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山里的农家菜语录 正文

山里的农家菜语录

时间:2025-05-10 00:18:17

乡 村 嫁 女

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二脚踢声声炸响,音箱扯开嗓子吼唱,迎亲的车队挤进街巷,凑热闹的邻里评论着新郎的模样,七彩花屑从头顶飘落,喜糖喜烟一颗颗递到乡亲们的手上,老奶奶的扁嘴裂开合拢不上,山村呈现出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风和日丽,今天是个好日子,邻家的大学生村官女儿要嫁到城里,据说新郎和新娘都是同一所名牌大学要好的同学。

小山村沸腾了,大家小家放下了手头的活计,参加了这场热闹的婚礼。

本来就很有气质的姑娘,经过剔脸、上装一番修饰打扮之后,增添了十分的妩媚,更加显得俏丽。

美丽的新娘娴淑、优雅地端坐在上屋的小炕上,眼含热泪,正和送嫁的大婶大妈,姑嫂姐妹,亲属好友作最后的话别。叙不尽的姐妺情深,道不完的亲情友情,难舍的故土,难拋的深情,拥抱、握手、热泪拥挤着小屋,弥漫着溫馨...... 在亲人们的一片安抚祝福声中,邻家小女儿蒙上了四角坠着中国结、四周垂着吊穗、薄如蝉翼的红盖头。

廊柱上夸张的大红婚联流金溢彩,喜气洋溢。玻璃窗格里传统的婚庆剪纸争奇斗艳,斗大的大红喜字端坐在正中,四个口字如同弥勒佛的笑口一样,始终也没有合上。

堂屋里娶、送亲围坐在一起,畅叙友情,亲情,烟、酒、茶、糖、水果、干果堆满了一桌子。几只雅静的茶杯围坐在冒着呼呼热气的茶壶旁,缕缕清香弥漫在堂屋里。新郎正在给正襟危坐的岳父、岳母大人送糖,递烟,敬茶。老丈人接过茶水的手微微地颤抖着,眼角晶莹的泪花在烟火中闪烁,丈母娘亲昵地柔声细语地咛嘱着女婿。

音箱里一篇又一篇地重复播放着《百鸟朝凤》、《抬花轿》等曲子.摄影师忙碌地记录着这喜庆红火的场面.顽皮的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喊姑爷,叫姐夫,要挟着新郎,讨要糖果,分享着获取的喜悦。

院门外迎亲的亲朋们正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往婚车上搬动着冰箱、液晶彩电、摩托、洗衣机、沙发、衣柜、红色皮箱等等嫁妆。

彩装的婚车上的彩带、鲜花簇拥着立体的大红喜字。锦缎被子艳丽着不同色彩,龙凤呈祥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喝过了糖拌蜜的红糖水,散完了红枣、花生、桂元、莲籽之后,新郎抱起了绵软的新娘,新娘依偎在新郎的怀里,在众亲朋的族拥下,沉稳地、缓缓地向主婚车走去,在大家的一片祝福声中,一对新人登上了婚车。音箱里《抬花轿》的曲子再一次使劲地响起,鞭炮声的声浪又一次涌动在山村的上空,惊飞了树上的一对对喜鹊。

婚车缓缓启动,在欢送的人群中一步一步的挪动,祝福声声声不息,挥手致意的手臂举成了森林,众人喜极而泣,目送迎亲的车队驶出了乡亲们的视线。

喜庆的气氛覆盖着整个村庄,乐曲声充斥着山乡的角角落落,油炸糕的香味在山村的上空飘荡,美酒佳肴欢天喜地地款待着贺礼的宾客......

