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风景宜人的海陵岛,走向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大海旁。第一件事就是出海打鱼了,我们撑着一条小船,船上搭着蓬子,遮住了毒辣辣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感觉。眺望大海,远处的渔船在轻轻地漂荡,腥咸咸的海风吹着我们,使我们的心情无比舒畅,神清气爽。
“打鱼喽!”艄公一声令下。“啊?打鱼?我可是对打鱼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呀!”我大惑不解地说。同时,我的'心里无比激动,像揣了一只兔子一样。我们先把船靠了岸,再撒下渔网,只听,水里一阵“噼里啪啦”声,有鱼来了,我们一阵惊喜,心想,一定有很多鱼。我的心里很开心,不知是网了十条鱼还是二十条,我一边拉网一边对爸爸妈妈说:“今天就看我的啦!我一定是今天的捕鱼高手!这几天的早餐、中餐和晚餐我全包了”,最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沉甸甸的网子拉了上来,把网子里的“鱼”都放入了盆里。我本以为会有许多活蹦乱跳的鱼,谁知,网里面竟然全是一些大石头和油浸浸的塑料袋,我们看了之后,都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随即,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笑声响彻天空。
虽然这件事已过去很久,但我仍然记得一清二楚,现在,每当想起这件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老人与海》,是一段从海明威笔下流淌出来的传奇。我曾经认为那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片名不经传的大海。可是,当我读完这本《老人与海》,我发觉我错了,就是在这简单与平凡之下,却蕴藏着一些不平凡的人生真谛。
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耐力与毅力的'较量,圣地亚哥终于杀死了那条大马林鱼。可是,在他返航的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群的袭击,当他终于回到港口时,那条大马林鱼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光秃秃的脊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唱出了一首不朽的英雄主义赞歌。老人圣地亚哥是个捕鱼高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永远能捕到鱼,可他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即使最后他空手而归。老人失败了,但那只是力气和肉体上的失败,他的信心和希望始终未曾破灭。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破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这就是我们所颂扬的硬汉精神。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一位老人在逆境中承受着孤独、失败、风暴的侵袭、困难的挑战。能够如此自如、不退缩,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不畏困难、坚韧不拔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的生命一定会开花结果。或许,他没有成功,但他曾经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过,奋斗过,这样就够了,事事都曾努力,成败何须足惜!因为从精神上看他已然是一个胜利者,一个真正的胜利者!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打败,生命的真谛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太阳还能从东方升起,那就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人生哲理故事:学学捕鱼高手
鸬鹚是“捕鱼高手”,在中国,很早就有人开始驯养这种动物,并用它们捕鱼。有诗为证:“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是杜甫《戏作俳谐遣闷》中的诗句,诗中的“乌鬼”指的就是鸬鹚。
跟鸬鹚一样,鸭子也是人们熟知的水禽,可是,它为什么没被人驯化用来捕鱼呢?原来,鸬鹚捕鱼时,总是深深地潜入河底,直待捕到鱼儿方才浮出水面。而鸭子捕鱼时,下了水却沉不下去,头是下去了,尾巴却总是悬浮在水上。
沉下去,才能捕到更多鱼,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做法更像鸭子:有人在一年内连续不断地跳槽,有人在感情的世界里到处翻船,有人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频繁地变换自己的目标……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喜欢“鸭子戏水”,多半是浮躁心理在作怪。当一件事情摆在面前时,我们总是习惯想象结果的美好,在这种思维下,那些艰难的过程于是被忽视,或者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不仅如此,即便我们不抛弃过程,也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每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躲避,千方百计寻找合适的借口作为避风港。然而,现实生活中那样的避风港并不多见。
没有沉下去的勇气,只有一颗浮躁不定的心,是难以把事情做好的。既然逃避不了,或者逃避换来的是自己的退却,不如索性勇往直前。做任何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多学一学鸬鹚,遇事要勇于沉到水底,才能抓到更多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