日的时候,祝妈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给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盛饭等。女: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父母的尊敬。
男:其实值得我们感谢的人不仅仅是父母,还有老师。
女: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男:同学们,和我一起说:谢谢老师!
女:感谢老师不能只用语言表达,还要表现在行动上。同学们,你们觉得怎样做才能表达你对老师的感谢?(找同学说)
男: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女:好了,同学们,这节班会就上到这里。
男:课后给大家留一项作业:给父母捶背、打洗脚水、洗脚活动、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学习上,我们就用每天进步一点点,来回报老师,好不好?
合:尊师孝亲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班会主持词 篇2
甲: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乙:八一班“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乙: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
甲: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吃,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准则之一,亘古未变。
乙:吃的来源是什么?粮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食粮。我们说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
甲:让我们走进第一篇:重温古诗中的感动。
第一篇:重温古诗中的感动:
过渡:乙: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悯农》
1、 主持人组织全班齐读《悯农》
过渡:甲:接下来我们找同学谈谈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2、 主持人提问阅读感受(2—3人次)
过渡:乙: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接下来我们说说有关粮食的名言警句等。
3、 主持人提问有关粮食的名言警句
过渡:甲:粮食来之不易,一颗一粒浸润了农民辛勤的汗水,接下来请欣赏诗朗诵《观刈麦》。朗诵者:
4、 配乐诗朗诵《观刈麦》
过渡:乙: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篇:反观生活中得浪费。
第二篇:反观生活中的浪费:
过渡:
甲:华夏自古重节俭,珍惜粮食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更是一名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
乙:或许学校的饭菜不是最可口,但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看看生活中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
1、 出示图片(解说员解说)
解说词:餐桌上、垃圾桶里,经常会有同学们吃剩的饭菜等食物;也许有的同学会说,饭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愿意怎样就怎样。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你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父母的血汗,你丢弃的也不只是些米饭,还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过渡:甲: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用餐习惯,我们派出了四路记者进行现场采访,请同学们实话实说。(逐一点记者名字)
2、 记者采访:(4名记者采访12位同学)
那么我们又是咋样做得呢?
A记者、作为一名中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何感想?
B记者、平时学校吃饭是否有剩菜剩饭现象?为什么?
C记者、吃饭是否挑食、厌食?
D记者、平时是否用零用钱买零食充饥?
过渡:乙:简单总结。接下来请欣赏情景剧《如此潇洒》,表演者:
3、 表演情景剧:《如此潇洒》
过渡:甲: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三篇:走进世界粮食日。
第三篇:走进世界粮食日
1、 读图片中的文字
过渡:乙: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自古以来,就有生活艰苦朴素的人。指名讲故事:
2、 讲故事(节俭)
过渡:甲:简单总结,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四篇: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第四篇: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解说词:一张张醒目的警示语,无不在提醒着我们,提醒着逐渐麻木的我们。
过渡:乙:接下来请欣赏诗朗诵《珍惜粮食》朗诵者:
1、 诗歌朗诵《珍惜粮食》
过渡:甲:为了呼吁大家的节约意识,八一班班委会特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2、 全班起立齐读倡议:
过渡:乙:为了表达我们倡议的诚意,我们把倡议的内容打印在了5张纸上,请同学们在上面签下你的名字,只签一张即可。
3、 学生倡议书签名
过渡:甲:综合近一学期的就餐情况,八一班班委会决定评出本班5名“节约明星”,接下来请同学们互相推荐一下。
4、 评选
过渡:乙:接下来请班主任献上墨宝,为获奖同学授名。
甲:接下来请任课教师钱老师、范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5、 颁奖
6、 学生获奖感言(视时间而定)
过渡:乙:接下来请班主任说几句:
7、 班主任寄语
总结:
甲: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
乙: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
合: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
班会主持词 篇3
时光轮回,万物更新。一个既漫长而又短暂的初一学年已然过去,经过一个暑假的休养,我们共同打开了新学期的扉页。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就是时时创造生活。那么,你们是否已经勾画好了新学期的蓝图呢,是否已经作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去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呢?
路还是昨天的路,但里程碑已是新的;歌还是昨天的歌,但今天唱出的更动听;太阳还是昨天的太阳,但它放射出的却是全新的光芒。当我们看着东方的第一抹朝阳时,是否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我的梦是否依然,我的心是否依旧飞扬?我们曾经拥有过辉煌,但那已成为枕边一段甜美的回忆;也许,我们也曾经遭受过挫折,但那已成为几滴苦涩的泪痕。忘记曾经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让曾经的辉煌激励我们,过去的失败只是为了衬托未来的成功。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早上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送走了严冬,迎来了春天,又迎来了新的学期!