乡间杀猪

我起了个大早。草草地划拉了几口饭,急匆匆地赶到了大宝家,忙前跑后,找柴,打炭,加水,帮忙生锅炉。随后大伯大哥小兄弟,七姑八姨,侄儿男女陆续赶到,那阵势象是操办一场事宴,其实是大宝、小宝兄弟俩今天要杀猪,邀来大伙帮忙,吃杀猪菜。

我们这里多少年来,流传下个习俗,一过小雪,就开始杀羊宰猪,一来是天气逐渐变冷,杀下的猪羊肉能够放的住,二来是一过小雪,雪花飞舞,猪、羊光进食,不长膘。于是大家小家杀几只羊,宰一头大肥猪,储藏起来,不为卖钱,只供食用。羊肉可是暖胃补身体的好食品,一过冬至,家家户户开始喝羊杂割汤,炖羊肉、羊骨头,包羊肉饺子吃。杀下的猪,分割开后,猪头肉制成压肉,五花肉做成红烧肉,里脊肉用来炒过油肉,大腿肉做成红烧肘子,猪皮用来熬清炖,心肝五脏......没有一样可丟弃的。我们这里大多养的是年对年的黑毛粮食猪,肉可好吃了。

说话间,锅炉里涌出的滾滾浓烟变成了淡淡的青烟,火烧的差不多了,硕大的褪猪锅也稳稳地支在了院心,门板也架好了,大宝媳妇端出一小盆淡盐水,放到猪笼里,让那头大肥猪美美地喝了几口,送它上路。

蹲在院角阳婆地里的屠手刘四,起劲地抽着自制的喇叭筒旱烟,听到大宝的吆喝,噌地站起来,丢掉吃剩的半截烟蒂,从窗台上取下杀猪刀,在石台阶上蹭了两下,高喊“动手”,于是大伙七手八脚,手忙脚乱地抓猪耳朵的,扯猪尾巴的,拉前、后腿的,抱猪腰的,拽猪鬃的,连抱带架,把那头硕大的肥猪抬到了案板上,手、脚、膝并用,把猪死死地按在杀猪案上,猪一动都不能动,只能扯开嗓子上气不接下气地一个劲嚎叫。在众人的大呼小叫声中,大宝媳妇就递过猪血盆,头也不回地红着眼圈走开了。

刘四不慌不忙地走到杀猪案前,左手紧握猪嘴巴,右手从口中取下杀猪刀,平握在手,趁猪呼气的当儿,一刀下去,直插猪的喉结窝,猪抖动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嚎声,殷红的鲜血顺着刀柄涌了出来。刘四就势偏了一下杀猪刀,冒热气的猪血顺着刀柄哗地一下漫过了刘四握刀柄的手,沿着手指流到了血盆子里。倚门观看的婆姨们,惊叫着闪回了屋里,隔着玻璃窗往外看。猪沉闷的叫声越来越弱,抽泣了几声,一动不动了,刘四抽出血红的屠刀,在猪身上一翻一折蹭了两下,把刀丢在案板上,手心手背在猪身上各摸了一下,径直走开了。压后腿和扯尾巴的人,把猪后锭往高抬了抬,丢开猪,毎人领到了一支赏赐的香烟。

院心的那口大锅里热气腾腾,早已添了大半锅滚烫的开水。一支烟后,五个精壮后生,把猪架到锅里,刘四双手拽着猪尾巴,翻来晃去,猪在热水锅里浮上伏下,一会儿功夫,刘四在猪身上推一把,猪身子一溜白,抓一手,一把毛,不到半个小时,一头白白胖胖的肉猪在水里浮动。大伙一起动手,把白条猪四脚朝下架到杀猪案上,刘四三下两下在猪后臀的凹窝里开刀结扎好大肠头,在后脚处戳开一个洞,挂上肉钩,吊在了早支好的三角架上。

二宝家的那头猪也赶来了,刘四和三毛推让了一番后,刘四再操刀宰猪,三毛给褪了毛的猪开膛破肚。一会儿功夫,二宝家的那头猪也在哀嚎声中,倒在血泊中。

屋里的婆娘们在忙手忙脚地准备着中午饭,刮山药皮的,压粉条的,捡菜的,打豆腐块的',扒葱、蒜的,和莜面推窝窝、搓圪瘩的,添火加水的...... 为一个目标——准备中午的杀猪饭菜,各自忙碌着。村里做杀猪菜数一数二的高手三嬸子,早准备好了一切,单等肉猪下锅熬制......

