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题目
2. 做分论点
名言名句还可以作为分论点使用。如去年的高考作文,有位考生拟定的题目是《移植记忆≠获取能力》,在论述了“即使记忆真可移植,也只能是移植知识”之后,作者又灵活化用名句提出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分论点,论述移植记忆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便靠移植记忆得到了某些知识,也不可能提高素质。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不要妄想凭空“嫁接”!全文论述呈递进关系,结构严谨,论点明确,说服力强,真正让人领略到了名言名句的巨大作用。
3. 做论据
在论述中引用名言名句作论据,效果显着。因为名言名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一名句既可作为论点“近墨者黑”的有力论据,又能作为引子引出自己的议论、评价和感受,开拓思路,达到进一步论述的目的。
如在论述“磨难,生活的馈赠”这一论点时,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强者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这时,我们自然会从名言中汲取力量,悟出道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便接踵而至了。
4. 做点缀,填亮色
名言名句还是行文中的点缀,能使文章平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在引用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论述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骨气的时候,引用了他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有力表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要把碧血丹心奉献给抗元复国事业的英雄气概。因诗句极富感染力,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最后总结:
对于名言名句,我们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关键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把名言名句作为论点使用时,一定要以准确为前提,不可勉强为之,以免立意失误。把名言名句当做论据使用时,则要求我们平时在这方面的储备非常丰富,并且对其内涵把握得十分准确。这样才有可能运用得当,妙笔生花。
1.大丈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
3.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10.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老师
12.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 《论语》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
例如当自己萎靡不振时,就要给自己加压,知难而进。自己说“我行”。自己喊“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自己唱“永远不回头”“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自己焦躁忧虑时,又要善于自我开脱,想想孟子有言“天将降大用于斯人也”。区区会考或高考算得了什么。有的同学太紧张,也可以想的更开一点。如“反正”,“无非”,“天生我才必有用”。
“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我对自己的承诺”。
战士喜欢听冲锋号声,我们应该让名言警句为自己助威,为自己壮胆。同学们会考在即,高考也只有二十多天,攻城不怕坚,考试莫畏难。你们在考场上应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一定能谈笑凯歌还,以优异的成绩证实自己能把握机遇,成才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