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
2、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3、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4、大地的胸怀是无比宽阔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5、他在这尘土飞扬的市场上颠簸着为几个钱受屈受辱,心里顿时翻起了一股苦涩的味道。
6、当他们重新肩并肩走在路上的时候,月光已经升起来了。月光把绿色的山川照得一片迷蒙;大马河的流水声在静悄悄的夜里显得非常响亮。村子就在前面——在公路下边的河湾里,他们就要分手各回各家了。
7、不管是什么斗争,会算计的人永远是赢家。
8、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9、理想的实现不能违背人的良心和原则,否则会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自食其果。
10、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11、两个世界的人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正如高加林和黄亚萍,来自不同的家庭,再火热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苍白无力。
12、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13、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
14、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
15、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16、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17、他虽然出身寒门,但他没本事的父亲用劳动换来的钱供养他上学,已经把他身上的泥土味冲洗得差不多了。
18、他很快把自己从里到外都变成了一个城里人。农村对他来说,变得淡漠了,有时候成了生活舞台上的一道布景,他只有在寒暑假才重新领略一下其中的情趣。
19、一切将会怎样发展?什么时候闪电?什么时候吼雷?什么时候卷起狂风暴雨?
20、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21、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着刻毒的心理来摧残美好的东西。这些人就是在走路的时候,也要专门践踏路边一朵好看的花或一棵鲜嫩的草。他们自己的心已经被黑色的帷帐遮盖了,因而容不得一缕明亮的光线。
22、你不竭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才能破茧成蝶磐涅重生?
23、人往往希望与自己不利的事实不存在,而最终发现不存在的往往是自己的。
24、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历史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25、生活往往是不平衡的,它常常让人丧失一些最宝贵的支撑。但生活又往往是不平衡的——当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后,说不定又有新的东西从另外的地方弥补。
26、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27、完美的理想总会遇到残酷的现实,人生坎坷,跌倒了,要坚定的爬起来,因为人生还在继续。我想这也是作者路遥说最后一章不事最终结局的原因,一切真的还在继续,谁都无法预测未来……
28、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
29、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30、他们一辈子不相信别的,只相信命运;他们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没什么可说的。
31、喜欢一个人,总是管不住自己这颗心。明知道那是错的,还是做了。
32、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需要坚强!
33、可是,人也许正是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生活的教科书决不像学校的课本那样单纯,它教人成长的方式往往是严酷的。
34、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35、庄稼人嘛,不出山劳动,那是叫任何人都瞧不起的。
36、一个能认真思考的人,就不会是一个轻浮的人。
37、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38、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39、当人们看见自己所崇拜的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尤其是当一个孩子看见自己所崇拜的大人暴露出可怕的缺陷时,那痛苦和伤心事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就好像整个世界都背叛了他。
40、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4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42、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43、我并不穷,只不过没钱罢了。
44、生活!生活!你不就像这浩荡的秋风一样吗?你把那饱满的生命的颗粒都吹得成熟了,也把那心灵中枯萎了的黄叶打落在了人生的路上!而是不是在那所有黄叶飘落了枝头,都能再生出嫩绿的叶片来呢?
45、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光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哭,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就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46、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
47、如果真正有合她心的男人,她就是做出任何牺牲也心甘情愿。她就是这样的人!
48、人生的路经历过,才知道有短有长;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不经历寒冬又怎么能体会春光的烂漫。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学会在生命的浮沉中体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豁然开朗。
49、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50、生活对于她这样的人总是无情的。如果她不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生活就会不断地给她提出这样严峻的问题,让她选择。不选择也不行!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无所不在的上帝,谁也别想摆脱它!
51、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52、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53、有些人错过就不会来。高加林为了好的前途错过了巧珍,竟是一世的别离,虽然扼腕心痛,但不可挽回,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54、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55、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56、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揣在我心里……
57、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
58、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
59、这是不言而喻的: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她也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她正是为这个矛盾而痛苦!