猪头被割下来了,丟在水盆里,一坨二十几斤重的槽头肉血淋淋地被割下来了,丟在水盆里。三嬸忙漂洗一番后,提到屋里,放在案板上分割成几大块,一块一块地切成条片,急急地下锅炒制。顿时屋内热气升腾,香气盈屋,淡淡的饭菜香飘荡在山村的上空,可口美味的杀猪饭菜离大家不远了。

院中另一头肥猪经过褪毛清洗之后,也白白净净、憨憨肉肉地趴在杀猪案上。烧锅炉的任务基本完成,抽了一支烟后,我和大伙搬桌子,摆凳子,铺排吃饭的摊场。

乡亲们扶老携幼陆续到来,一切妥当,大伙你推我让坐了六大桌,毎桌上两瓶酒,两盒烟,一大盘小炒肉,一大盘土豆炖骨头,几碟精致的小菜,毎人面前摆了一碗喷香馋人的杀猪菜。男人们吆五喝六地喝着酒,抽着烟,啃着猪骨头,品着杀猪菜。三嬸一伙女人孩子们,围坐在火坑上,盘着腿,压着膝,谈笑着,吃喝着。一笼热气腾腾的莜面窝窝上桌了,熬肉汤沾莜面窝窝,大伙沿袭着古老的习俗, 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传承着各种生活方式,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 吃着杀猪饭,享受着亲情,友情,乡情,丰富着乡村文化,抒发着人生快乐。

乡村农家乐

近几年村里开发资源,做起了旅游事业,好多人家办起了农家乐,吃,住,行,游一条龙服务,恰好今年的端午节迎来了第一拨游客,村长在高音喇叭中说:周到服务,免费接待,每家接待三俩。如果你有幸,来做这山村的第一批游客吧。

有人问,山沟沟里有什么特色?山,水。田,林,路自然天成,没有人工刻意雕琢的痕迹。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体会到鲁迅先生说过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山乡的路,蜿蜒曲折,山穷水复疑无路,曲径通幽有去处。东沟的花,西沟的水,林海茫茫,绿浪汹涌,绵延几十里的原始次森林,孕育着奇花异草,奇珍异宝。

东沟那一沟野蔷薇,野玫瑰,野刺玫,紫丁香……就足够你欣赏一天,更不用说可采摘的什么五色山丹丹,双色缺灯花,红火的映山红等叫不上名来的花花草草了。田地中的荞麦,正值花季,白花,绿叶,红杆,你见过吗?叫绝的是嫩绿的俗名叫燕奕奕的野花,枝,干,叶灰绿,花开的嫩绿,个高不盈尺,一般人不以为它是花,只认为它是草,一丛一丛的,如果您有一双慧眼,不用介绍,来这里自己见识一下绿色的花吧!

晌午,农家乐等待游客光临说话,难得客人们看的起山民,吃点喝点算啥,说,吃特色还是吃豪华,今天游客最大,主随客,服务的让游客们宾至如归象回家。

农家乐常备的有五十多道农家小菜,如果说游客吃特色农家菜,近三十道菜上桌,每样菜用一个小碟呈上,基本上是一人一口。据估摸,一个人吃二十八口饭就可以吃饱,如果客人吃到哪样菜可口,可要一盘点一碗吃,或下顿以这道菜为主,拼几样小菜吃。

农家乐的特色菜,绝大部分是山珍野味和时令新鲜蔬菜,主食以莜面,豆面,荞面,玉米面,高粱等小杂粮绿色食品为主,可做出近千种花样食品。不信,仅莜面一样,就可以做出莜面窝窝,莜面夹角,莜面河捞,莜面条条,莜面鱼鱼,莜面羊羊,莜面窟垒,莜面圪塔,莜面饼饼,莜面饽饽,磨嚓嚓,火烧,炒面…… 再用蒸,溜,煮,煎,炸,炒,烤等不同做法,一翻新,百样吃法上来了,只怕肚小牙不快,享受不完这美味。

