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千里马等伯乐的语录 正文

千里马等伯乐的语录

时间:2025-05-01 08:49:52

千里马近来红得发紫,紫得发黑。自从被皇上钦点为“御前护卫”以来,皇帝老儿又给他套上了金络瑙,钉上玉马掌,吃的,住的,按正三品的待遇。而伯乐并未因此而乐。

“哼,要不是因为我发现了你,你能有今天?”伯乐不满起来。

“唉!我承认你在皇上那儿说了不少好话,得,我这饮水的五凉花玉槽送给你好了,两清!”

原来大凡伯乐识马先从与马的对话开始。

“什么?!忘恩负义”!伯乐一气之下将“伯乐帽”也搞掉了,“难道你没听说过‘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吗?要不是我可怜你被奴仆们鞭打,你早已成为鞭下鬼了!”

“这就不对了,伯乐是发现了千里马,注意重音在发现,也就是说你看见了我,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即使他没有看见,大陆仍然存在,我还是我;再者,你可怜我,是因为你看我五官端正,膘肥体壮,一来可供你炫耀,二来可帮你拉炭拉柴,我知恩图报,怎么能说我忘恩负义?真正过河拆桥的是你们人类!擦亮你的眼:拼命讨好上司,阿逢谀迎,背地里只盼他快点倒台。一旦掌握时机就反咬一口。我们马除了替你们跑跑腿,送送东西外别无他求,你又为何针对我?”

伯乐顿时语塞,“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每天给你擦身,训练……”

“停,卫生方面就算了,你说训练我?我每天马不停蹄地坚持跑千里,要不是我迎难而上怎么会有今天?你说训练我,你教我跑了吗?你……”千里马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嗯,古往今来,从曹植的《白马篇》到减克家的《老马》,你们伯乐只教给我们如何循规蹈矩,反而使找们马失去了原来野性的风采!”

伯乐:……”

“千里马不是看出来的.,真正的发现是实现其发展的潜力!”

听完千里马的慷慨陈词,伯乐迷惑了,“难道真的不合格吗?还是……

唉,算了,改行吧!

关于千里马的歇后语

千里马长翅膀 ———— 突飞猛进

千里马逮老鼠 ———— 大材小用

千里马拉犁耙 ———— 大材小用;用非所长

千里马竞赛 ———— 你快我也快

千里马拉车 ———— 发挥不了特长;大材小用

千里马拉犁 ———— 大材小用;屈材

千里马拉犁杖 ———— 大材小用;用非所长

千里马拉磨 ———— 当驴使唤;当驴使

千里马挑重担 ———— 少见

关于伯乐的歇后语

伯乐的儿子相马 ———— 按图索骥

伯乐挥鞭 ———— 骑马找马

伯乐相马 ———— 有眼力

关于有眼力的歇后语

眉毛吊磨盘 ———— 有眼力

伯乐相马 ———— 有眼力

隔山看见蚊子飞 ———— 有眼力

帽子吊磨盘 ———— 有眼力

关于马的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 ————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背着马桶出差 ———— 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崩了群的马 ———— 四处逃散

笔端的大马路 ———— 正直公道

鞭打千里驹 ———— 快马加鞭

冰凌上跑马 ———— 站不住脚

跛脚马碰到瞎眼骡 ———— 难兄难弟

跛脚马上阵 ———— 没有好下场

跛子骑瞎马 ———— 各有所长

曹操的人马 ———— 多多益善

长颈鹿进马群 ———— 高出了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 ———— 老一套

陈世美做附马 ———— 喜新厌旧

千里马等待伯乐

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

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

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及高门权贵子弟却能凭着金钱权势在官场上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吗?——由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吗?不!这只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同时,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浅薄愚妄的“食马者”。他们总是怀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到处去“访贤”。如此的“食马者”安能觅到“千里马”?即使找到了所谓的“千里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马”为她的繁荣富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中间就需要更多“伯乐”去慧眼识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在“伯乐”的发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千里马等待伯乐作文2

有人说:如果刘备没有请诸葛亮出山,他就会老死隆中。孔明是千里马,刘玄德是伯乐,千里马一生的光耀全掌握在伯乐手中。人生的事业不正是靠伯乐吗?

不错!从某一方面讲,发现、挖掘千里马,确是伯乐的专利。但是实际生活中,千里马是远远多于伯乐的,有诗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成功不能完全依赖机遇和伯乐!

倘若的确有真才实学,一定能施展理想抱负;倘若真是人才,就不必等伯乐来发现自己。

毛遂自荐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遂没有遇上人生中所谓的'“伯乐”,但也红及一时,成了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他有真才实学,关键时刻派得上用场,善于推荐自己!

真才实学,自举自荐,有何不可?

波比是刚毕业的大四学生,主修酒店管理。尽管学识渊博,始终怀才不遇。一次一次出入在各酒店饭馆的应聘大门,她虽屡战屡败,但却愈战愈勇,终于等到了“咸鱼翻身”的那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平静地进入面试门,与往常不同的是,她今天手中抱着个透明无瑕的鱼缸,缸里没水,却有一条挣扎着的小鱼。考官惊讶“你想看着它死吗?”“鱼没有水会死的。”她神情恍惚的说。“这样它就能活了!”随着一声“哗”的冲击声,她已将准备好的清水“赐”给了鱼缸,小鱼马上就活蹦乱跳了。“你想干什么?”考官继续追问着。她注视着翩翩起舞的小鱼,平静地说“它在别人以为‘死定了’的逆境中拼命挣扎,没有守株待兔般等待‘水’的降临,它竟然活了!”考官在面试之后查看了波比的资料,“酒店管理专业系本科”她确是块好料,确是根好苗。不久,她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她施展了自己的抱负,在属于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拼”“赶”“超”“钻”不断向前!

我想说的是:看起来偶然的机遇其实是拼搏之后的必然结果。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去寻找他想要的机会的人!

真正的人才,不能依赖机遇和伯乐,也不需要倚仗某些人的赏识而成才!真是人才,就要敢于表现自己;真是千里马,何须等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