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文豪中原中也语录 正文

文豪中原中也语录

时间:2025-04-26 11:47:57

米芾书法公园的导游词1

沿墨池广场前行,树木葱翠,鸟鸣山幽。不过一公里,绿径深处横卧着一块长11米,高约4米的巨型泰山石,远远望去:山峦耸翠,有烟云掩映,有飞瀑流泉,神似长山,气象万千。石的正面镌刻着镇江籍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手书的“米芾书法公园”六个字,这里就是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的主入口海岳门所在的“海岳广场”。

座落在长山深处的海岳广场由三组不同的建筑组成,而相较于广场背后边绵群山、万亩林场渲染出来的盎然绿意,这里的建筑透露出的那一份洁白,会在第一时间冲击来到这里用心于米芾对话的每一个人:高大的碑坊是白色的,逶迤的丹徒古城图是白色的,玲珑着的米芾故居图也是白色的。哪怕是刻意的呢?这白色流露出来的纯洁,是米芾一生的浩然正气,也是我们丹徒人对他这一生浩气正气的认知与膜拜。

米芾,生于北宋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在淮阳,现在的徐州邳县因病去世,享年57岁。57年的人生之路,米芾不只是因为其“书、画”双绝,列入“苏黄米蔡”宋四家之一,而且《画史》、《砚史》等才情横溢的著作,更是凸显了他的清雅风骨,为后世历朝历代的大家侧目关注,研习米芾,到现在书画界也从未停滞。“一直被摹仿,从未被超越”的米芾即使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宋徽宗、王安石、苏东坡等等,帝王将相,一代文豪,都曾经与他过往甚密。但就是如此一个有经世之才,又有经世之志的米芾,终其一生却郁郁不得志,宦海深浮却无法居庙堂之高,后世有人或者会说米芾的个性狷狂,且特立独行,所以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重视,果真如此嘛?

面对中国米芾书法公园海岳广场,一个如此的青白世界,我们不妨穿越历史,解读米芾。

6岁熟读诗书,7岁学习书法,10岁就能为他人书写碑文,曾经的书画学博士,米芾作为一个有理想,而且能够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的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经世之才能够成就自己的经世之志,但在北宋那个年代,他的执著与热情,最终只能是美好的愿景,家族、身世和出生,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

米芾,姓米,最初的时候名字叫黻,黻的本意是古代礼服上的青黑色图案,41岁以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如此一个盛名远播的人,一生却对自己的家族历史讳莫如深,只以“鬻熊后人”强调自己是中原后代,希望以此让世人忽略他西域异族的出身。只是,米信,米芾的五世祖,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本是西域奚国人的后裔,而且“米”就是奚国大姓,再加上米芾“世居太原”,这一原本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背景,让米芾西域异族后人的身份暴露无疑,这样的家族背景在那个“英雄一定要问出处”的年代里,成为了他登堂入堂的严重阻碍之一。其次,自米信始,到他的父亲米佐,在北宋一朝都是行武出身,而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以“杯酒释兵权”,推崇文人治国,祖上的武功,已不足以作为荣耀,将门的“不知书”反而倍受轻视,所以武职侍从的身世,也影响了米芾的人生之路。

更加重要的是,明白了只有读书才能入仕途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米芾,却从未能加科举,而是因为自己的生母阎氏为英宗的皇后接生这一层关系,得到恩萌进入仕途。因为这些家庭背景,使米芾一直为当时的士大夫所鄙视,终生都无法进入主流社会,以至于对他的心理、个性和人格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此才情四溢的米芾,在现实社会中左冲右突,却四处碰壁,理想的幻灭让那个曾经热情如火的米芾冷却了自己的理想,经世之才无法经世的米芾用自己的狷狂成就了自己的别样人生,别人眼中的“颠”、“痴”与“狂”,或者正是他纯洁的理想与抱负无法实施后的掩饰与伪装,而这样的掩饰与伪装又是一种怎样的.无奈!

无法居庙堂之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米芾,纵情于山水,而纵情于山水的米芾,与丹徒这一方秀丽的山水作伴,倘佯,寻觅,发现,记录,用笔成就了自己后人无法比肩的艺术世界。而我们眼前所见到的“海岳门”,就是对这一段历史最好的记忆。

巍峨高大“海岳门”是一座仿宋式的石碑坊,碑坊正面,门楣正中刻有四个大字“天开海岳”,这四个字原是米芾三十五岁重返丹徒定居后,在自己建造的第一处住所海岳庵大门门额上的题字。“因山为垒,临江望海”,是为“海岳”。这是他用心喜爱的丹徒,有山有水,有情有义,自少年时代与父母自襄阳迁居到这里,虽人生坎坷,颠沛流离,但丹徒永远是他心底的梦,须臾不曾忘记。所以,当生母去世以后,他便利用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丹徒黄鹤山的机会,自此定居丹徒。

所谓“天开”,一则是人到中年的米芾,希望回到丹徒以后,天可怜见,让自己结束生活的动荡;当然更大的希望是“天颜顿开”,能够照到海岳庵,照到自己,让自己的经世之才为“天眼”所见,终能够实现自己的经世之志!而附门的门额上,一边题有“风樯”,另一边是“阵马”,严谨工整的篆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亲笔题写。这四个字本是源于苏东坡对米芾书法的由衷赞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一代文豪、书画大家苏轼也将米芾的字比成风送樯桅、群马布阵,这本身就是何等地“沉着痛快”?