今天是端午节,迎接的又是第一批游客,七,八家农家乐各有特色,客人带家人不足一桌,征得客人的同意,同桌吃喝。

餐桌上,十八道菜,喻意一定发财。别数什么菜了,几样山诊,几样山菜,主食当然有一盘清水粽,一碟油糕,一笼莜面窝窝,一股子荞面河捞…… 饭菜:色香味俱佳,色彩:五颜六色,味道:清爽淡雅,质量:纯粹绿色,数量:吃饱为佳,地址:可院可家,卫生:没的说,吃的一桌人情投意合。

还行吧,这山里人淳朴实惠,吃饱了睡,睡好了再溜达。有时间大家来这里转转吧,游玩不花钱。住在这山沟里可消除烦恼,解除疲乏。

饭罢,这端午节就这样过了。

村民们的生活里,每月总有一两个节日调剂,平淡的生活里节日诱发激情,激发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五月,安吉山区的天空是那么蔚蓝,空气是那么清新,山峦是那么青绿。汽车在绿树掩映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掠过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和那葱葱茏茏的树木,目光眺望远方的青山和蔚蓝的天空,眼前依稀可见朵朵飘忽的云彩。天空下荡漾着绿色的海洋,一碧千里。你无须刻意停留,只要随处一抓,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我们在山村的沿途中随意地拾捡着如画的风景,让心灵娉婷,让思绪宣泄。

(一)路过章村小镇

汽车在通往安吉章村的公路上行驶,途中经过了安吉报福镇、畲族村等。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地变得苍葱翠绿,眼中的景色也一点点地清新秀美起来,“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个风光旖旎的山村景象渐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一幅幅秀丽清雅的山水画,似一幕幕的五彩缤纷的风光图。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汽车音乐盒里播着的费翔唱的《橄榄树》,正符合此时我愉悦的心情,心中的浪漫情怀在悠悠的歌声中尽情地宣泄。

小小的章村镇,抬头见山,低头见水;碧绿的山,秀丽的水。一条小溪穿镇而过,溪水长流,人在镇上行走,仿佛置身于流水之中。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万灵之气,她给人宁静、安详;给人柔情、温婉。

章村的水,是黄浦江源头的水,看着那晶莹剔透,碧绿爽清的潺潺流水,无端地又多了一份对小镇章村的欢喜之情。

在章村镇南溪河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的雏形已经初形,章村正在快马加鞭地建设一座风情小镇……

(二)做客山里人家

离开章村小镇,汽车在崎岖的山道上起起伏伏,仿佛漂浮于绿色的海洋之中。翻山越岭,途中不知转了几道弯,绕了几处水,终于驶出碧水清清的老石坎水库,到达安吉章村镇茅山村山脚下朋友的老家,这是一幢漂亮的三层楼小别墅。

仿佛回到了稚气的童年,对山村的一切感到那么地新鲜。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来不及歇憩,我便房前屋后四周环绕着参观起来。

“瞧,那是一棵柿子树,到了十月份树上长满柿子,比街上买的要好吃多了……”朋友妻指着门前一棵长满茂盛叶子的绿树介绍着。

接着,我们又绕到屋后的半山腰上。那是一片密密的竹林,苍翠碧绿,笔直挺拔;一根根修竹轻盈细巧,细细的叶,疏疏的节。看似平常的翠竹,把这里的房屋点缀的清幽淡雅。竹林的右边长着一棵硕大的杏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中间的地上种着几垒白茶树,碧绿连绵,那平展的茶树上,长出一朵朵尖尖的、嫩嫩的绿芽,像婴儿似的娇嫩。屋后窗前还有几棵板粟树、山核桃树……。

朋友父亲告诉我们,他今年62岁,有几棵果树是在他父亲手里就种下的,现在每年到了果子成熟的季节便可采摘,各种水果应有尽有。“可惜现在是春天,果树还没有结果,到了秋天,新鲜的果子吃不完哩!”主人自豪地炫耀着。

快乐的时光总是溜得飞快,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吃晚饭时间。饭桌上已经摆满了平日家中难得吃到的农家菜肴,有大锅咸肉烧竹笋、红烧大块肉,本鸡煲、炒厥菜等,真是丰富。山里人家的热情与好客,全都融进在这一道道新鲜美味的菜肴中,也洋溢在这一张张可亲可爱的笑靥里。