对于上一年,我们充满无限的怀念与感激。怀念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激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对于新的一年,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们要更精彩。
新的学期要有新的开始、要有新的希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真正的老师”。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主动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真正来源,我们要抱有责任,全面发展 。刻苦学习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懂得了要刻苦,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学习的苦,“刻苦”从来都是局外人对行为的概括,而不是刻苦者的自我心理感受。如果父母是破浪的帆船,老师就是雾中的灯塔;如果你是沸腾的钢水,纪律就是规整的模mu2子;如果你是冲天的雄鹰,学校就是你翱翔的天空,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演绎。
电光一闪,一年已然过去。我们又翻开了新的篇章。昨日的失败与辉煌已经过去,关键是把握今天。我们不需要灰心,因为雄鹰翱翔于天空,难免会伤折飞翼,骏马奔驰于大地难免失蹄折骨。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有资格跌下去,而跌下去时,你我依然有尊严,那足以让站着的人感到汗颜。
同学们,松弛的神经又该绷紧了,床头的闹钟又将激起清晨的奏鸣,久违了的灯下又该呈现我们的身影,我们很清楚,前方的路不可能平坦,只会更曲折,更艰险,随着学识的增加,竞争的压力也会日益增进,但我们决不会畏缩,每个人所受的外部压力是相等的,轻松与否是心态的不同而已,以平常心去面对,我们可以变得更强。老师用毕生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浇灌了我们这一棵棵树苗;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茁壮成长。尊敬的老师,请您们放心,在这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里,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倍加珍惜您们的辛劳和付出,我们定向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里,我也想告诉高三的朋友们:你们是等待破茧的蛹,是准备接受6月洗礼的海燕,是将要地考场上实现诺曼底登陆的战士!已经等待了整整十一个春秋,今天同时是你们冲刺的时候了。夸父追日,道渴而死;精卫填海,矢志不渝。坚持到底,我们绝不放弃!
班会主持词 篇4
甲:各位老师
乙:各位同学
齐:大家上午好!
甲:当你我的身影融入美丽的校园,我们内心充满着欢喜。为了维护我们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一直努力并践行,使约束成为自律,让督促变为主动。
乙:是呀!“干净、安静”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维护,窗明几净,才能怡情大家;动静有常,才是文明你我。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回顾咱们xx小学一日常规。
(大屏幕播放视频)
甲:安静的环境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序的活动为体现了我们高尚的品德,我们会以常规为准则,视长征为家庭,为家庭和谐美好共同努力。
干净你我他,卫生靠大家。
PPT出示《xx小学卫生儿歌》(一生拍掌声,示意齐诵)
乙:提醒大家,对照我们刚才的儿歌,常规检阅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各人对应儿歌审视自己)。
甲:校园常规有明细,校园礼仪要牢记。大家请看大屏幕:(PPT出示《校园礼仪歌》)(师生配合完成)
乙:再次温习了我校一日常规,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小组合作,制定措施并记录下来。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甲:安静生智慧,干净育优美。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增加身上的责任感,让校园常规始于约束,成于自律。今天我们的“窗明几净,怡情大家动静有常,文明你我”主题班会就到此结束。
一、主题班会的相关方法
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确定班会主题。
第二、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班会主题。
第三、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确定主题班会。
第四、来缓解同学们的误解。
第五、为了更好地为班级做出贡献开展主题队会。
第六、为同学们解决烦恼。
二、七一讲话精神主题班会
七一讲话精神主题班会1
一、班会背景
2021年7月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对于我党的艰辛历史,对于一代代党员的无私奉献,我们这些生活在和谐社会的00后高中生有些淡忘了。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国家,学生普遍都缺少责任意识,对于未来学生更是缺少思考和设想。“理想”二字离他们似乎很遥远。
二、总体设计与主要思路
班会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导入,营造浓厚的爱党、爱国的氛围,回顾党的成长历程。在《开国大典》的视频下,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骄傲与自豪感。同时通过对新旧中国优秀党员事迹的学习,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伟大成就的认识,感受党的伟大,并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面对国家的未来,引导学生从创作理想格言入手,树立自己的理想,激发自己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班会目的
1、回顾党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的意识
2、了解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树立自己的理想,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意识
四、班会准备
1、人员安排(主持、文稿、课件制作等);
2、仿写理想格言,思考“我的理想”;
3、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4、座位布置
五、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开始
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背景音乐之下,支持人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二)重温党的历程: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竞赛
全班同学分成2大组,每一小组选派2人上场。竞赛题型分为填空和选择,由2组同学在答题板上回答。答题过程中各小组有一次场外求救的机会。答题完,得分多的小组获胜。如平分,再进行一题加试。
2、颁奖:班主任颁发奖品,由参赛选手作为代表领奖,并发表感言。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
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视频资料
(三)再现党的形象
1、学生介绍有名的优秀党员的事迹
在不同时期有许多优秀党员的事迹广为流传,请学生选择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党员介绍他的事迹。
2、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党员
在我们身边也有着不少平凡和基层的党员,在我们家里,在学校里也有很多,请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党员,说说他们有何让人值得感动和尊敬之处。
(四)崛起的中国
1、观看历年来的阅兵式视频
学生观看历年来的阅兵式视频,直观地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如今这和谐社会,是由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是由每一个党员的无私贡献成就的。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介绍。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农业、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都有着重大的成就,请学生以大事记的形式介绍。
3、诗朗诵:《七月的天空》
