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有关语文的教育格言 正文

有关语文的教育格言

时间:2025-05-07 23:27:44

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孩子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

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引导语:你是在找一些关于语文教育家的

1.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我们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2. 叶圣陶先生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

3.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4.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

5. 著名语文教育 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 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年第期)。

6. "儿童

7. "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德国教育家 第斯多惠

8.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标准》

9.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

10.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著名特级教师 沈大安

1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12. 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13.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著名作家 萧伯纳

14. "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

1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 罗杰斯

16.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17.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

1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能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课本看课本,多思考语文教学的'大策略,从大处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收效会更大"。——著名特级教师 沈大安

19.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20.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田本娜

21.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

22.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课程标准》

23.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24. "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还要引导儿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斯霞

2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

2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27.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28.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

29.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怕知到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30. "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善,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31. "阅读教学总是要通过学生主体的认识图式去同化课文内容。这种同化,并不完全是"顺应",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否定,敢于给课文挑刺,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唯书,敢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

32. "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33. 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著名作家 巴金

34.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年第期

35.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吕叔湘

36.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页

37.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 刘国正

38.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9.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

40. 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培养语感,读听是基础,是关键。"

41.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年第期

42.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吕叔湘

43.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页

44.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刘国正

45.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46.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 年版)。

47. 古代 的孔子是非常主张激发学生"乐学"的,他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我的努力

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

4、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

5、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吕叔湘

6、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巴金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8、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0、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1、凡是现实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

12、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14、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田本娜

1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16、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

17、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夸耀它。——罗素

18、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1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0、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21、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22、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讲,对一些典范的作品,只要牢牢地记住即可,不可能也不需要让他透彻地理解。一味地追求理解深透就可能导致繁琐的分析或倾盆大雨式的讲解。——丁培忠

2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4、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

2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6、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27、没有永远的恶人,只有永远的恶行。——丘吉尔

28、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善,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崔峦

2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名。——屈原

30、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3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32、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3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3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3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6、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7、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38、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3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40、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4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42、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

43、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44、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崔峦

4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6、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萧伯纳

4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48、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49、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50、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51、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鲁迅

52、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约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