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朋友圈拉黑父母”的讨论,引发很多网友议论。随之而来的还有“拉黑领导”“拉黑同事”等一系列“拉黑”活动和倡议。
大家在晾晒朋友圈各种奇葩故事莞尔一笑时,也需要反思一个问题:朋友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呢?
这个“圈”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互联网兴起的初期,匿名和虚拟是社交软件的特色之一。人们可以完全扮演一个虚拟角色,与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任意交流,营造了一种“远在天边,却宛如眼前”的假象。
这种新鲜感和刺激性也成为互联网发展初期的重要动力之一。但随着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深,这种交流沟通方式的局限也逐渐显露出来:“朋友”都是过客,“关系”都是浮云,无法真正建立起持久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国内流行的微信源于一款国外的即时通讯应用KIK。这是一款功能简单到极致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甚至不能发送照片和附件。
它的特长是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同步手机通讯录和邮箱,并向用户推送提示,是否愿意与此人成为KIK好友。
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仅三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朋友圈”的概念虽不是微信原创,却是因它而被玩起来的。在推出一年之后,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微信似乎还有打造移动互联网总入口的雄心。现在,“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既有社交功能又有媒体功能和商业功能的“巴别塔”。
《圣经》故事里的“巴别塔”最终因为人们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而倒掉了,而微信朋友圈这个“巴别塔”似乎也正在改变设计者的初衷,有些“歪楼”了。
首先是这个“圈”定位不清,正变得鱼龙混杂。亲友、同事、客户甚至陌生人混杂在一个圈子里。有人说,微信越来越QQ化。
其次是这个“圈”信息泛滥,正变得泥沙俱下。新闻、自拍、炫富、“鸡汤”、代购集中在一块小屏幕上。有人说,微信越来越微博化。
再次是这个“圈”功能复杂,正变得步履笨重。公众账号和服务账号、收藏和分享、隐私和公开,功能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复杂。有人说,微信越来越不够人本。
更为重要的是,即时通讯应用的初衷是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拓展社交关系的概念和空间,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有效沟通和便捷传播,但目前的现实却是人们在微信上开始制造新的隔阂。
用“拉黑”的方式控制沟通和传播,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际关系变成了“近在眼前却各玩手机”的现实,沟通变得不再那么便捷、有效。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曾说:“通过技术解决不了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此话不假,但忽略了一点,技术是为人所用的。
如果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那么它是可以使沟通更通畅、更自由、更便捷的;如果技术的目的是为商业和垄断服务,那么再好的技术也不会让人记得为什么被研发出来。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这是一本诞生于1994年的关于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它曾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它被《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称作“过去十年,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这部《失控》(Out of Control),在经过一年多的翻译之后,终由新星出版社推出中文版。本月初,该书作者、硅谷思想家、《连线》之父凯文·凯利从美国远道而来,参加了北京的新书发布会。
《失控》英文版于1994年在美国出版,并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依然长销不衰,克里斯·安德森在亚马逊网站上的评论给出了答案:“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据介绍,《黑客帝国》的导演曾要求演员们在打开剧本之前必须阅读《失控》。 《失控》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书中所记述的,是作者凯文· 凯利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并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因此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1994年,凯文在《失控》中预言社会化媒体的未来功能时,还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或者没有心思去对这一番长篇大论的预言进行耐心地思考。而现在,社会化网络已经在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时人们所不敢相信的,在所谓的“理论”上不可行的,都已经成为现实。
因此,距《失控》出版已经过去了二十一年,凯文依然自信地宣称“当初的一切观点都毫不过时”。
作者简介:
凯文·凯利(Kevin Kelly,1952~,人们亲切地称他为 KK),他影响了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连线》杂志的总编克里斯·安德森、《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数派报告》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参与创办了《连线》杂志、发起第一届黑客大会、创作《失控》……;他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他与马化腾在2012年有一段尖端对话,他是——凯文·凯利《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在创办《连线》之前,是《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的:和出版人。1984年,KK发起了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还出现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1]
凯文·凯利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maverick)。
媒体评论:
“该书第一版于1994年发行,但是,这是一本随着时间流逝而光芒弥增的书,他当时尽管未能预知博客、维基的出现,但是,很显然,凯文那时已经感知到这些东西的出现。” “过去十年,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 ——《长尾理论》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 从《失控》衍生出来的怀疑态度,正如同它所生出的主干,将不断地再生、分裂、侵扰我们对进步与思考的基本思维。凯利能令人在不设防的情况下,接受他的意见。 ——《信息焦虑》作者 理查德·沃尔曼
特种设备事故术语:
因特种设备控制系统失灵、安全保护系统功能缺失或者失效,导致设备不能被正常操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