当天空渐渐暗了下来的时候,山村的幽静也显现出来。这时的山村更展露出她迷人的魅力——宁静,安谧。久违了,这璀璨的星空!天似穹庐,点点的繁星好似粒粒闪亮的珍珠,镶嵌在夜空里,闪闪烁烁,熠熠生辉。我静静地伫立,凝望那浩渺深邃的银河,心底里涌起一种无以言状的兴奋情绪。

远处几声狗的叫声在寂静的山村回荡,周围草丛里传来那“唧唧吱,唧唧吱”的蟋蟀鸣叫里,夹杂着几声“呱呱呱”的青蛙歌唱声,抑扬顿挫,轻扬激越,那美妙的混合声胜过激昂交错的交响乐。且让我尽情地享受这般美妙吧,这时候,我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深深地陶醉在山村夜的静谧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经过夜的洗刷,山村的早晨是自然鲜活的,舒爽的空气,湿润的大地,清丽的绿色……一切被我幸福地拥有着。

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一个深幽寂静、远离喧嚣的山中小居;一个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三)游龙王山

早饭后,朋友夫妻俩带我们来到黄浦江的源头龙王山庄游玩。

龙王山位于安吉县章村南境的长潭村,系安吉、临安、宁县三县的交界山,系安吉、临安、宁国两省三县的交界山,是浙北、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高峰,被称为“天目第一峰”。

山青水秀的龙王山,有多处原始风景。我们来到黄浦江的源头,游览了百龙献瑞、五彩潭、线带瀑、青龙潭、马蜂庵遗址等二十多个景点。我们身处环境清幽的大山里,远眺山峦叠璋、奇峰飞瀑;近观山涧溪流、林间树影。那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那山坳里潺潺不断的溪水,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蔚为壮观的.瀑布,还有那或爬在树上、或蹲在地上挡住我们去路的可爱小猿猴……

潺潺的流水、清澈的小溪,高悬的瀑布,葱郁的树木,缤纷的花草,啁啾的小鸟,大自然的一切如此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带给人神奇和惊艳的美感。这里不仅拥有令人赞叹不已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世界艺术大师吴昌硕曾游龙王山,在西泠印社写下“天帷地载、山高水长”的佳句。1999年经专家考察,龙王山被上海市地理学会论证确认为上海母亲河的——“黄浦江源”。

我们徜徉在山涧小道,小鸟啾啾,倾听自然之声;我们深陷于大山深处,嬉戏山涧,凝听泉水之音;我们行走于苍翠丛林,拥抱春天,陶醉绿色之美。

(四)留宿大石浪

又到了傍晚时分,汽车驰过美丽乡村报福石岭村。这是一个精典、休闲的美丽乡村,全村分布在一个峡谷里,气候宜人,景风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最迷人的景点就是大汉七十二峰。

眼前的一切是如此地熟悉。记得曾经在一个云雾缭绕的深秋雨天,我随单位工作团队来石岭村的一个农家乐作过采访。周边高山绿树,叠瀑连连,我们听着村支书傅美杰介绍村里的乡民们是如何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经验之谈。

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清泉石流的深溪大石浪,沿路供游客住宿的农家乐很多,我们随意选择了一家山溪边的农家乐作了安顿。

夕阳西下,似火的晚霞映照在周围的山峰上,把碧绿的山峦披上了一件彩色的霓裳,山中的一切被掩映在桔红色的落日余晖里。我们就住在这山清水秀的山涧小屋,对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峦,脚下是流水潺潺的山涧小溪。看山听水,临风眺望。我们在汩汩的流水声中,等待着夜幕的徐徐降落,在黝黑的天穹下盼到了满天的星斗眨着眼睛;我们在沉沉的黑夜里,等待着黎明拂晓划破天空,在东方鱼肚白的天空下引来太阳初升的笑脸。

在闲雅的心情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翌日早晨,汽车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缓缓而行,得意洋洋的我开着车轻描淡写地说:“以前这样的山路,我坐车都感到慌兮兮的,今天居然自己开着车。”旁边先生的回答却让我轻松不得:“看你说得如此轻巧,你不知道我现在有多怕啊!”真是“旁观者怕”呀!很多在人看来非常可怕的事情,当你鼓足勇气置身其中的时候,就浑然不知什么是畏惧了。

