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经典语录】
你经历了其他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一切,这些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未免太沉重,比利,你的故事已经不再只属于你了,而是全美国人的故事了。
荣耀英雄之路,一切从此展开。
我们何其荣幸让你愿意入伍服务
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比自己的生命更浩大的未知,只要真情流露,喜悦油然而生。
我必须回去,我有过承诺,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只要找到一个超越你自己的东西就好了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你知道,我从未有过你这样的经历,年纪轻轻就受到战争的试炼,你经历了其他人永远不知道的一切。
被人们尊称为英雄,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负担太沉重了
那让我觉得没办法表达我自己
你曾和敌人贴身搏斗,很少有士兵能获得这种经历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军人
【剧情简介】
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饰),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与其他七名的突击小队成员,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他和战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比利·林恩与战友一起被召回美国进行巡回宣传,被邀请参加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的过程中,比利·林恩经历了人生中最荣耀又最糟糕的一天,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角色介绍】
比利·林恩 演员 乔·阿尔文
美国德州士兵,19岁入伍参加伊拉克战斗,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被召回美国参加巡回宣传。最后重回战场,其中经历了复杂波折的心理转变过程,他对人生和命运也产生了很多终极思考。
凯瑟琳·林恩 演员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比利的姐姐,一直背负着内心的愧疚,就是弟弟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命运,弟弟当初的参军是因为她。她是离比利最近的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比利的内心变化。比利回到美国的时候,她真情地希望弟弟不要再回战场。
戴姆 演员 加内特·赫德兰
B班班长,他是兄弟们的大哥、导师、领导、他们的模范以及理性的代表。当比利在两难抉择的内心时,他希望比利回战场。
阿尔伯特 演员 克里斯·塔克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是野心勃勃的投资人,试图将伊拉克战争归来的比利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他真心喜爱并且尊重B班弟兄,也希望通过比利可以将B班的伟大故事搬上大银幕。
施洛姆、(蘑菇) 演员 范·迪塞尔
一名职业军人,一个受人尊敬且敬畏的人物,同时又充满灵性与哲学性。他已经待在战场上比任何人都还久,对战争经验有着截然不同的一套领悟,用宗教观念教化比利如何看到战争与生死,也触动了比利内心的波澜起伏。
诺姆 演员 史蒂夫·马丁
橄榄球队老板,是一位精明商人,对他来说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了他追求的目标,一旦没有利益价值,就会立刻转移目标。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经典台词
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是干脆什么都没有了。
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
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人相互已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拓展阅读
《一句顶一万句》今日上映 内心之战引燃“光棍月”
看点一: 三雄并立学生提前暖场致敬冯小刚、李安
今年11月,三雄并立,由刘雨霖执导的《一句顶一万句》、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及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先后抢滩11月。有意思的是,《一句顶一万句》与《我不是潘金莲》互为姐妹篇,前者讲述“想说一句话有多难”,后者讲述”纠正一句话有多难”, 两部影片均由原著作者刘震云担任编剧,因此,有媒体称今年光棍月为“刘震云月”;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一句顶一万句》都由奥斯卡导演保驾护航,刘雨霖亦曾师从李安。此番,刘雨霖导演将电影提档至11月4日,表示学生暖场,上交答卷,以致敬两位李安、冯小刚两位导演,并延续导师的匠心精神,打造一部普通人内心中的战争大片,引人期待。
看点二:刘震云扛鼎之作亲任编剧让女人疼一次心
刘震云的小说作品历来为电影市场所青睐,《1942》《手机》《一地鸡毛》《温故1942》等相继触电,部部有口皆碑,“刘震云”三个字便是实力非凡,群众基础深厚的独家IP,《一句顶一万句》小说销量高达180万册,出版后,揽获十余项文学类大奖,于2011年获得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先后翻译成英、德、法等20多种语言,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称得上刘震云扛鼎之作,此番,该作品改编可谓牵动着万千读者的心。值得一提的是,刘震云的两部作品《手机》和《一句顶一万句》同样是“出轨”题材,手机把男人的秘密曝光在大银幕上,让男人们扒了一层皮。而《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女性挣扎、妥协、不甘,都只为找一个“说的着”的人。这是对女性心灵深处的诉求以及婚姻爱情观的关照,切切实实让女人疼了一次心。
