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生中,有很多个最美的时刻,只是每个阶段美丽的标准不一样罢了。
——题记
(一)
美:天然,优雅,娴静,淡然,静好,婉约,甜美……世间千千万万美好的词语,都被美所赋予了灵气。通透自然的美丽,雕饰了独一无二,所以,少女时期,总期望着在最美的时刻,可以遇见你。
母亲喜欢照相,喜欢收藏,从我记事以来,收获最多的不是洋娃娃,而是我花猫式的笑脸,印成一张张相片,被妥善的保管在百宝箱里,就如同童年时期哆啦A梦的大口袋,不想被人发现这个秘密,于是我把它画在纸上,封上我专属的印记!
(二)
在百天的时候,好好的女孩却被某人打扮成英俊的'小帅哥,委屈的趴在格子花布桌上,傻傻的孩子,笑开了花,殊不知,被人恶整了一番。女扮男装的背面深深的印了一些字迹:宝贝,百天快乐,妈妈爱你!#年#月#日
三岁的时候,去了白雪飘飘的东北——牡丹江。去掉了男儿的装扮,懂得了美女会穿漂亮的裙子。又是金秋时节,在当时牡市的最大人民广场上,留了最淘气的一张相片:不愿意在镜头前乖乖的喊茄子,在咔嚓的瞬间,逃离现场,然后回眸一笑,留下“这是我的专场”的自豪感。
十岁的时候,随着父母两地流离,回到了祖籍承德,那个“乾隆的庄,承德的院”。当时的农村,还没有流行宽袖的裙子,而我却不止一件,由此,被荣幸的推举成我们村最赶潮流的小孩,让小朋友们羡慕不已。小小年纪的我,早已懂得了亚历山大,于是一场没有炊烟的战争爆发了,母亲的九阴白骨爪,从此在我身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这张照片,没有了笑容,只因为穿上了与众不同的裙子。
十五岁的时候,去了内蒙。有了自己喜欢的明星,注重细节,形象,喜欢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情绪时常不稳定,与母亲拌嘴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被青春,叛逆折磨的惆怅万千,去了照相馆,做了一套写真,虽然微笑着,可是眼里却有说不清的迷茫,向往与淡淡的忧伤。
二十岁了,重阳节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什么区别,可是的的确确,我有过了那么多一次又一次。翻阅着百宝箱,一个个片段,好似昨天。
最美的时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而是有着忧伤的15岁。人生匆匆,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十五?所谓最美的时刻,也大抵如此吧。
(三)
心里有个小小的感动,其实人生,实在不是每时每刻都美丽的,虽然我们对着镜头的时候,总喜欢笑,总希望照片里看到的自己,是幸福而快乐的。这张照片,很难得,有笑,有苦,有伤,也许这才是生活中不完美的美丽一刻,也许因为真实和自然,所以美丽。
我的故乡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大山里,这座大山就叫石垃子山。我们的村就座落在石垃子山的南麓。故乡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个淳厚的山沟里,享受着大山的恩惠。
石垃子山,因石砬子得名。石砬子高三百多米,宽五百多米,长是它身后蜿蜒起伏连绵不断的山。站在远处望,它即像一条弯弯曲曲随季节变化的长龙,卧在黑黑的土地上;又像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奔驰在宁静的旷野里。我就在这个山沟里出生,就在它的身前身后长大,石垃子离我们村四里多路,它正面脚下的那条路是我们上学往返的必经之路,我和伙伴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它的眼前走过。高高的石砬子拔地而起,仿佛是由一条一条的巨石拼接在一起的,突兀,嶙峋,高耸,稍向前倾斜。它是一座天然的回音璧。无论是谁经过它这里,都要喊上两声:“喂!——你好吗?”,这时你会得到一个安慰:“喂!——你好吗?”或者说:“喂!你在哪里呀?”它也会问你:“喂!——你在哪里呀?这是我们童年记忆最深的乐趣!每当走在它的脚下,都要抬头眺望,欣赏它的雄姿。胆小的怕它会倒下来,不敢驻足久看,都会一溜小跑,快速走过那段“危险”的五百米。这座石砬子,听老人说是古代女娲娘娘捏的泥人中一个掌管果树的男孩,他长得英俊潇洒,被女娲娘娘的女儿花神看上之后,他们相爱了,花神要和这个男孩结婚,被女娲娘娘拒绝,后来是女娲娘娘暗自把这个男孩派到不周山帮助共工氏攻打火神祝融氏,结果大败。