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硕士学位怎么获得
硕士学位获得的方式总共为六种,具体细节如下:
1、每年12月的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日制)。
2、每年12月的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非全日制)。
3、每年12月的'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单独招生)。
4、每年五月份的同等学历的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5、全年多批次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
6、全年多批次的海外留学硕士项目。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申硕流程:
1、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12月考试);
2、达到国家分数线、院校分数线要求,参加复试;
3、通过复试,入学上课;
4、通过所有课程考试,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考核——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
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方式。
三、全日制、非全日制二者区别在于:
1、入学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入学后先参加学习,符合申硕条件参加申硕考试;非全日制研究生则需要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先考后学。
2、考试难度:同等学力申硕5月统考考2门(外语+专业综合),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一般考四个科目,分别是政治、英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总分为500分。竞争激烈,择优录取。
二者共同之处: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所获硕士学位证书与统招研究生所获证书皆获国家承认,在学位国家网站可查询,一般职位晋升、职场评定均可。
农学门类初试科目调整
20xx年将在巩固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三个学科门类初试科目和内容改革成果基础上,做好农学门类初试科目和内容的调整工作。对农学门类调整后的4门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和农学学科基础综合。农学门类公共基础的数学、化学,农学学科基础综合的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行联合命题。
分区调整7个省有变化
从20xx年起对初试分数线分区进行适当调整: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11省(市),二区包括河北、山西等10省(市),三区包括内蒙古、广西等10省(区)。与去年相比,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七省从一区调整到二区,二区的分数线一般比一区低5分左右,将有更多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七省的'高校。
第二区在职考生不享照顾
目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在职考生,如报考地处一、二区的招生单位,按三区分数线予以照顾;目前在二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在职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不享受二区分数线的照顾政策。-
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调整
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考生提前出场禁超30分钟
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考试中,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规范"少数民族人才计划"
20xx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再接收未报考该计划的调剂考生,报考该计划的考生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外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