看点三: 奥斯卡导演载誉归来各大电影节提名加冕未映先爆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由刘震云与刘雨霖父女联手打造,虽然是新锐导演,但导演刘雨霖却资历不浅。她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研究生学院,取得过十分瞩目的成绩。2014年,刘雨霖凭借自编自导的短片《门神》获得了奥斯卡(学生单元)叙事片奖,成为继李安之后,第二位获奥斯卡奖的华人导演。作为刘雨霖打造的第一部长片处女作品,导演直言,这是一部内心战争大片,只不过这样的战争不发生在战场上,而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婚姻内外,发生在我们内心,与我们息息相关。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内心战争大片,不仅在点映期间获得超高口碑,还入围多个国内外重量级电影节,开幕“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提名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香港亚洲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以及斯德哥尔摩电影节“最瞩目观众大奖”,未映先爆;影片所关注的世界范围内共通的“普通人情感”,势必将引起观众的感动与共鸣。
看点四: 社会热点话题重演惊心动魄的无硝烟战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史诗演变于人生;近日,关于“出轨“的娱乐话题尘嚣日上,此时,《一句顶一万句》上映,颇有热点话题史诗级上演的意味。对此,刘震云直言,“生活中大家关注的是八卦,而电影作品则直指人心,侧重点不一样”。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围绕牛爱国发现妻子出轨,想要“借刀杀人”而展开,经过一系列内心斗争之后,最终选择“放下刀刃”。故事看似平实,实则暗潮汹涌,如没有硝烟的战场,虽没有炮火连天,却仍旧触目惊心,让观影者思考良多。婚后无话可说,是忍还是不忍?被戴绿帽子,是杀还是不杀?想要找一个说得着的人究竟有多难?这些令人苦恼的问题,看过电影后,相信会令影迷有一个属于自己打答案。
看点五: 刀刀见肉戳破人心“战争之刃”锻造芸芸众生相
导演刘雨霖认为:“每个人心中的情感都有如刀刃般锋利”,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则展现了芸芸众生心中的“刀刃”。毛孩、李倩、刘蓓、范伟、齐溪、孙茜等戏骨提前两月到当地体验生活,入戏至深,实力演绎,塑造了一群真实质朴的普通人形象;修鞋匠牛爱国、纺织厂女工庞丽娜,大龄剩女牛爱香,厨师宋解放……这些人有的想离婚,有的想结婚,有的要“拿起刀”,而有的想“放下刀”,各自深陷内心的挣扎之中不能自拔。电影刻画的人物不多,但每个人物背后都站着千千万万的人,看过影片就会发现,每一个观众都能从这些角色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走进影院的观众纷纷称赞:“这是一部普通人的‘清明上河图’,刻画出的是世间百态众生相。”
看点六:原著台词再现句句戳心一语点醒梦中人
刘震云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一向广为大众所喜爱,也素有“金句王”的美称。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改编自刘震云原著小说,并由他亲自操刀担纲编剧,因此大家对台词语言的呈现也格外期待。影片确实不负重众望,“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等戳心台词赢得观众喜爱,被评价为“一句惊醒梦中人”。这些台词在微博、朋友圈被迅速转发扩散,不仅成为了影迷推荐电影的必备安利词,更成为大众抒发感慨,感叹生活的金句。
据悉,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由西老庄影业有限公司、风山渐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途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华夏电影(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于今年11月4日全球上映,值得期待。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经典台词: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军人。
我们只要打开一条门缝,阳光就会进来了。
你曾对和敌人作战,很少有士兵能花香这种经历。
你知道,我从来没有过你这种经历,年纪轻轻就受到战争的试练。
只要找到一个超越你自己的东西就行了。
我们能做的不是什么故事或者观念,而是我们真实的生活。
你经历了其它人永远无法知道的一切。
被人称为英雄,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负担太沉重了。
那让我觉得没办法 表达 自己的想法。
比利,你的故事已经不再只属于你了。,面是全美国的故事了。
那边到底发生 了什么。
你那天的英勇,让大家见识到战争是如此的真实。
拓展阅读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
《比利·林漫长的中场战事》根据本·芳汀(Ben Fountain)同名小说改编,被认为是伊拉克战争版的“第22条军规”(Catch-22)。故事主角是一名19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比利·林(Billy Lynn),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2005年他和同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为了展示伊战成果,布什政府把他们召回国,让他们在感恩节那天的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与碧昂斯等娱乐明星同台,同时向他们授予荣誉勋章。
不过在这之后,比利·林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战场。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
作者:Prufrock的情歌
“You risked your lif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How many people can say that? Maybe you didn’t understand why we were at war. Maybe you never will. But it doesn’t matter. You held your hand up and said, ‘I’m willing to die for these worthless civilians.’”
