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司马迁说诗经典语录 正文

司马迁说诗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4 11:06:19

0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草根智慧话语。

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很多时候,时间本身就是一种资本。

老人经历的事多,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多,也就相当于在这个世界接受过的历练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深刻,看人就能看到骨子里去。

老人言,句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洋溢着自然的清新气息。

世间上的道理,最平实的即是最伟大的,最伟大的必然是平实的。

老人言,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

“老人言”的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人生的描述和认识,更体现在对一种古老智慧的参透。

人生短促,不可能从头来过。聆听老祖宗的.教诲,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聆听“老人言”,会让人受益一生!

02.人无利不早起。

《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还说,人追逐利益,就好像水向低处流淌一样,是不能阻止的。

人有求利致富的本能,既然是本能,就不能根除,而只能疏导,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利益的追求,形成人们的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活动的主要动因。人际关系当然不可能全部是利益关系,但是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相处都要考虑到利益因素,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利益的碰撞。

03.财由德养,智由心生。

小财靠勤,大财靠德。德不厚,无以载物。

赚钱,不是赚取利润,而是赚得人心。人心向你,财源滚滚。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就会行动,有爱就会付出,有梦就会飞翔。

人有多少耐力,有多少毅力,有多少定力,关键在于其用心程度。

心之所至,诚以感人;心之所至,处处风景;心之所至,行者无疆;心之所至,无往不胜!

04.宁生穷命,不生穷相。

这里的“穷相”指的是为人不大方,一股小家子气。相反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关键看气质!

出身贫寒不可怕,由于贫穷失去了自尊的志气和大度的胸怀,变得自私和狭隘才可怕。

命穷,可以通过奋斗来改变。穷相,龌龊讨人嫌,再有钱别人也看不起。

05.心中有恩,命里有福。

行于尘世,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受人之恩,牢记在心。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胸怀若谷的人,一个心地澄明的人。

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能容易得到幸福与满足。

要知道,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一点进步、每一滴收获,都离不开父母、家人、朋友的帮助。

永远记得别人的好,才能每天拥有阳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终生都有幸福相随;相反,总是记得别人的不是,只会苦了自己。

06.别睡不着觉怨床歪。

天下的事情分为三种: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

不要把自己的事推在老天身上,“天亡我,非战之罪”;或者推在别人身上,“既生瑜,何生亮”。

如果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就别找客观原因来为自己解脱。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随之改变。

07.活着干,死了算。

这句“老人言”好像有点悲观,仿佛是一种宿命;其实更多的是一往无前,置之死地而后生。

生活其实很简单,该工作就工作,该吃饭就吃饭,日升日落,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忙碌着。

生活又很复杂,有行不完的人情礼节,有掰扯不清的恩恩怨怨,一碗水总难端平,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会争吵谩骂,甚至会大打出手,其实这何必呢?人活着,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才有尊严。

0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生难免有很多苦处,但别等到没有痛苦时才允许自己快乐,“回头”就是让自己快乐起来,充满爱心,爱自己和家人。

庭院中有棵树生病了,你必须照顾它,但也别忽略整片生机盎然的树林,即使你心中有苦,还是能享受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事:冉冉升起的朝阳,儿童的微笑,繁花绿树……

光是承受苦还不够,需要回头,请别自囚于苦之中。

09.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是非;有恩怨是非,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各自保重,安静存活,不给别人和自己任何负担,放下心底的包袱,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更宽阔。

10.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言胜于行是真理,美好人生靠自己努力,坚定信念从现在开始。心动不如行动!

11.心宽一寸,受益三分。

心宽路就宽,心窄路就窄。

凡事大度,得人尊崇;能忍则忍,一忍百安。

学会适应他人,不要奢望他人适应自己;不显山不露水,把聪明收藏起来,对人友善,别人也会友善地对待你;帮助他人的人,也会获得他人的相助。

12.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谎言与真相,欢乐与痛苦,荒谬与真理,应该泾渭分明;是非曲直,是红是黑,早晚会有一个真实的答案。

有时候过多的解释、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对于那些无理取闹、蓄意诋毁的人,给他一个微笑,剩下的事就让时间去证明。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每个人的也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准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史记》经典

1、 士为知己者死

2、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3、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4、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6、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7、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8、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司马迁名句

9、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10、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2、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13、

14、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15、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6、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17、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18、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 司马迁语录 ·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19、 不知其人,视其友。

20、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经典语录【2】

1、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2、不知其人,视其友。

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4、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7、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9、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10、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1、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2、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6、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7、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18、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19、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2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1、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2、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23、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25、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6、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27、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类别:道德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9、不识其人视其友。

3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光匆匆流逝啊,一刻也不久留,春去秋来,更相替换,年复一年。这是屈原有感于日月空流,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写下的伤时名句。名句记述诗人的感受,为抒发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情张目。~看似客观描写,实际上潜蕴着主观情志,含而不露,耐人品味。

