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恩·邦·乔维在牛津辩论社(Oxford Union)的演讲
如果有什么事是我要感谢父母的,那就是他们看到了我的渴望,他们看到了我的梦想,从来没有打击过我。如果你们有这样的父母,你们是不会失败的。
我一直期盼着今天下午在此和你们见面。马尔科姆·艾克斯,罗伯特·肯尼迪,亨利·基辛格,青蛙柯密特,这是一份耀眼的名单,是在我之前来这里演讲的美国人。现在轮到我了,又一个美国佬,在著名的牛津辩论社演讲。
其实,我来到这里是带着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的,对于你们学校,卓着的声望、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学生。不过,我也意识到,你们当中有些人也可能对我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关于乔恩·邦·乔维是何方神圣,关于成名,我事业上的挫折和成功,对于我要说的东西的好奇和八卦。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把对于彼此的先入为主的想法先放到一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你们不能仅凭一本书的封面就妄下定论。让我们看看内容。
我在新泽西州赛尔维尔长大。赛尔维尔曾经是并依然是一个工人阶级小镇,我的家庭也是工薪一族。我的父母是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当兵时认识的。结婚后,我父亲没有追随他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水管工,而是当上了理发师。我母亲开了一家店,后来成了花商。他们每周工作六天,供养我和我的两个弟弟。但是,就像任何父母一样,他们也希望儿女比他们有出息。在赛尔维尔,人们认为你中学毕业后,就要像你父亲那样去工作,或者参军。我的三个最好的朋友都选择了海军。他们告诉我,那样他们就能见识外面的世界。但是我有自己的打算。我每天晚上都在当地酒吧玩乐队。我当时年纪还小,不能喝酒,但是当我不用表演的时候,我就在台下观察、等待,其实是在偷师,那好比是我的大学。我的父母,他们认为“好吧,至少我们知道你在哪儿”!如果有什么事是我要感谢父母的,那就是他们看到了我的渴望,他们看到了我的梦想,从来没有打击过我。如果你们有这样的父母,你们是不会失败的。
要成为一名摇滚歌星,没有什么标准的路线,但那是我从小到大惟一的梦想。现在回头看,我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相信自己会成功,但是我还是相信了。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音乐家。我知道,我能感觉到,我从头到脚都相信。可能是盲目自信、天真和热情的健康组合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果我今天讲的东西里有什么是要你们记住的,你们应该记住的.就是:热情+坚持=可能!
Passion热情
热情是我最喜欢的词汇。没有什么比热情更重要。不论你想要在生命中追求什么,不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对其保持热情。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具有一样的优势。世上有些人似乎过得比你舒服,这好像命中注定的,很不公平。但是某人穿着一双很拉风的运动鞋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跑得更快。不要被竞争吓倒。有时候,优势是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去达成你的目标。当你知道你尽了全力,那么成功将更为甘甜,失败也就不那么苦涩了。记住,是热情,而不是背景,能够并将会为你赢得最后的胜利。世界对你有何期待并不重要,你对自己的期待才是。人们会对你寄予期望,有好的,也有坏的。不用管他们,做你自己就行,那是你的生活。
莉兹·莫雷从小生活在纽约布朗克斯贫民区,父母都是瘾君子,她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她母亲为了毒资甚至卖掉了她妹妹的冬衣。她父亲留宿街头,她母亲患有艾滋病。9岁时,她成了全家的顶梁柱,靠在加油站和杂货店打工养家糊口,照顾患病的母亲,养育妹妹。15岁时,她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流落街头,莉兹·莫雷无家可归。她的生活,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但是,即便在这么可怕的环境中,她也知道她能够自救,她下决心走出绝境。莉兹·莫雷找到了她的父亲,为他借了一套西装,让他签署文件,使自己进入一所声望卓着的公立高中就读。她做别人两倍的课外作业来弥补失去的时间。(
有一次学校组织去哈佛大学实地考察,莉兹·莫雷看着哈佛校园和它的主图书馆想:为什么不是我?这所学校里的人和我到底有什么区别?她申请了哈佛。然后,她接到通知,她赢得了《纽约时报》奖学金。实际情况是,《纽约时报》的读者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们捐款给奖学金基金,允许再资助15个孩子。莉兹·莫雷,这个两年前还在垃圾堆里找食物的女孩,拿着奖学金搬到了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莉兹·莫雷成了哈佛的一员,已于2004年毕业。
莉兹·莫雷的故事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你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如果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热情,而非背景,能够赢得胜利,这就是。
Perserverence坚持
在80年代,我的音乐事业达到巅峰。但正当你以为自己一切尽在掌握时,人生之路就会改变方向。你要么继续前行,要么探寻未知的路途。那是1991年,在之前的7年里,我已经发行了5张专辑,写了5张单曲,赢得了一座金球奖,得到过一次奥斯卡提名,唱片销量4千万张。那是急流勇退、金盆洗手的好时机。这面大旗就像我的毕业证,我可以尽情挥舞,说我功成名就。但是我选择在一个新的领域从头开始。我踏上了演艺之路,不是在巅峰,而是谷底。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是一个找工作的演员。我在音乐界的名声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在好莱坞没人会鼓励音乐人转行做演员。让我们面对现实,摇滚歌星成功转型为演员的例子并不是很多。我连请表演教练都要试镜。虽然我学过多年表演课,我并没有得到角色,我只能不停试镜。没有什么是容易的,经过坚持、忍耐和多年的等待,我终于赢得了自己的第一个电影角色。说实话,在第一天从机场去片场的路上,我真的想过搭乘下一班飞机回去。跟一名表演教练学习了三年之后,我发现自己身旁坐着乌比 ? 戈德堡、格温妮丝 ? 帕特洛和凯萨琳 ? 透纳。在过去的7年里我出演了9部影片,依然是一个刚入门的学生,还需要努力。
Possibility可能
我们说了热情和坚持,还要说什么呢?可能。我以前会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像现在这样幸运吗?不,不可能。但记住那些我们先前讨论过的错误概念。
