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修道五十关经典语录 正文

修道五十关经典语录

时间:2025-08-12 00:53:08

1、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2、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4、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6、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7、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8、“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0、“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11、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12、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13、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14、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15、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16、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17、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18、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19、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0、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21、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22、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2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2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25、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26、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27、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2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3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31、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32、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33、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34、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35、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36、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39、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40、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41、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42、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43、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44、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45、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46、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47、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4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49、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50、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51、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52、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53、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54、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55、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56、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57、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58、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59、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60、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61、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62、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63、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64、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65、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66、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67、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68、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69、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70、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71、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72、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73、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74、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75、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76、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77、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

78、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79、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80、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81、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82、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

83、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84、众生为什么没有福报?因为不种福田的缘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

85、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交,这才是老实念佛。

86、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87、持名念佛就像拿着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88、我们这儿一念佛,阿弥陀佛那个地方的电话就响了。

89、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9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9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93、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9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6、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9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98、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00、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修心的禅语

一、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二、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三、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四、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五、人类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敢承担圣人的心。

六、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七、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八、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九、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十、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十一、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十二、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十三、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十四、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十五、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十六、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十七、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十八、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十九、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二十、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二一、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二二、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二三、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二四、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五、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二六、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二七、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二八、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二九、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三十、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三一、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三二、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三三、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三四、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三五、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修心的禅语经典语录二】

1、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2、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3、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4、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5、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6、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7、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8、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9、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10、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11、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12、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3、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14、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15、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6、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17、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18、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19、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20、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1、人生由来不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 ——明于谦

2、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 ——李大钊

3、人生没有追求,如同车头没有引擎;生活缺乏热情,恰似车厢没有空气。 ——佚名

4、我也说不出人生在世,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高尔斯华绥

5、理想是照亮人生之路的火炬,只是别干涸了奋斗的油源。 ——佚名

6、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的坎坷是人的精神财富。 ——郝联联

7、静思能事理;诚朴贯人生。 ——《

8、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张海迪

9、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 ——丁尼生

10、人生莫惧少年贫。 ——(清)曾国藩

11、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拉布吕耶尔

12、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

13、挥霍无度的人,等于将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 ——富兰克林

14、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15、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16、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1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18、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1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20、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21、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22、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2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24、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25、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26、人生应该如*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27、早熟的人凋枯得也早。 ——富兰克林

28、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富兰克林

29、二十岁时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富兰克林

30、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31、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32、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

33、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3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居里

35、人生是指我们若没有嗜好的话,便不过如同极度无聊、经营不善的剧院而已。 ——斯蒂文生

36、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快捷方式通常是最坏的路。 ——培根

37、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爱迪生

3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40、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4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42、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富兰克林

43、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 ——富兰克林

44、迎头搏击才能前进,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 ——德谟克里特

45、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苏格拉底

46、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 ——爱因斯坦

47、当命运微笑时,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培根

48、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培根

49、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培根

50、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培根

51、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富兰克林

52、命运的变化犹如月之圆缺,对智者无妨害。 ——富兰克林

53、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于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

54、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培根

55、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培根

56、性情稳静愉快的人,不大会感到老年的压力,但是对于具有相反之性情的人,青年和老年同样都是重负。 ——帕拉图

5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清洁空气;二、澄清饮水;三、流沟渠;四、扫洒屋宇;五、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58、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59、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培根

60、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培根

61、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62、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弗洛伊德

63、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

64、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苏格拉底

65、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爱因斯坦

66、生命会给你所要的东西,只要你不断地向它要,只要你在要的'时候讲得清楚。

67、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帕斯卡

68、当一人内心开始斗争时,生存就有了价值。 ——勃朗宁

69、追求被人尊敬的人是不值得受尊敬的。 ——诺贝尔

70、没有一个没有理智的人,能够接受理智。 ——弗洛伊德

71、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柏拉图

72、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应令人厌恶的两种品德。 ——斯蒂文生

73、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牛顿

74、你愈是少说你的伟大,我将愈想到你的伟大。 ——培根

75、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培根

76、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诌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培根

77、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 ——爱迪生

78、绝望毁掉了一些人,而傲慢则毁掉了许多人。 ——富兰克林

79、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富兰克林

80、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无拘无束。 ——培根

81、撒谎是万恶之首。 ——诺贝尔

82、我相信如果谎话可以用于一时,从长远看来它必然是有害的;反之,真话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有用的,尽管暂时也会发生害处。 ——狄德罗

83、最残酷的谎言常常是在沉默中说出来的。 ——斯蒂文生

84、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培根

85、在我们生命的网上,不能隐匿着虚伪,否则,便在每根纵横的在线,都永远留下腐烂的痕迹。 ——培根

86、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培根

87、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88、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

89、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

90、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一致。 ——富兰克林

9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92、虚伪及欺诈是一切罪恶之母。 ——爱迪生

93、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诺贝尔

94、金钱像肥田料,如不散布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培根

95、没有一种获利能及得上从我们的所有中节省下来的那样确切可靠。 ——培根

96、节俭是美德,惟需与宽厚结合。 ——培根

97、如果你懂得量入为出,那你就可以致富了。 ——富兰克林

98、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 ——富兰克林

99、须要注意小额费用。一艘大船的沉没,有时是微的裂口所致。 ——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