2、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年光不再,老已将至,我所担心的是美名尚未树立。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迟暮、修名未立的感慨。现在仍可用于表现老大无成的感叹。

3、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选拔贤才,把职务授给有才能的人,就像木匠遵守着绳墨而不偏斜。这两句用于说明用明人要严格地遵守举贤授能的原则。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我朝朝暮暮饮的是木兰上坠落的露水啊,吃的是秋菊的落花。屈原以饮露餐菊,食用高洁,比喻自己修身洁行,滑白无瑕。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绚丽,井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开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先河。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长地叹息啊擦去伤心的泪滴,哀叹人生之路啊是这样地艰难!这两句是屈原想到自己虽一贯修身洁行.却无辜遭贬而发出的感慨。旧时多用来表现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感事伤时。现在可用于抒发个人壮志难酬或屡遭挫折的感叹,也可用于描写在乱世中人们忧国忧民的叹息。

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守正直之道而死,这本来是前圣先贤所赞许的。~二句是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重视节操,坚持真理,守正不阿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伏清白以死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荣传统,为前圣先贤所重视。我们也应发扬光大,以保持清白为荣,以献身真理为荣。这两句以诗歌的形式具体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是作者光辉人格的写照,可用于赞美先贤忠贞的品格,或用以劝勉青年人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为真理而献身。

8、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原诗中,诗人用这句誓言表示自己追求光明理想和坚持高尚品德的决心永不动摇。可供引用表明自己坚持某种信仰,至死不悔的决心,也可用于形容有些人意志坚决,生死不移。

10、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离骚中多用香草比喻君子的志行,饮露是表示自己不与世同污,化用了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菊本高洁,秋菊落英也是本此.

1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我不能容忍这种苟合之态。体现了作者品质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

1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想到那草木的飘零凋落啊,怕的是楚王您也将逐渐老去。供引用抒发对岁月如流、时不我待的感慨。也可用于表达不愿默默无闻地蹉跎岁月,而愿趁年富力强干出一番事业的迫切心情,有时也单用“美人迟暮”感叹流光易逝,盛年难再。

1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生各自有各自的爱好,我个人独独爱好修养纯洁的品德并把它作为一贯的准则。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表白自己坚持修身浩行,不与恶势力同流台污的诗句。可供论述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时引用.

14、众女疾余这蛾眉兮,谣诼谡余以善淫

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啊,造谣中伤说我生性好淫。这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揭露和谴责当时楚国一帮当权的小人,因嫉妒楚王对诗人的信任,所以用造谣诽谤的手段,来挑拨离间楚王与诗人的关系,达到排挤、打击诗人的目的。今天可用来比喻或形容有些人因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招致坏人的造谣诽谤,恶意中伤。不过,用时必须严格掌握界限,注意把坏人有意谗毁诬蔑、栽赃陷害与有时由于人们暂时不明真相,因而说些闲言碎语的情况区别开来。

15.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申椒,菌桂,惠芷都是香草,屈原用香草来比喻自身的才华和美德.我身上有很多优点啊,哪里是你们看到的一点点,比喻忠诚正直的大臣,正合屈原之忠。“岂惟”就是何况用惠芷。

全文鉴赏

《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它的出现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诗题《离骚》的解释,历来不尽一致。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他释“骚”为“忧”,于“离”字无解。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则解释说:“离,别也骚,愁也。”他认为离骚,就是离别时愁苦的意思。班固和王逸的解释在诗中均可找到根据,然而都难以概括全篇的内容。所以近人又进一步考证出“离骚”乃是“劳商”的异写,“劳商”是楚地古乐曲名。以乐曲名篇在楚辞中还有《九歌》《九辩》等,所以这个说法也可备一说。

《离骚》的写作时期,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有人谓作于屈原前期楚怀王时,有人认为作于屈原再放江南时的顷襄王时期,还有人说是初稿于前期完成于后期。从《离骚》所反映的内容看,以作于楚怀王时代的说法较为可信。如作品中说:“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老冉冉其将至兮”,“及余饰之方壮兮”,“不抚壮而弃秽兮”,都说明他时在壮年。另外,司马迁、刘向、班固、王逸、应劭等人都说作于楚怀王时期,他们的说法当是可靠的。

《离骚》是屈原生平思想最深刻的写照。在这首长诗中,诗人那种对美政的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对祖国深厚的爱恋感情,都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整个诗篇迸发出异常绚烂的思想光彩。全诗通过绚丽多彩的描写,倾吐了诗人为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遭受的打击和迫害,表达了对昏庸王室和腐朽贵族集团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追求理想、坚持理想、以死殉理想的高大完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篇幅之长、文采之美、想象之丰富、气势之宏伟、感情之强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难以找出第二篇作品与之相媲美,这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