这个男孩因为心里一直思念着心爱的公主花神,所以,他不顾一切地往回走,不知走了多少天,迷了路,最后累死在这里,死的时候是站着,两手叉腰,两腿直立,身体有点前倾,慢慢地就变成了石头。我们小的时候,都会讲这个神话传说的爱情故事。每到石垃子山脚下时,都为他的勇敢,忠贞所感动。我们都自觉地为他随手扔几块石头堆在那里,以表示对他的敬畏!今年八月中旬回故乡时,还去看看这座陪伴我童年的石砬子。白驹四十载,我老了,他却没有变样,仍然屹立在家乡的黑土地上,不曾改变,不曾倒塌。我爱故乡的石垃子山,那里的美景,那里的往事,堆积在脑海里,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到了阳春三月,石砬子山上,到处都是一簇簇的杏花,一片片雪白,馨香扑鼻;远远看去,真像牧民们在那里放牧的羊群,好一派的壮丽。就连峭壁的缝隙里也有数百棵杏树探出身子,展示她们的妖饶。这时,我绝不会错过机会,一定相约几个同学,在星期日的早晨去那里游玩赏花,回来时每个人都会抱几束新鲜的带有更多花蕾的杏枝,回到家里,把它们分瓶用水生起来。然后放在窗台上,或者院子的墙根下,分享杏花的'美丽和馨香。这个季节,差不多每家的院子里都会有杏花,家家都有杏花飘香。杏花,它与梅花有相同的属性:外形相同,五片花瓣,单蕊嫩黄,馨香俏丽;淡雅不张扬,不畏初春的料峭,不需任何陪衬,落花之后才发枝。在北方看不到梅花,我们就把杏花当梅花来欣赏,崇敬。
石垃子山,物产丰富。山上不只有杏树,还生长着各类名贵药材和一种特殊的草。药材有:柴胡,黄芩,防风,苍术……在中医学里,柴胡是舒肝理气之药物;黄芩,是清热解毒效果俱佳的好药,到仲夏时,大人们都会采一些它的花叶晒干,用来做茶饮;防风,具有却风湿强筋壮骨之功效;苍术,开胃健脾。还有菜、药两用的桔梗,我们都称它为东北小人参。把它从山上挖回来,用水浸泡几分钟,剥掉皮,露出雪白的身躯俨然一个白白胖胖的可爱的小娃娃。
每到暑假或农闲,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都上山挖药材,卖钱帮衬家里。我最爱挖的药材就是柴胡和桔梗,它们小巧,不用登很高的山,在半山腰上就可以挖到很多,不用镐头刨,只用一个大铁钎子挖,铁钎子是用作废的锄头让铁匠给做。做铁钎子很简单,把锄板去掉,把锄钩打成尖而扁的钎头,在钎裤两端焊上两个脚蹬再按上一个木柄即可。挖药材时只用脚蹬,药材就挖出来了。挖桔梗和挖柴胡一样省力。是很适合孩子们的一种副业,既灵巧又不限时间和地点。什么时间都可以去挖,因为这两种药材就生长在我们的村头地边。
到了处暑,杏子就开始收获了。石砬子山后的沟沟岔岔里,到处都是杏树,到处都是压弯枝的杏子。黄黄的,红红的,一串串,一嘟嘟的好喜人。这时,村里的母亲都领着孩子上山抢收。男人不许出去,如果男人也去,就属于搞资本主义。那时家里没有车,唯一能运载的工具只有毛驴,把收下的杏子用大布口袋装好,放在驴背上往回驮。没有驴的人家,就用肩扛、肩背、胳膊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十来口人,大多都是兄弟姐妹四五个,到收杏核,挖药材时才显示出人多的好处。所以,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晾晒着一片片的杏核和各种药材。记得那个时节是我们最累的时候,谁都顾不上吃饭,早晨临走时,都带上凉水,窝头,咸菜,做山上的午餐。小孩子和母亲们一样忙活,跟着装袋,找“领地”,我怕母亲累,就抢着给找杏子多的地方,然后不顾母亲的阻拦,抢着摘杏子,抢着扛袋子,挎筐。遇到热天,汗顺着脸流下来顾不上用手巾擦,只好用袖子抿两下,等回家时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条条的黑道;如果遇到下雨天,也不会休息,我和母亲顶着雨上山摘杏子,雨水顺着肩往下流,衣服裤子都贴在身上,风一吹凉凉的,北方的秋来得早。雨水湿透,身体就觉得冷,记得那次和母亲摘杏子,被雨淋后得了重感冒。那时虽然累,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也是我童年最快乐最温馨的时刻。