七月是党的生日,七月是红色的七月,请学生诗朗诵表演,表达自己对于党的热爱。
(五)立大志,树雄心
1、关于理想的格言
我们的革命先烈对于理想有着崇高的追求,他们对于理想的感悟现在依然激烈着我们。请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关于理想的格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演讲: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理想,只是有的人还没找到。学生演讲《我的理想》,激发同学进一步对于理想的思考。
3、展示学生的理想
用ppt播放学生的照片,学生轮流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理想。
4、听了大家的理想,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理想。
5、确立自己的理想
听了大家的理想之后,请同学们再次思考,将自己最终确立的理想写下纸上,并折叠成纸盒。
4、封存理想
将理想封存在盒子里,相约10年后打开。并由在场的老师签名见证。
5、合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五月的花海》
七一讲话精神主题班会2
一、班会主题:
颂党恩、赞家乡
二、班会目的:
1、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入推进民族精神,同时进一步发挥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了解党的历史,知道党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党、颂党的情感,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做一个爱党、爱国、有责任感的人;
2、从身边的人、事、物的变化来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理解党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精神境界,从而立志做一个对党忠诚、对家乡人爱的青年学生。
三、班会设计:
主题班会以演讲为主要形式。围绕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光辉历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弘扬红色文化,缅怀红色人物,讴歌红色事迹,让学生感受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现在如此和谐的生活环境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产生的。通过有感情的演讲,使学生对党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
四、班会准备:
1、积极发动同学们报名参与;
2、给报名参与的同学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同学们修改演讲稿;
3、给同学们讲解演讲的注意事项等等。
五、班会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1年x年x月
地点:高二(五)班教室
六、班会过程:
(一)导入:
播放红歌《走进新时代》。主持人周长敏致开场白:
“走过季节的群山,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100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带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在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100周年波澜壮阔,100周年壮丽辉煌,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满满的`祝福迎党100周年华诞!”
(二)班主任致辞:
讲解党的成立、发展、成熟、壮大的过程,让全体同学对党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再叙述现今我们家乡的变化,引出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赞扬,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敬党、爱党的思想。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把心中对党的爱、对党的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三)演讲者上台演讲:
演讲的题目如下:
1、宗丹:《党旗下的春天》;
2、郝林茹:《颂党恩,赞家乡》;
3、陈康:《看变迁,颂党恩》;
4、赵晨馨:《从前、现在》;
5、刘友红:《颂党恩,在家乡》;
6、王雪:《忆党史》;
7、方晓琳:《颂党恩》;
8、赵秋红:《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
9、秦贺美:《颂党恩,赞家乡》;
10、余丹丹:《感谢有你》。
(四)结束:
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主持人周长敏进行总结:
“在我国建设发展的几十年路程中,每个时期都离不开共产党员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没有这些无私忘我的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党。至此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们衷心的祝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的活力,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五)演讲者集体合影留念
七、班会结束后的反思:
本次建党100周年的主题班会,理论性、严肃性强。演讲者把对党的恩和情,通过说表达了出来,而坐在下边的同学们却用热烈的掌声把对党的恩和情的感悟给表达了出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是对演讲者的鼓励,也是对党的一次次热情洋溢的赞美,基本上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境界,培养学生敬党、爱党的意识。但这次班会也有不足之处:班会的形式有些单调,参与的学生较少。
毛泽东的诗歌1
诗词名:采桑子·重阳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体裁:词 类型: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1929年的重阳是10月11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象。
寥廓:空阔远大。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节,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写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题解】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鉴赏】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货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毛泽东的诗歌2
一、《七律·长征》
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文释义: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二、《江城子61忆长征》
近现代: 李志民
长征万里路迢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白话文释义:长征路迢迢万里,风萧萧,雨飘飘。崔浩气比天,一千军势如潮水。为了洗雪国家的耻辱洒热血,真理在,恨不能消融。
梦见断推窗听鼓角,冷月色皎洁,流萤高。身在首都,常看归鸿早。抽出心丝填原句,写往事,万年骄傲。
三、《清平乐·六盘山》
近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白话文释义: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四、《忆秦娥·娄山关》
近现代: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白话文释义: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五、《十六字令·三首》
近现代: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白话文释义:我快马加鞭飞越过山头的时候没有下马,但是当我回头一看,这才惊奇的发现:这座山是如此之高,山顶离天只有三尺三。
山势蜿蜒犹如翻腾的江海,狂卷着怒涛和巨浪;又好像是在战场上激烈厮杀的战马一样,气势汹涌。
山,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把青天刺破却没有折损了剑刃。青天好像要倒塌下来一样,但是幸好有这座山像柱子一样支撑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