开车是如此,爬山也是如此,人生难道不正是如此吗?当我们欲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被自己预想的困难所吓倒,从而迟疑不决,迈不开步子。而当我们不怕艰难险阻,面对畏难迎刃而上,困难却被我们的勇敢吓跑。人生的路如这同沿坡的山路,只有勇往向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不能半途而废。

漫游在美丽的安吉山村,你无须刻意去寻找,只要随意地去欣赏,你便能得到心中期待的美好。同样,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里的每一个驿站就是我们沿路的风景,人一路走来,能够遇到生命中靓丽的风景,就是我们的收获。如果,我们能够随意地欣赏、尽情地回味,深刻地感悟,那何尝不是一种潇洒的人生!

当下,生活好了,大鱼大肉吃的多了,人们又想起了野菜。想吃野菜的人,大多对野菜都很熟悉,苣苣(音ju)菜(苦菜的一种)、马齿笕、蒲公英、苦菜,这些东西虽然过去都是给猪、牛、鸡、羊吃的,这个“贱”东西,人们这时才知道可以降血压、降血脂、还能解决胆固醇、上下通畅,增加人体免疫力,这么好的东西,过去怎就没发现,可比吃药强多了。

既然好处这么多,大家一起吃吧,近处的农家地里吃完了,再跑远一些,远处的挖完了,不能走远路的,也就死心了。家里有车的,开上车,到山里,哪里偏僻,就到那里。挖上一大口袋,欢天喜地回来,按亲朋好友关系亲疏,列个名单,开始送野菜。这东西,多实惠,不用花钱,不过费点汽油,可增加了感情,物有所值啊。

可是,农家知道了,不干了,好啊,跑到我地里,采摘野菜,踏坏我的禾苗,造成我的收成减产,您负责吗?气愤之下,打算喷些灭草剂,先挂牌警示:此地已打药,请您不要采挖野菜,否侧后果自负。农家这时也好像有些不好意思,这给猪牛羊吃的东西,人家挖一点,当稀罕东西,不让人家挖,是不有些小家子气,因此,警示牌上的话也温柔了许多。挖野菜的到地头一看,不敢挖了,大家毕竟还没有到拼死吃野菜的地步,算了,换个地方吧,于是,跑了百十里,终于挖上了,可回家一算,油钱加工夫,赔了。从此,大家都不挖了。物以稀为贵,野菜没了,大家又想吃,无奈它能治病啊。种菜的发现了商机,种野菜,野菜上市,城里人买回去,不对味,不买了。种菜的`赚不了钱,也就不种了,您看,这“好东西”多怪,一旦粘了铜臭气,也失了本味。

现在讯息多发达,不久农家就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好,既然咱才是纯天然的东西,城里人又爱吃,何不发它一笔小财,于是,拔掉警示牌,开始采摘,择好,山泉水洗净,跑到城里,一块钱一大堆。城里人一看,便宜啊,不用自己采摘,还这么肥嫩、本色,又带省水的,农家人实在,货真加价实,买吧。买回家一吃,还真是那个味,到此,农家买卖兴隆。爱吃的人,也趁机囤积,买上一堆,冰箱冻上,一年四季,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农家终于发现有些不对,侦查,探听,情况终于清楚,涨钱,过去一块钱买到的,现在变成了两块,爱吃“成瘾”的大妈、大叔还是抵不住诱惑,不过,农家搭上了更长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啊,农家哪有时间考虑它呀,也就一个月,野菜老的不能吃啦,再想买,没啦,农家去“照顾”他的大西瓜去啦。

可总有一些人,抠门,大田不能挖了,骑上车子,沟沟壑壑,岭下沟上,也能挖上一些,回去一吃,还是自己挖得香,吃上一个月,查一下血压、血脂、血糖都低了,管事,岂不知,每天三二十里的骑车,走路,小腿的腱子肉都出来了,还不知道呢,再挖,继续吃,老菜就当中药吃,能想到的地方都去了,没了,反正病也治的差不多了,不吃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