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中心就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紧紧把握养老中心发展机遇,推进落实各项养老工作任务。
一、中心规划
1、树立发展目标:把握需求,提供服务,注重实效,使老人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落实政策,开拓创新,办出特色,创建省级示范养老机构。
2、明确服务思路:中心以老年人家庭为基本服务单位,依托家庭(家属)和社区,有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资源,组建高素质专业服务队伍,与社区紧密合作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果。
3、理顺服务关系:
与老人:以老人需求和家庭支持为基础,老人和家庭充分参与;与社区: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与社区紧密合作开展有效服务;与政府:用好政府购买服务资源,实实在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规范服务流程:中心建立了规范的服务流程,建立关系——需求评估——服务设计——服务实施——效果评估——后续跟进。
4、打造专业团队:中心建立专业的工作队伍开展服务,目前全体工作人员20名,其中行政3人,社工3人,康复师2人,养老护理员10人,财务1人,厨师1人。
二、主要工作
1、中心建设,夯实基础
设施方面,在建筑面积有500㎡的营盘街社区的房屋投入资金进行装修和设备购置,安装了电风扇、电视机,配备了桌椅、饮水机、报架、书橱、培训室,铺设了地板,增加了户外健身设备,各种防火防电设施一应俱全,能同时容纳几十人共同活动;制度方面,健全了管理制度、服务指南、家政服务员工作职责、专职义工岗位职责、老年活动室制度、医疗保健室制度、志愿者服务探望制度等,初步建立健全了居家养老网络系统。
2、考擦学习,厚积薄发
过去四个月,中心工作人员中心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打造特色养老工作,在前期分别走访了长沙市各区的'居家养老中心,通过各种方法学习了外省市和国外开展居家养老的各种服务方式,尤其是香港、上海等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特色,根据本区和本中心的资源优势,努力计划并逐步打造自己独特的养老服务特色。中心管理人员到长沙民政学院社工系、康复系考察学习,并邀请为员工开展培训。
3、员工培训,建设队伍
新康养老服务中心与长沙市阳光新青年职业技术学校于20XX年10月30日起,按教学大纲实施,实行全日制养老护理员培训,组织了46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120个课时统一专业居家养老护理培训。
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95%通过考核,统一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为给所服务的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工作做好充分的人员储备工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老年公寓b1班护理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尊敬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爱奉献给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来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已半年有余,虽然我们的工作只是每天的端水送饭,洗衣拖地,但因为有了领导的教诲和关心,有了身边同事的身体力行为榜样,以及老人们的理解和配合,在这平凡的工作中,我也体验出了不平凡的感受,将护理工作做到了细处、实处,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我顺利的通过考核,还荣幸地被院领导任命为老年公寓b1班的班长。
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大多数头脑清晰,行动自如,身体尚好,服务这些老人只会简单的洗衣拖地是不够的,他们性格各异,各有所好,与每位老人融洽相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供参照。护理工作千头万绪,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我一边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老年人身体、心理、精神方面的
我们班有位艾奶奶,因摔伤了腿,需要我们进行特别护理。奶奶平时好动,极爱干净。对于突然卧床养伤很是不适应,因为担心她一个人卧床太寂寞,工作之余我总是抽空到她房间,陪她说说话、帮她剪剪指甲,或是推她到花园里晒晒太阳,带她去理发洗澡等。奶奶吃得少,我担心她缺少营养,腿伤难以康复,于是,我隔天就为她买点骨头熬汤喝,还坚持每天用热水给她泡脚半小时。在我们全班护理员的精心护理下,艾奶奶的腿伤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痊愈了。现在奶奶逢人就夸我们好,说我们比她的亲人还亲呢。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当我们护理员因为工作需要做班组调动时,老人们总是显得依依不舍,相隔几天再见到我们,他们就像是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紧紧拉着我们的手,家长里短,嘘寒问暖。这一切让我体会到,护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在努力付出的`同时,我们的人格也在对老人的关怀、理解和爱中得到了升华,这就是我们付出得到的最好回报。
从1957年建院,到目前的代养供不应求,一届又一届领导为我院的发展呕心沥血的付出,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还有我们护理员默默地奉献…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秉承着“上对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忧”的宗旨,用一张张微笑的脸,一句句暖心的话和一颗颗挚爱的心,为老人们撑起一片蓝天,让老人们在这花园式的福利院里颐养天年,享受家一般的温暖!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关心爱护老人、加大老龄事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社会事务。百善孝为先,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所倡导的传统美德。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与人生渴求,更是当今社会和谐、健康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就我们而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每年不断激增的老龄化人口都为政府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尤其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随着城区居民“421”结构的家庭越来越多,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下降,老人问题已不仅是个人的无奈,而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隐痛。当越来越多的儿女为了生活四处奔波,顾不上到父母面前嘘寒问暖,当越来越多的父母独守空巢,静静守候远方的儿女如候鸟般归来时,有谁知道这些老人的所思所想?有谁牵挂这些老人的生活冷暖?正是因为这样的无奈和孤单,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患上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生活困难和生活障碍也逐步增加。如何让这些老年人幸福快乐地安享晚年,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不断加大老龄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举足轻重,这不但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尤其是在座各位同志的关爱和呵护。
关爱老人非一人之力,亦非一时之策,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各位新进同志都要谨记助老之德,力添爱心之举,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把关老人作为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要做的服务内容更加广泛,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均得到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先锋堡垒作用,为我们的老一辈献出自己的热情和爱心。
我国自古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情怀。关爱老人,关心老人的心理和生活,不仅是一份社会责任,更是我们每位员工所必备的一份担当,它不仅需要所有员工不畏艰苦、不怕劳累的激情和决心,更需要我们在困难前不回避,在实践中不推脱,在服务中不烦躁,在劳累中不抱怨的素质和修养,它是我们积极投入城区建设的自觉活动,更是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此,我代表向新上岗工作人员提两点希望:
一是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关爱老人是我们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希望你们能以自己的耐心、细心和热心切实地开展服务,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把对社会的责任、对老人的关爱体现在细微之处,落实在行动之中,用青春的力量点亮夕阳的光辉,用贴心的服务温暖老人的心灵,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供老人之所需。
二是要牢固树立奉献精神。为这些孤寡老人服务是一项十分光荣而高尚的事业,关爱孤寡老人老人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希望各位同志在深入老人、关爱老人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奉献精神,以优质服务和无私奉献来弘扬新风、陶冶情操,为加快推进建设贡献青春和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