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新媒体导演的语录 正文

新媒体导演的语录

时间:2025-05-09 19:47:44

1.要有自己的风格。

2.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话说。

3.要“走群众路线”……商业片定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得到宣泄,心情转佳。电影是大众媒介,但愿我们跟观众一起呼吸……观众是用感觉看电影,不是有脑袋分析电影的。

4.当你想要打别人时,你要明白,别人也有手,而你浑身长着肉。

5.我很不显眼,也可以说是土,这没什么,我的朋友了解我内心。我很使某些“清高人士”的讨厌,这没什么,因为我无法使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清高”

6.官多一双筷,民增一分苦。

7.我责问锄头:你为何对待草木如此无情?锄头无奈地回答:我本无意伤害草木和地皮,怎奈被人抓住了把柄。

8.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上粪是获得高产的必由之路。

9.我从来相信,有失败的事业,没有失败的人。

10.路是自己用脚踩出来的。

11.别人为你和你为别人,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应该的。

12.感叹时间的流逝,感伤天天过的不够充实。

13.傻根-一个朴实如刚挖出的土豆的人。

14.死亡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只切除了生命,甚至不留下伤口。

15.最好的人,应当是出粪坑而不染,并且能壮壮地成长。

16.最伤心的就是我少了许多的天真,少了许多的'锐气,被岁月磨平了不该缺少的棱角。

17.社会-由一群为了追求心理上或者身体上的享受的人们所组成的机构。

18.善良的人最容易上当受骗,但是,善良的人又是最坚强的。

19.骗子也是靠努力去赚钱的,只不过他们走了“捷径”。

20.我们迷失自己的道路,不是由于无知,而是由于太过自信。

21.最大的愿望-没有长久的骗子,没有长久的上当者。

22.人总是要成长的,小时候,妈妈远远的向你伸手,是为了骗你学走路,你学会了,那是善意的欺骗,长大后,你买东西买到了假的,还很贵,骗走了你的钱,从那以后,你对所有的陌生人充满了警惕,所以,他还骗走了你的为人热情,你的天真。

23.全才,拆开来,即人中之王。

24.过去的分分秒秒,是我们丢掉的金钱。

25.青春就像一卷卫生纸,看着挺多的,可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26.人带不走钱,钱能带走人。

27.难过的是痛苦,但是等痛苦过后,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

28.没有占不尽的便宜,只有吃不完的亏。

摘要:赵薇导演的青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得到了超高的票房和人气,近些年来,青春电影开始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广受好评。这篇文章就从受众定位,创意传播,文学与电影的结合这三方面着手,浅谈一下此类青春电影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青春电影;《致青春》;受众

近些年来,青春系列的电影似乎开始占据大屏幕,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等都收获到了各大好评。不仅得到了票房,而且还有口碑。青春系列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们也开始关注这类电影。青春电影,其实对于它的定位界定并不是非常的确定。对大多数人来说,青春电影代表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青春气息的回味,他们需要的不是青春电影的严密的概念和分类,而是一种感觉。[1]

一、受众定位

进入新世纪之后,互联网的产生开始使人们的生活进入数字时代。受众也从之前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现在的主动选择者以及互动参与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兴趣,受众参与其中的部分越来越多,甚至开始成为主导,媒体企业也以受众为中心展开传播,去迎合受众的口味进行营销。所以电影的受众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为《致青春》)的受众定位是已经成长并且成为社会主力的70后80后以及慢慢成长的90后。越分众,定位就越明确,虽然《致青春》并没有排除其他年龄阶段的受众,甚至60后就有很多进入电影院,但是由于青春电影这一青春题材的定位,受众定位就集中在了70,80,90后这一时期。

(一)成长环境

当下这个时段,70后80后已经起来,已经慢慢成为社会的主力,特别是80后,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成长的一代。随着改革开放,他们的思想可能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更加的多元化。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的进入,使得这些70,80,90后这一代的人们的信息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多,信息渠道的增多,使得他们的主体意识较强。主体意识增强之后,便开始了相应的想要拥有话语权,那么这些人可能就会成为社会的意见领袖。那么口碑的传播,也许从这些人开始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怀旧思潮

70、80后已经成长起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青春的感慨开始增强。当青春慢慢消逝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种怀旧情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80后开始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迷茫,困惑和疲惫,这些青春电影也许就给了受众一些短暂的`情感出口,对于青春的怀念,对于青春梦想的感慨,当影片中出现的一个个场景,一个个镜头从受众的眼前出现,镜头里的主角不是你,可是也许故事里面的主角就是你。这样就产生了共鸣,当社会的主流被70,80,90后占据,这些共鸣也许就引起了全社会的怀旧潮流。当这些情绪出来的时候,也许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票房也随之而来。