只要你能得到,这就是一份好工作。我每天上班,简直不敢相信我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工作。的确,我不用去办公室上班,但相信我,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在世界何地,我们都在工作。演出不是工作——没有钱我也会演出。关键是牺牲孩子的生日、结婚纪念日、
摇滚人生。这是你们来此的原因,你们想要听到毒品、酒精、派对和女人,你们想听八卦。就像我们新泽西话说的:别香了!如果你们指望我背叛朋友的信任,告诉我们在摇滚乐队的故事,那就等着看《太阳报》上关于我的后续爆料吧。不要误会我,我在这行将近20年,绝不是什么圣人,但是邦 ? 乔维从来就不是大曝隐私的乐队。你们有没有看过电影《几近成名》?有没有看到他们的乐趣?嗯,他们就要成名了——我们是已经成名了。懂了吗?所以,抱歉让你们失望了,但是我们有自己的隐私。
现在,我的演讲即将结束。我希望它像一条漂亮的女裙:足够长,能涵盖主题;又足够短,能引人入胜。
最后,我想对你们说:成长,而不是变老;生活,而不是活着。我年轻时,对明天会怎样一无所知。明年我就要40岁了,我依然不知道明天会怎样,这恰恰就是令人兴奋的地方。所以,当你们规划未来的时候,不要一根筋。前方的路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朋友的女儿在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在周围中国人圈子里轰动一时。毕业后她到硅谷发展,一边工作一边又修了个MBA学位,现在在一个世界顶级的IT公司里工作,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很能干。
现在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了上学的年龄,回来看望父母时,大家见到她就半开玩笑地问她,以后要把孩子培养进哪所常青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养,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
有一次过节聚会,当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时,她讲了她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是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属于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绩可言的人。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后来进了法学院当上大牌律师的,有从政已经是某个州众议员的,有在公司做已经成了CEO的。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他们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重要的是孩子要快乐、身心健康,对自己有自信、对生活有热情,将来他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中国名校校训
清华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北大 自由平等 民主 科学 蔡元培题写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 北大精神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浙大 求是
复旦 ,切问而近思
中山大学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人大 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 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国家会计学院 不做假账
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厦大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中国政法大学 厚德明法 格物至公
历世济身 尚法通经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四川大学 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
公、诚、勇、毅
实事求是
苏州大学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暨南大学 忠信笃敬
海纳百川,至仁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 知行
云南大学 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南通大学: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上海财大:经世济国。
:勤奋求实。
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公、诚、勇、毅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实事求是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和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
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仁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知行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吉林大学—— 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
哈工大——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西安交通大学 ——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中科大——励志、拼搏、求是、创新
中南大学——敬业、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求精、创新奉献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华南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国防科技大学——奉献 求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世济身 尚法通经
国家会计学院-- 不作假帐
韶关大学---勤学,创新,立志,崇德.
西方大学校训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斯坦佛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伯克利加州大学:让这里光芒闪耀
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新南威尔士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