海岳门的背面,门楣正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四个大字“宝晋英光”,字依旧是米芾的墨宝,不过内容是源自于米芾于丹徒的另一处住所“西山书院”里的宝晋斋和英光堂。两处米芾收藏古来书画名作的地方,不经意的合壁,倒彰显了其书画直逼魏晋、光耀后世的艺术魅力。背面附门上的“高古”和“骏迈”四个字,是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对米芾书法的高度评价,而我们已经熟悉的字体依然出自言恭达先生的亲笔。古人的评价由现代的书法大家落笔,也充分体现了米芾书法艺术纵贯古今的影响。

一座碑坊,让米芾从海岳庵来到了宝晋斋、英光堂,让我们知道了还有西山书院。

米芾书法公园的导游词2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城十里长山文化园西北侧,占地面积40.5公顷。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根据场地自然特征和景观特色,分为四大功能区域:书法体验区、书法展示区、书法教研区和文化休闲区。

一、背景介绍

北宋著名书法家、鉴藏家、美术理论家米芾自徒居丹徒,在丹徒生活达四十年之久。为纪念这位与丹徒有着历史渊源的艺术巨匠,建设米芾书法公园。

米芾(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为人不似唐人狂放,险而不怪,奇正相生。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有历史深度、文化高度、人文厚度,是一处以弘扬米芾书法艺术为核心价值、以人文关怀为主旨、以山水文化为媒介,集展示、创作、交流、研习、培训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名园,也是米芾书法文化对外传播、辐射的核心基地,同时也是文化产业、休闲产业、文化旅游业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二、一轴四景

“一轴”指米芾东路。它是由长香路向北,连通米芾书法公园西入口以及东部各景区的交通干道。“四景”则指长香路与米芾路对接处的“墨池口”、米芾书法公园西入口处的“海岳门”、米芾书法刻石碑廊周边的“米帖林”以及米芾书法公园东入口处的“丹青坊”等四处节点。在这四处节点中,“墨池口”布局以曲折求其深,造景以层次求其远而显得引人入胜;“海岳门”题额有气势,山门有文化内容,浮雕有典故而显得发人深思;“米帖林”可视可察、可游可登,静观能为游览者提供较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可给游览者铺陈较长的游览线,睹物赏景,耐人寻味;而东入口的“丹青坊”如烟含黛,亭亭玉立,其温雅风韵令人遐想。

墨池口

这里是长香路、米芾路交汇对接之处,也是游人进入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的主要通道和必经路口。节点呈外八字喇叭形状,取“吸纳开放,万象入怀,欢迎宾客。拥抱世界”之意。西侧半坡上矗有泰山石一块,高8.5米,色如烟灰,状如巨墨,故取名“松烟石”,又称“墨石”。墨石上刻有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题“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八个大字,烂漫天真,意趣横生。墨石对面树影婆娑之中,一方砚池静卧其间,体圆水润,汁液饱满。

进入墨池口,感受墨池香,挽君多留连,沾带宝气还。

海岳门

这里是中国米芾书法公园西入口“海岳门”,也是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的园前广场,又称“海岳广场”。海岳广场主要景点有三。一为“公园山”。这是一块巨大泰山石,高3.5米,长9米。巨石烟云飞渡,松泉流瀑,形神兼备,状如长山。移置园前门外,取“胸存丘壑、放眼山川”之意。公园山刻有“米芾书法公园”六个大字,挺拔俊逸,清秀雅正,系镇江籍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先生手迹摹刻。

正中为“海岳门”,一主二附,汉白玉石质,巍峨丰硕,宋式风格。正门上方前后分别集米字题有“天开海岳”、“宝晋英光”大字。前者为米芾初到丹徒、建海岳庵于北固山时题额文字,后者为米芾“宝晋”、“英光”斋堂之名并称。观之令人胸胆开张,元气淋漓。前后附门两侧分别题有“风樯”、“阵马”、“高古”、“骏迈”字样,为宋苏轼等著名书家对米字的赞词。字体小篆,系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先生手书。

三为浮雕墙。“海岳门”东侧为“丹徒古城图”,呈现丹徒秦代置县后以丹徒为中心的古邑形态。天头题有米芾《净名斋记》中开篇语“带江万里,十郡百邑,缭山为城,临流为隍者,唯吾丹徒”。西侧浮雕为“米公故居图”。米芾居丹徒四十年之久,爱其城市山林大江风貌,于是选择地段建造房屋,有北固山净名斋海岳庵、千秋桥致爽轩宝晋斋、南山精致小舍等处。这些地方得天独厚、钟灵毓秀,造就了米芾书画艺术的熠熠华彩、赫赫之光。

