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那些经典
1、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 “珍重珍重 ”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2、动身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走吧!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
3、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4、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5、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
6、终于你要走了,说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去读一本关于很远很远的书。我并不惊讶,因为你本该如此。
7、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于不能够。我知道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但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8、你终于要走了,但你把花的形象留了下来,你把花的芬芳留了下来,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也留了下来。今后只要我想起你,我的岁月就会永远地鲜艳,永远地芳菲。
9、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保存着感激,感谢你曾给我那一份深厚的情谊。
10、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
11、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2、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3、认识你是我的欢乐,离开你是我的痛苦。对于即将的离别,支持着我的是对于重逢的期盼。
2. 一个简单的梦想,十倍的努力,养成学霸,不要放弃学习
3. 学霸学霸,什么都不怕。
4. 我非学渣,广目无双。我本学霸,无限嚣张!
5. 学霸们,我先去做作业,晚上来回你们
6. 世人们,看我漂亮的坚持!
7. 过去虽无法改变,但未来还可以继续奋斗!zero,一切从零开始!
8. 人在做,天在看。
9. 我也许永远追不上你的脚步,但我能超越昨天的自己!
10.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11. 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12. 与其在等待中绽放,不如在行动中枯萎。
13. 你的态度决定你十年之后是废物还是人物 我是阿柚 初三渣 加油!
14. 今天我能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明天我将完成你不能做的事情。
15. 除了生孩子我不会其他都可以学的。
16.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复习,我都是举一反三,在理科学习中并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
17.我还可以考得更好。
18.超过预期!超过预期!但我并不觉得意外。
19.学霸就是这么。。你学渣天天看书,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废寝忘食。也考不过。学霸该学该玩,样样精通,心态,运气照样好。
20.在学习上我就是这样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男子。认输吧!
21. 高三 在战略上藐视高考 战术上重视高考
22. 当有人说你不行,你却证明了可以,这不有趣嘛?
23. 我行走的很慢,但我绝不会放弃。——林肯
24. 笑对苍穹→_→可惜我不是学霸
25. 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T先生是典型的工科男,读书时是妥妥的学霸一枚。我和他一起看最强大脑时,有的题目我还没有听懂,他已经开始分析解题思路,某些题目还能给出答案。这让我好生气愤,不禁感叹,人和人的智商怎么差别那么大。
?昨天晚上他在看大国崛起,里面讲到了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史上最伟大的女皇之一。我问他:“你觉得武则天厉害,还是凯捷琳娜二世厉害。”他白了我一眼,回答道:“这个没有可比性,首先,他们的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其次,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同。”好吧,当我没问。
然后,我自言自语感叹了下:武则天挺厉害的,你看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能扫除障碍当上皇帝,而且还活了80多岁。接着我遭到了一顿猛烈的鄙视。T先生说:“在历史的河流里,分析一个历史人物厉害与否,要看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文学才能以及为推动国家和人类发展作出多少贡献等等。”而不是你看到的表象,你这货分析的活到80多岁是个什么鬼。你脑子里天天想啥,我当初怎么会看上你这个学渣,说完还猥琐的哈哈大笑。听完心里顿时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我反击道:“谁让你当初眼瞎啊!”
再和他聊下去,我估计得被他气得吐血。于是,回到书房看书。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读书学习来逆袭,变为学霸,看姐迟早扳要回来一局。
最近在看培养阅读技能和习惯的书籍, 正在读的'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提到“如果读书只是用眼睛读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书再多也没用。”这句话,戳中了我的痛点。
记得从初中开始,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伴随我度过了青葱岁月,步入了80后老阿姨的时代。但是,之前读书的状态更多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看过的书成百上千,但依然是一个学渣。装进脑子里的知识,深入骨血的智慧和思考,并没有积累多少。那时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消遣,读书选书的质量并不高,所以除了眼睛的近视度数增加外,知识和智慧真没增加多少。所以一直在学渣的道路上两脚抹油,现在被某人鄙视和调侃。。。。。。
打破你的规则,成为你的例外。的确,只有走出舒适区,突破天花板,才能实现野蛮生长。于是决定要捏碎自己不好的习惯和规则重塑。比如重新学习写读书笔记,用笔记来管理读书生活。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认为,读书方法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第二, 如何购书。怎样买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书。
第三, 如何读书。怎样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第四, 如果活用。怎样运用从书中获得的知识。
我们可以从选书、买书到读书和活用四个方面,将自己整个读书生活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可实用、可持续、属于自己的技能。这个方法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我认为非常实用,符合我们认知的一般规律,且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反馈,让自己可以实现螺旋式成长。具体思考如下图:
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在高速运转的操作系统,在底层运转的是我们的脑中存储的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上层运转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最上层就是我们的实践,也就是一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选书、购书和读书,不断习得新的概念,更新或者替换旧的概念,在它们之间不断建立更有效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理解、深入思考,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观,研究做各种事情的方法论,由此产生选择与行动;然后再进行活用,通过不断践行,反过来刺激我们不断重新审视概念与关联,逐步升级价值观与方法论。从而形成上面所说的循环反馈,螺旋式上升的成长。
?如果此刻的你也和我有一样的读书困惑-----读过很多书,却记不住,也不会用。那么推荐你读下这本书,或者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下周写的读书笔记。让我们一起从简书的这个港口边启程,一起在时间的河流里把握未来,通过日积月累的读书学习来精进自己、提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