石垃子山有一种草叫“猪鬃草”这种草,形状像猪鬃,径圆株高,平均高大约四十多厘米,韧而柔。造纸,搓草绳,编草垫子等多方适用于工农业。所以,每到冬春季节,故乡的妇女们都带着孩子上山割猪鬃草。大人每天能割一百多斤,像我们年龄小的也能割十多斤,到晚上捆好背回来。攒多了一起再用毛驴驮到供销社卖掉。多的可以卖到几十元钱,那就发了小洋财了,因为家里有钱了!记得我在十二岁时,在寒假里跟着母亲上山割猪鬃草,北方的冬季是寒冷的,它的冷近乎于残酷无情,那时家里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看到别人都去割草,我非要去,母亲不让,怕我冻坏手脚,我执意去了,还好第一天我就割了十五斤草,回来和母亲算账,每斤草是五分钱,能卖到七角五分钱,当时给我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我第一次挣到的钱,可以给小妹买一身过年做新衣服的布料!我一连去了三天,每天都割十几斤。为这母亲不但夸奖我,还给我包饺子吃,其实是全家改善生活,母亲非这样说,是鼓励我的。让我高兴得忘了在山上冻得手脚疼痛的感觉了。谁想到第四天我再去割草时,天气降温到零下30多度,毕竟我年龄小,难以抵御这样的寒冷,在山上我的手冻木了,失去了知觉。脚指头也冻疼了,我只好往家走,边走边哭,离家6、7里路,到了家里,我的手脚也没暖过来。父亲看我冻那样,心疼得埋怨母亲。我怕父母过多地担心,我却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没关系的。母亲回来后,看到我的两脚指头都冻成了很大的血泡,手也冻紫了。从那以后母亲再也不让我去割草了。母亲是心疼我才不让我去的,后来我好了,还是禁不住那割草后的快乐。每逢周日,我就和同学小娟结伴去割。记得那一年割草到开学前,共卖了二十一元钱。给我乐的半宿没睡好觉,总是在大脑反复合计着:这些钱能给爸爸买一双鞋;给妈妈买一块花布做新衣;给哥哥买一条裤子;还给小妹买……就是用这种快乐,快乐着我的童年。
石垃子山的土是黑的,种什么植物都长得好,都能得到收获。每年生产队都种十来种作物。比如:马铃薯,红小豆,绿豆,大豆,高粱,玉米,向日葵,谷子,等。到了仲夏时节,是马铃薯开花期,特别好看!紫色的、白色的,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合在一起就是一朵大花,不亚于洛阳牡丹的美丽!玉米一片连一片的像青纱帐,站在高处望,犹如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海;大豆一顺地高,来一阵风,碧波荡漾,好一派绿色风光,好一派丰收景象!向日葵,开金黄色的花,一片连一片,我们进地里掰它们的的叶子回家做猪食。到了秋天,故乡才是最忙的季节,大人们常说:三春不如一秋忙。是的,我们把自家的口粮地收好了,然后全部出去到生产队干活秋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垃子山就养育着故乡的人。
1、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2、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3、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4、在玉皇顶上空,我看见一片瀑布,飞流直下,像一条条银色的巨龙。可是一会儿就不见了。爸爸告诉我说:“那是海市蜃楼。你看,那云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黄昏,显得更加壮观,更加美丽了。”
5、晨曦初照, 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6、泰山脚下有无数座名桥,如泰山西路、黑龙潭上面的瀑布之颠,峭壁峡谷之间有一座桥叫长寿桥,长60多米,宽10米左右。山间淙淙溪水从大桥洞流过。每当雨讯到来,山洪暴发的时候,水倾泻而下,从悬崖跌入潭内,形成瀑布,远远望去真是青山结碧水,白银连彩虹。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瀑布溅起的水花如烟、如雾、如尘。真像李白诗中描画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丝丝缕缕的光线透过树缝,地面上有无数光斑在摇曳,周围绿意盎然。晶莹的汗珠在青丝间悄然滑落,沉重的脚步终于迈过了最后一级石阶,“南天门”三个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经偏过几十度角的太阳微笑地望着胜利的我。
8、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9、在泰山顶上看日出真是壮观而动人心弦,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10、走在台阶的两边,看着参天大树,密密麻麻的丛林,碧绿而又嫩绿的小草铺满了大地,五颜六色的花儿长在草地上给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当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览众山小啊!