—Phil Klay, Redeployment
我出了电影院,挤上地铁,感觉路人的一颦一笑都非常不真实。
在电影院的黑暗里,我被色彩极其强烈的画面冲击和挤压,幻象好像都变成了真的——这是一个并没有专业知识的感性观众对120帧技术最直观的感受。我在看完第一时间给好朋友的评价是,这是一次大型PTSD VR体验。我跟着男主角在礼炮轰响的一瞬间回到伊拉克的战壕里,跟着他死死扼住死敌的咽喉,跟着他抱住牺牲的上级掉眼泪。最后等我回到真实的纽约的时候,我反而觉得所有东西都很虚幻了:Grocery shopping? Who goes grocery when your fellow Americans are giving their lives away for the greed of those handful of privileged individuals? 完全像一个刚离开战场的老兵一样审视这个庸常得吓人的世界。很久以前看的《拆弹部队》里,男主角站在超市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物质丰盈不知所措,我估计我走在大街上也是带了一副和他一样苍白可怕的表情。
这是一个十九岁的男孩的故事。因为家庭的变故需要穿上军装,他去到陌生的国家,听着长官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吓得跑开,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因为一个偶然的镜头成了国家的英雄,在那同时,他曾经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怀里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鲜血,有战友的,有敌人的。他那么年轻,却已经饱经风霜。
家人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参军的意义,他们还在把他当做孩子一样保护。只有姐姐说,别卖命了,回家吧。
可是回家了能怎么样呢?去汉堡王打工?去社区学院读书?缴税,付保险费和医药账单,谈恋爱,结婚,带小孩,看着他长成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大人……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公平,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不可能,面对他无法挣脱的平庸和窘困,面对失望,面对悲伤,面对无能为力……
起码在扣动扳机的时候,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曾经的上级说过,他们所为之奉献的,不一定是国家,不一定是上帝,是任何大于自身的东西。
在达拉斯的体育场,在那个本应让他光芒四射的半场秀上,他看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是捧着热狗汉堡的肥胖男人,是喜欢挑衅的保安,是被训练着快乐或悲伤的拉拉队员,是在国家主义的宣传下已经充盈在了每个人心中的荣誉。国歌响起,他的脸出现在大银幕上,观众们热泪盈眶,可是一切粉饰太平的喧嚣都让神经已经极其脆弱的他想到战场,想到他即将回去面对的死亡。
这是你的国家,把你像木偶一样随意操纵的权力机构。这个充满了虚假的感动,繁华浮夸到化成半场秀的烟花猛一下炸裂的地方,你把它的标志印在胸前,为它出生入死,你甚至没办法轻声表达自己对它的不满,尽管你知道从小的教育都让你学会了要一心为它好。
这是你的人民,他们为了私欲四处奔忙。假装理解你的人,讥诮你为政治工具的人,说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只是因为你身上制服和胸前奖章的人。
所以你说,你还要为它付出一切吗?
他说是的。对他来说,现在他的一切就是部队了。他选择爱他的战友,选择把枪口对准可能是平民的异国男人,与此同时他选择离开蔓延到家庭晚餐桌上的政治争端,离开因为一场意外摇摇欲坠的家,离开平凡生活里所有琐碎的失败的可能。没有人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也没有人是完全自私的。他的选择或许二者兼有,可是谁能指责他呢。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一个为了保护姐姐参军的孩子,一个甚至没到年龄在自己国家合法饮酒的孩子啊。他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他将为他早已认识到的无意义付出全部的青春。他以后的人生里,每一刻都无法逃离爆炸,硝烟和鲜血。他会去屠杀,并在之后无数次的自我审视里回忆起那些消失在他手上的生命。
然而他认了命。这是他的人生,选择了就必须继续面对的人生。
没有人可以逃脱生活。我们只能回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