进了海岳门,同为海岳人。观赏诗书画,提振精气神。

米帖林

米帖林是米芾书法公园核心景区瑞墨轩法帖石刻廊及其附设的九所堂馆的总称。这里陈列有重刻之宋拓米帖211件、新刻丹徒米帖73件,展示有历代书家题赞米芾法帖跋文及米芾有关诗文书论

丹徒米帖林,米书最完整,书道承千秋,代代有传人。

丹青坊

这里是米芾书法公园东入口。石坊门楣两面分别刻有米书“米氏云山”、“意象丹徒”字样。从这里进入米芾书法公园,只见层林叠翠,飞瀑流丹,园林特色尽显无遗。

涉足丹青坊,胸胆尚开张,米氏云山美,犹闻翰墨香。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被贬永州司马在柳宗元的一生中是非常的重要的阶段。

第一篇:被贬永州司马——柳宗元一生文学成就的转折点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到职后,也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暂居在龙兴寺。永州的生活艰苦,到永州半年母亲就因病去世,艰苦生活环境,水土不服,亲人离世的打击,加上政治上失意,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康,“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815年离开永州,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10年,在这期间,柳宗元转而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被贬后的柳宗元被政敌们丑化成“怪民”,骂声不绝。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第二篇:被贬永州的柳宗元,为何能成为一代文豪?

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礼部员外郎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及到任,又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这个官名,西周始置,至唐为郡的佐官。柳宗元虽名为司马,实际上形同“编管”的罪犯,没有实权,是个闲差。

政治革新的失败,仕途没了,又被逐出京城,加上母亲突然病故,还不断受到政敌的诽谤和攻击,柳宗元的心情非常压抑和烦闷,健康状况也颇为不妙。柳宗元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自述:“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非独瘴疠为也 。”“ 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髀痹,就是大腿疼痛或麻木。

永州偏远荒凉,夏天炎热,冬季湿冷,柳宗元很不习惯。但他深爱此地的山水,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甚至戏问造物者为什么不把这美好的山水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他在永州10年,徜徉山水之中,无远不到,无奇不探,无胜不往。永州城西的西山、西小丘、钴鉧潭、小石潭、小石城山,城南的石渠、石涧、袁家渴,都留有柳宗元深深的足迹和优美的文字。

永州的山水给了柳宗元充沛的创作灵感。据统计,《柳宗元集》共收录诗文近700篇,其中500余篇写于永州。如杂文《捕蛇者说》,散文《永州八记》,诗《渔翁》、《江雪》等名篇,都是在永州创作的。

更重要的是,永州山水所蕴涵的宽厚品格,缓解了柳宗元“乖谬于时”、“壮志未酬”的郁懑心结,减轻了政治上的失意和降罪遭贬对他的打击。他深谙自然养生、山林健脾的道理,自觉地以山水为友,以山水为药,借着山水的清净超然所演化出的感染力,来平复心中的烦闷和怨气。

柳宗元在《与李翰林建书》中说:“心病,言少次第,不足远寄,但用自释。”贬居偏远之地的柳宗元,心中的块垒无人来排解,只能自释。自释的方法有多种,而与山水融为一体,从山水中吸取养分和力量则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细细品读柳宗元最为世间传诵的山水游记,几乎每一篇都能读出“柔情”两个字。永州山水之柔情,虽然难以完全平复柳宗元心中的烦闷和愤怨,但它对柳宗元心灵产生的抚慰和愉悦作用却是真真切切的。

鲁迅的名言名句摘抄

1.对“教育当局”谈教育的根本误点,是在将这四个字的力点看错了;以为他要来办"教育”。其实不然,大抵是来做“当局”的。

2.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鲁迅)

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4.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鲁迅

8.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9.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

1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鲁迅名句

11.文学史上,我没有见过用阴谋除去了文学上的敌手,便成为文豪的人。

12.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13.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4.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15.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16.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17.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18.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19.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0.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1.看罢,他们是战胜军国主义的,他们的评论家还是自己责备自己,有许多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 鲁迅名言

22.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 鲁迅名句

23.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4.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25.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26.儿童与国家之关系,十余年后,皆为成人,—国盛衰,有系于此,则欲寻求方术,有所振策,是为研究。

27.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语录

28.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鲁迅的名言名句大全

1.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2.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此后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 —— 鲁迅名句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名句

6.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7.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8.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9.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10.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 鲁迅语录

11.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3.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

14.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5.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6.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可以救援经济。

17.不能革新的人种,也是不能保古的。

18.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19.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2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1.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22.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23.我愿意听你骂我,也不愿意让别的女人吻你.你的缺点充满着那么强烈的魅力.我是夜,夜是该有月亮的.

24.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25.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行。

26.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7.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28.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 —— 鲁迅名言

29.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3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31.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1.

2.

3.评价鲁迅的名言大全

4.

5.鲁迅励志名言语录集锦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