11、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我终于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云就在我的脚下,泰山真美啊!我仿佛自己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飞舞于白云之间,真是令人引起无限遐想,心旷神怡!
12、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13、在泰山山脚下向上望,只见它连绵起伏,气势雄伟。泰山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雪白的云朵围绕着山顶,像是给泰山戴上了雪白的丝巾。
14、十八盘是泰山最险的一条山路,共有石阶1600余级,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泰山之奇观,尽在泰山顶。我们登上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风光,摄人心魄。
15、在泰山顶上看黄河金带更是一道奇观。黄河金带——新霁无尘、夕阳西下时,举目远眺,在泰山的西北边,层层峰峦的尽头,还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黄河金带”。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16、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泰山那继而天空的云朵,赤紫交辉,瞬息万变,有的象万马奔驰,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凤凰展翅,有的象孔雀开屏……但见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云霞雾霭相映,岚光宝气闪烁。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起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着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
18、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19、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20、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21、在泰山顶上观云海玉盘简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顶上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22、果然,一个金黄的亮点从群霞中倏地跳跃出来,燃亮了云端,与朝霞融在一起,仿佛它就是从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轮廓分明,金光熠熠,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彻着亘古的气概,燃人之雄心壮志。从前只是听闻泰山日出的宏丽,不想真正见到后,还是被震慑住。它耀武扬威般地踩着云霞缓缓攀登,与天齐肩,当真是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23、在上面往下望,只见白色的云层里,带着一点点墨绿色。它的旁边有一个大瀑布。中间有一块巨石,把大瀑布分成两条小瀑布。水花四溅,飞起一团团水雾。我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又恍然大悟:原来泰山下面小溪的源泉在这里啊!泰山从帘帘飞瀑到涓涓细流,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24、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25、太阳的光芒照在我们的脸上、身上,顿时全身暖和起来。现在我看清了,太阳是从山的顶上跳出来的。太阳离开山顶慢慢上升,顿时霞光万道,好像天空也被燃烧起来了,真漂亮!白云在山间飘荡,远处群山的峰顶在云间时隐时现,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我们所在的山峰和大地都穿上金色的大衣,一切清新亮丽。
26、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27、天已泛出白色,恍若有淡红的朝霞徐徐升起,像滴在淡蓝色布匹上的红颜料,由浓渐淡,温润的晕散开来,像毛笔浓墨重彩的粗粗勾勒,又细腻柔美似仙女飘浮的轻纱水袖,漫洒在层层云海之上,瑰丽而随意地向天空射出万丈红光,染红了我们爬过的座座山岭,奇雄华美,天下独绝。
28、在山顶,四处一望,一切尽在眼底。山下的水库像一面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树木像小草,人群像甲虫,房屋像鸟笼,就连宽阔的马路也像条银白色的带子。在山顶上,风云升至足下,看山里,山风呼啸,浓雾弥漫,好似坠入混沌世界,像处于仙境一般,能看到云海奇景。晴天时,还能看到黄河金带,晚霞夕照。当然要看到这四大奇观必须在泰山上多住几日或勤来泰山游览。
29、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30、在泰山顶上看晚霞夕照更是变化多端。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31、回首望我们走过的路,还真是挺长,晚上未细看,现在回首仰瞻,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壁,像是被劈出来的,透着粗犷与危耸。现在的游人大多是下山的了,表妹指着远处,冲我狡黠地眨眨眼睛,远方的最高一岭上,有游龙一般蜿蜒曲折的陡路盘着。
32、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33、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34、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35、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突起于华北平原,凌驾于齐鲁丘陵,相对高差达1300米,视觉效果格外高大,具有通天拔地之势,形成"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泰山绵亘200余公里,盘卧方圆426平方公里,形体集中,产生厚重安稳之感,正如"稳如泰山"一词所述。泰山岩性坚硬,节理发育。古松与巨石相互衬托,云烟和朝日彼此辉映,突兀峻拔,耀眼磅礴。
36、盘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云梯展现在面前,特别是十八盘直下,几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头上,下面的人踩在脚下,路旁有野花万紫千红,各具特色,散发出醉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