《致青春》里面主要就是讲述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男女主人公,在大学里面相识,相知,相恋而又因为现实原因分开,最后重新遇见的过程,电影里面展示友情的纯真,爱情的美好,梦想与现实差距,以及不同性格人物的故事情节,激起了人们对青春的怀念。电影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相应明确的结果。恰恰是这样的开放式结尾,说明电影不是要一个结果而是为了祭奠逝去的青春。

二、创意传播

《致青春》定位是一部青春电影,但是也不排除是一部商业电影,那么它的宣传,营销必然也是不予余力的。但是在传播过程中,选择了与大众都可以接触的新媒体,进行了创意传播。进入数字时代之后,受众有了话语权,参与也越来越多。当受众参与传播之后,对其电影的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致青春》极具文艺色彩,运用商业化叙事模式,抓住当下的时尚元素与大众关注点,寻找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这也是当代青春电影获得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并且用过新媒体进行创意传播。一方面,从一开始的拍摄,《致青春》就在微博上开通了,并且把整个拍摄过程进行了微博报道,使受众参与其中讨论,转发等等进行受众自主的宣传。另一方面,电影的主创人员,不管是导演赵薇或者主演赵又廷,韩庚等等都在微博上就《致青春》与受众进行互动。而主创人员的微博粉丝量都是上千万的。同时一些大V也对电影进行了互动和转发,那么这就轻易的把电影的信息对粉丝进行传播。同时粉丝的转发与身边人讨论等等都是受众的自主传播。那么这样的传播就省力,效果又非常好。除此之外,电影还进行了节目采访,宣传等等其他的广告宣传。这种利用新媒体的创意传播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就被大众所知晓。

同样的另一个作为黑马出现的青春电影《失恋33天》也是进行了一些创意传播。在电影上映前,网络上兴起了各地的以采访群众的方式进行的《失恋物语》系列的宣传片。以一个城市为一个短片,采访群众,说一些关于失恋的话题。由于是群众自己作为宣传片的主体,参与了宣传,所以对这部影片就有了看的欲望,所以在这部影片在当时也是得到了高票房,好口碑。

三、文学与电影的结合

当代青春电影往往是从人们喜爱的大众小说中选取题材。辛夷坞写作的小说《致青春》具有很高的人气,观众对其有着很多好奇和期盼,迫切需要从实际影像中得到可以真实回顾的图像记忆[3]这种由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方式,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电影和小说都是大众文化,它们之间就有了比较好的融合。并且小说本身就具有超高的人气,对于原创小说的追捧,使得受众好奇它改编之后的样子,想要看一个结果,这一部分也是给电影聚集了人气。

现在青年一代的导演在中国电影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拥有强大的号召力。而对于受众来说,虽然每个人的青春各不相同,但是青春却有着它独特的吸引力,对青春的记忆却是一样,青春电影更易产生共鸣。相信在之后的发展中,青春电影会更加完善,市场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2] 周昭,林芳,张素芹谁没年轻过,但你们老过吗?人民日报[J/OL].2013-08-12

1. 去找一个我喜欢的故事,那么演员呢,其实是不是明星无所谓,但是他一定要合适我的这个剧本里面的人物,我相信有了这亮点,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2. 10年试错,看似无用的事儿,成就今天的我。

3. 未来你终归有一天回过头来去看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说,我没有那个时间段的一些焦虑和我到处做一些乱七八糟,看似没有头脑的一些事情的话,我到不了今天现在在做的这件事情。

4. 你若等待,清风自来。等待可能是一阵风,等待的有可能是一个机会,等待的有可能是一个人,但你终归你得等,你不等,那个风是不会来的`。

5. 电视剧让我觉得,我该做已经都做完了,我还在这占着这个地方呆着,有点骗吃骗喝的嫌疑。

6. 演员这个职业很特殊,成为明星后,就没有那么大动力去磕剧本,说戏了,每天都特别忙。所以,我还真不太愿意用明星,我更喜欢用上升期的演员。

7. 电影自发明以来,就是让很多人在一个黑房间里一起哭一起笑,给人以情感的渲泄。所以,电影并不是为了武侠片,特效片发明的。

8. 我认为占80%的是,得有一个好电影,它什么都是好的,这才能接着谈宣传那20%。不可能电影不好看,光靠宣传把票房搞上去了。

9. 别老让我当黑马,挺累的,我也该当回白马了。

10. 人越功利,越焦虑。

11. 相比较故事,我更看重人性,因为故事是可以编的,中国的编剧最常编的就是故事,最少写的就是人。

12. 若干年后,我希望我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像一套社会学百科全书,如果有人想做研究,它们能成为重要的参考

13. 现在的一些电影导演拍了这么多年,还是在用差故事加大牌演员的套路将观众骗进电影院。我想,可以用我的好故事加合适的演员的模式进行尝试。虽然电影的风险更大,但去爬这座山,可能更好玩一些。

14. 社会处在一个相当焦虑的状态,大家都着急往前冲,但是到底要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15.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只是站在旁观与中立的角度,尽量去记录这些人的生活状态,不去分析好与坏、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