60、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从全书来看,高加林的身上有着八十年代初农村知识分子想改变命运却又被现实生活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的痛苦与不甘。这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看完《人生》以后,更加觉得路遥先生将孙少平“美图”了。在孙少平身上,有年轻知识分子那种努力,有上进心的奋斗精神,也有回到农村后面对黄土,自己落魄家庭生活的不甘。但是年轻的孙少平可以将这种不甘化为前进的动力,毫无背景的他拼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对高加林则以“素颜”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接受过高中教育,写得一手好文章,相比同龄人,他的视野比较宽广,但毕竟他的根在那片土地上。
全书给高加林安排了两段爱情,实则象征着他人生的两条分叉路口,安稳的生活或人生的价值。
朴实善良的`刘巧珍代表着他安稳的农村生活,他既感动又不甘。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他们互相爱慕,刘巧珍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秀莲,为了爱的人敢于奉献一切。那时不过各取所需罢了。他们都是彼此生活的在你身上傲,是彼此的另一种人生。但是一旦生活有了变化,他却想远离眼前这个
女孩,就像远离曾经的落寞。可以想象,一旦习惯了另一个地方之后,很难安安心心的待在那个小村子。与其他后生相比,他是有文化,有素质的高学历人才,又怎么能安心和父辈们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一辈子呢?
黄亚萍是他的城市梦,自从高中毕业之后,他做梦也想回到那个地方。但事实证明,这里的生活昙花一现。黄亚萍也是润叶和小霞的结合体。在对待张克男的感情上,她和润叶的做法相似。但是她和小霞一样对待爱情敢爱敢恨。张克男母亲的一纸诉状,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应该是踏踏实实从那个小村子开始的。虽然失去了一切,但是我想他已经认命了。
《人生》里的德顺老汉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人物,这个村子他比谁都看得清。作为长辈,他关爱后生,关心他人。同时,他也是个“局外人”,小说通过他来化解高加林身上的怨气,也是通过他来开导高明楼(村支书),他是一个老光棍,但是谁也不敢小觑这位老人家。
有人说,不喜欢高加林这个角色。我认为那是因为《平凡》里孙少平的角色近乎完美,对人的印象太深刻了。而且我们定义的男主角是这样的:高大伟岸,有魄力,有丰度,对待感情专一。面对高加林,就会无形的跟孙少平产生对比,一比之下,一分高下。但是我认为高加林更加接近现实,就像《围城》中的方鸿渐,他真实反映了一类人。
看完这本书,我怀疑受教育是否是一件好事?
就像刘巧珍,除了大字不识一个,身上都是优点。但是这一项,足以让她抱憾终生,包括喜欢高加林,也是因为高加林有文化,相比妹妹巧玲来说,她的世界很小,只有这个村子,而她的幸福也只有高加林能给予。相比之下,高加林接受教育,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比旁人更加宽广,目光自然比别人长远,心也就大了,便想得飞的更高更远。这样真的好吗?
想象一下,假如我没有上过学。可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们那个小镇,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的市。每天想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最基本的,张口闭口哪儿的衣服便宜,什么时候该做饭。甚至为了两毛钱跟卖菜的阿姨吵起来,还没吵赢,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
所以还觉得读书好,读书可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生活,你会知道你的生活不止有一种过法。
《人生》读书笔记摘抄一
人的一生,好像一片海,时而波涛汹涌,叫嚣着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死板,似乎星球毁灭也打不破它的安宁。也许有时,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暗蕴藏了凶猛的海啸;也许有时,狂暴的风雨却预示着和平的讯息……
当高加林的民办老师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
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老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可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终于给了这受伤的心灵一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让高加林放弃曾经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
高加林曾经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过分贪图,不过分软弱,终于赢得美好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保持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无非短短几十年。静心冥想,百分之几的生命赢得了快乐与精彩,百分之几的生命耗费在患得患失的恐惧中?生活是充实的感恩,还是不满的惶恐?
《人生》读书笔记摘抄二
看了作家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么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老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可以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老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人,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人的怀抱,我想换做现在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面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现在为止,看过作家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特别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面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人生》读书笔记摘抄三
近日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男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让我知道努力坚持现在,不用那么彷徨,不用那么忧郁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你相要的生活,你的人生也因些也美好。
看了这本书,让我思考什么叫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那么纯粹的因为生命的美好而每天充满活力,每天踏实的生活。我想因为我没有真正接触过那么厚重的土地,在土地上认真的劳作过。也就没有办法感受土地宽广的胸怀,那包容一切的力量,那最原始生命的意义和热量。
我想我们再也不是土地长出来的苗了,也不再把根扎在土里了。我们被架在空中,成长在空中花园之中。所以也不再那么踏实了。在空闲时间变得无聊,无所适应,太多的人沉浸在网络的世界。很少有时间再来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身边微小的美好。毕业之即,才更能感受到物理的巨大吸引力,仿佛所有的事都只为了工作之后每月的工资能涨一点,再更高一点。可是那是否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现在还太年轻,对于生命和生活,我了解的还太少。我只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为春暖花开而高兴,为每天的到来而激动。要是能一片土地就更好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