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书法四字经典格言 正文

书法四字经典格言

时间:2025-05-04 17:32:05

1、读书给人无穷智慧,实践给人无穷财富。

2、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4、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习而得的智慧。——英国

5、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6、读书是学问的基础,实践是学问的源泉。

7、学习名人是方法,点亮自己是目的。

8、历史会尽早重新有力地昭示国人:"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也。"——薛德温

9、一本书就是一面镜子:如果一头毛驴向镜子里盯着看,你就别指望从镜子里向外看的会是个圣徒。——利希滕贝格

10、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嗜好,我比较喜欢看名人列传,主要是想从中了解他们遭遇到和我一样问题时的心理感受和处理方式,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林青霞

11、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渡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约翰·卢保克

12、读书遇古人疑难大事,先须掩卷静思,如果处此,何以措置,然后看将下去,方知古人得失,学识方有长进。不然,一直看去,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有何益处。——汤斌

13、对书籍的爱好有两种类型,求知欲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于大脑的需求,另一种源于心灵的需要。因为前者出自对知识的渴望,后者出自对真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文盖洛夫

14、有些人稍读了几本,还不知其中甘苦,便认为白纸上写黑字,读书是容易不过的事。也有人知难而退,认为读书比什么都难。这两种思想,实际上都反映了一些人对学习的艰苦性认识不足。——曹方

15、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王符

1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7、读书不透,多亦无益;然亦未有不多而能透者。——李光地

18、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自己觉得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办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就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很多知识。——邓拓

19、我主张读书的时候,若有什么觉得要反驳或补充的意见,应即刻批注在书本上面空白的地方。这亦是为将来便于翻阅参考。从前有些老先生反对这种办法,以为年纪很小的人,有什么好意见,敢于批评人家的著作。不过到了今天我们应当知道,人家的著作,并不是什么不可批评的圣经贤传。年纪小的人批评人家,愚者千虑,亦未必便没有对的地方。何况假令批评得一句亦不对,自己买了书,自己写在买的书内,亦有什么不可以?年纪越小的人,批评错了,著作家既不会受他的影响,天下后世亦没有人受其弊害。——恽代英

20、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21、真理有时候可能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李维

22、怒海不及我们顽强,雄狮不及我们自信,山岩不及我们坚定,不,残暴的死神也不及我们果决。

23、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24、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在谈话。

2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2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7、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法]都德

2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作者:吕不韦

29、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30、读一本好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 [英]苏德拉勃卡恩

31、不读书的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也将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 ——[日]池田大作

32、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识。—— [英]赫尔岑

33、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书籍的人家,如同没有主人。"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日]池田大作

34、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作者:《格言联璧》

35、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作者:颜真卿

37、无论知识多么宽广,不懂得使用,也是枉然。会读书的人能把书读活。读死书的却把自己读进一滩烂泥里。

3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39、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科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生产者,它有这种潜力和能力,中国不仅是一个知识消费者,它还是一个制造者。——阿尔文·托夫勒

40、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作者:斯宾诺莎

41、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把。

42、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成绩来。

43、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都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44、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45、莫容易,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6、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

47、读书既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佚名

48、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

4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佚名

50、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51、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佚名

52、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5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者。

54、有人读书为了消磨时光,有人读书为了荡气回肠,有人读书为了黄金万两,有人读书为了滴滴娇娘,有人读书为了救死扶伤,有人读书为了事业辉煌,我们读书是为了家国两旺。世界读书日,传递正能量!

55、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56、一命二运三风水,四行善积德五读书。

57、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作者:培根

5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作者:朱熹: 出处:《训学斋规》

59、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作者:法奇

60、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61、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62、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63、为什么经典作品像美酒一样历久弥香,除却文字本身传递的阅读美感,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传递的是一种抚慰人们心灵苦痛、宣扬美好的自然力量,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徐贵祥

64、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65、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66、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7、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作者:伏尔泰

6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作者:德伯里

6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作者:朱用纯

70、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作者:吴梦祥

71、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72、不读书就已经嫌怨自己命苦的人,如果再不读,那就更命苦了。作者:叔叔的书 出处:生死忧患

73、今夜不读书,处处皆文章。

74、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作者:陆九芝 出处: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75、我希望,年迈时能够住在一个小农场,有马有狗,养鹰种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读书种花,酿酒喝普洱茶。作者:大冰 出处:他们最幸福

76、假使你活着能够认命,你就会平平稳稳,安安静静的活下去。不要顶风站着,有好多东西会随风吹来的。

77、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78、阅读,这是最好的学问——俄普希金

79、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彷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8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

81、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清)王永彬

82、"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83、学者政出之,政者学之施。

84、读万卷书,学习百家讲坛。行万里路。——刘彝

85、多读书能开拓视野,读好书能进步向上。——作者:叶宇瀚

8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勤学也已。

87、人生颇富时机和变革。人最自得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降临。 ——亚里士多德

88、外韧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

89、造烛求明,念书求理。

90、念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1、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念书。——(宋)朱熹

92、念书譬如饮食,从容品味,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93、莫苟且,白了少年初,空悲切。

94、喜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酿成喜悦的时刻。 ——[法]孟德斯鸠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经典篇】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精选篇】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热门篇】

1.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 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

15.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20.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1.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2.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 严允肇 《洗象行》

23.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

24.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

25.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 孙过庭

26.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7.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 《海岳名言》

28.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 陶宗仪 《书史会要·书法》

29.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30.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六体书论》

关于书法的四字词语篇一

汪洋闳肆、汪洋恣肆、苍劲有力、初写黄庭、

初学涂鸦、严家饿隶、劲骨丰肌、沉着痛快、

沉著痛快、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画沙印泥、

画蚓涂鸦、鬼斧神功、灵动秀气、灵动潇洒、

灵动流逸、胡肥钟瘦、临池学书、信笔涂鸦、

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柳骨颜筋、

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唐临晋帖、蚕头燕尾、

游云惊龙、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

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

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底龙蛇、

笔底春风、笔扫千军、笔老墨秀、一字见心、

丁真楷草、丁真永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下笔风雷、大气磅礴、千里阵云、飞龙舞凤、

天然真趣、心正笔正、丰筋多力、丰厚雍容、

文采炳焕、正中寓欹、气势磅礴、气韵生动、

气韵流畅、风格秀媚、风姿多变、凤泊鸾漂、

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平和畅达、外师造化、

巧夺天工、龙飞凤舞、龙翔凤跃、龙盘凤翥、

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威虎震、龙伸蠖屈、

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骧豹变、龙翔凤舞、

右军习气、古肥今瘠、仙露明珠、功力深厚、

写经换鹅、传世佳作、刚劲挺拔、刚劲有力、

刚柔结合、刚柔拙巧、刚健质朴、自然舒展、

自然天成、自成天趣、行云流水、如锥画沙、

有力雄劲、收放有度、运笔简洁、运笔秀巧、

华美自然、技压群雄、妙在心手、汪洋大肆、

关于书法的四字词语篇二

笔下生辉——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颜筋柳骨——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鸾翔凤翥——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维妙维肖——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鸾飘凤泊——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惜墨如金——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笔扫千军——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气贯长虹——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无拘无束——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挥洒自如——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

字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