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厄舍府的倒塌经典语录原文 正文

厄舍府的倒塌经典语录原文

时间:2025-05-14 17:29:01

●这种邪念是人心本能的一股冲动,是一种微乎其微的原始功能,或者说是情绪,人类性格就由它来决定。谁没有在无意中多次干下坏事或蠢事呢?而且这样干时无缘无故,心里明知干不得而偏要干。哪怕我们明知这样干犯法,我们不是还会无视自己看到的后果,有股拼命想去以身试法的邪念吗? ----埃德加·爱伦·坡《黑猫》

●如果不说她长得绝对丑陋,我认为离难看也相差无几。然而她的衣着颇有优雅的情趣—因此我确信,她迷住我朋友的心凭的是她更永恒的智慧和心灵之美。 ----埃德加·爱伦·坡《长方形箱子》

●“功德,乃是功行和善心。顺天应命,有功于天地众生者,便有功德加身。而功德深厚者,就算初初气运不厚,也可改命变运......”

“与功德相对应的,则是业力。业力缠身者,为祸天地众生,被天地所弃,为众生憎恨......”

●安娜贝尔·李 ----埃德加·爱伦·坡《安娜贝尔·李》

●我自己的错误就在于我过分轻率,过分好奇,过于感情冲动。 ----埃德加·爱伦·坡《长方形箱子》

●只要能发挥他的才能,他甚至能从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感到乐趣。 ----埃德加·爱伦·坡《莫格街凶杀案》

●诗之所以是诗,仅仅是因为它可在启迪心灵的同时对其施予刺激。诗的价值与这种有启迪作用的刺激成正比。但由于心理上的必然,所有刺激都很短暂。所以这种使诗成其为诗的刺激在任何鸿篇巨制中都不可能持久。读者至多读上半小时,这种刺激的强度便会减弱,衰竭,一种厌恶感会随之产生;于是在效果和事实上,诗都不再成其为诗。 ----埃德加·爱伦·坡《诗歌原理》

●他的心儿是一柄诗琴,轻轻一拨就舒扬有声。 ----埃德加·爱伦·坡《厄舍府的倒塌》

●当我那位画家朋友纵情谈论女人的美丽可爱时,不能过分地盲目相信他那种热情奔放的描述。我知道得很清楚,每当美成为谈论的话题,他是多么容易翱翔于那种纯粹的理想境界。 ----埃德加·爱伦·坡《长方形箱子》

●我用惊奇而热切的眼光注视周围,我在书堆里消磨了我的童年,在沉思中耗费了我的青春。 ----埃德加·爱伦·坡《贝蕾妮丝》

●友人曾告诉我,若我能去爱人墓前,我的痛苦便可以减轻。 ----埃德加·爱伦·坡《贝蕾妮丝》

●当梦幻家或狂热者对一件通常微不足道的`事物感兴趣之时,他们会在由此而生发出的一大堆推理和启迪中忽略那件事物本身,他们那个白日梦的结尾常常都充满了华美的色彩,而当梦醒之时,他们沉思的诱因或第一原因早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埃德加·爱伦·坡《贝蕾妮丝》

●在这庄严世界里没有梦。但这里私下传闻,物质无穷之惟一目的就是为灵魂提供不尽清泉,以减轻灵魂求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永远止不住的,因为要止住这种渴望就势必消灭灵魂本身。 ----埃德加·爱伦·坡《言语的力量》

●在我那段怪异的生命中,感情对我从来不在于心,而总是在于脑。 ----埃德加·爱伦·坡《贝蕾妮丝》

●梦境 ----埃德加·爱伦·坡《梦境》

所以这部剧的重点应该是那些小喽喽,如果猪脚那么轻易就死了,这些followers怎么一个个出场然后讲他们的故事呢?但是到后面连编剧都忘了他们是要讲这些小喽喽所以他们的故事基本都没有了这真是太不齿了。不过猪脚怎么都死不了确实说不过,所以编剧应该安排正邪两个猪脚都躲在幕后然后这些小喽喽依次出场拼个你死我活炮灰遍地。但是这样也落入俗套了啊几百年前我们的三国演义就演过好多出这样的戏了。要不就让猪脚死?就好像食灵一样,第一集里所有的猪脚就全都死翘翘看得人大傻眼,然后再换猪脚,但是这样剧组的投入就忒大了,演员那可都是钱啊,尤其是身价高的演员,划不来。所以怎么才能让剧情不落俗套呢,这真是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只要编剧稍微提高点剧情的智商都不至于让大家吐槽的这么体无完肤。剧里的蠢蛋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不遗余力的出来表现他们的蠢真是看得人想掀桌。

用爱伦坡做引子挺让我惊喜的,可惜没想到引用的那么浅。对于一部连续剧来说我也没指望会像达芬奇密码引用圣经那么巧妙缜密和曲折有趣。但是至少来点好玩的谜题吧。厄舍府的倒塌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结果编剧让一个蠢的一无是处的人顶着Roderick的名字四处招摇撞骗,掀桌啊!

看爱伦坡是在看了超脱那部电影以后,末尾就是引用了厄舍府的倒塌里面的句子,然后我才又翻出了好多年前买了放在那都发黄了的书出来看,虽然译者是国内的一些文学翘楚,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思路和手法真的老了,在我看来竟然不如区区一部电影里的台词翻译精彩。不过也许是我没有看懂译者的表达意图。然后想找原文版本来看,但是中文版本的已经看的够累了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对于这种满是隐喻而且作者的环境背景复杂的文学,如果没个良师益友跟你一起解读一起讨论,要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有些意图真的很难。爱伦坡是个纯粹的`疯子,用来表现Joe Carroll其实是个很不错的点子。只是可惜编剧没有做足功课。

看到有人质疑剧里人的精神信仰,这没什么好讨论的。我只是觉得精神信仰是件强大到让人没办法相信的事,尤其是性格扭曲的人把这种扭曲当成信仰的人来说,太可怕了。其实我不应该用扭曲这个词,只是这些人找到了他们的生存和存在方式而已。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好和坏不是他们的准则,他们的准则是找到存在感和认同感,一旦他们找到能引导他们在混沌的黑暗中找到出口的人时,那个人便成为了这片混沌中唯一的光,神一样的存在,这就好像电锯先生和小丑先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