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百强名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到中国招生,来自全国的40多名大学生有幸参加了面试。令人惊异的是,许多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皆名落孙山,而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却赢得了考官的青睐。这名考生叫印天,是南京某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大四在读学生。从步入考场聆听考官的第一个问题,到答完三个问题向考官鞠躬致谢,总共只有三分钟。事后,很多人都说印天的幸运是因为他出众的口才,真是这样吗?回顾一下他面试中的表现,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把你最关注的呈现给你
通常,面试中考官会先问考生的个人简要情况,曼彻斯特大学虽然贵为世界名校,也不例外。印天刚刚坐定,一位考官连看也没看他一眼,就说:“这位同学,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个人情况吧。时间40秒。”印天本来准备好了一份发言提纲,但他转念一想,只有40秒的时间,可能连客套话都说不完。索性,他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了曼彻斯特大学最关注的地方。
“我是财务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即将毕业,我想申请贵校的金融专业。我的托福考了95分,这个成绩不是很高,可能和我考试时发挥不够好有关。但我在校期问各门课程的平均分比较好,为89。7分。另外,我在校期间还参加了《养老基金预测》等课题研究,我写的
说完这段话,印天发现,原来一直低着头的考官纷纷抬起头来。
专家点评:海外名校非常关注综合成绩和学术背景,印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够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把握住对方的考查重点。有的学生,照看准备好的东西背,拼命显示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托福成绩,而这些,都不是人家最感兴趣的地方。
把我最特别的展现给你
第一个问题事先准备了却没用上,第二个问题会是什么呢?正在这时,考官发问了,“同学,能说说你自己有什么长处吗?时间50秒。”
印天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各类获奖证书,但转念一想,与那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相比,自己的学历、证书、社会实践都没有优势,要想脱颖而出,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于是,他这样说:“我比较善于坚持和团队合作,比如我在校期间,曾经看到报纸上一则消息:2005年8月到2006年5月期间,南京地铁1号线16站共丢失20多万张单程票,造成直接损失达60多万人民币。我看了消息后,觉得很浪费,便和其他三个同学商量如何减少地铁票的流失问题。这个调查过程非常辛苦,我们四个人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课题调查研究,并分析出了为何出现地铁票流失的原因。最后课题申报成功,获得了大学的科技基金。可以说,没有坚持和团队合作是不可能顺利完成这项课题研究的.。”
说完以后,印天观察考官的神情,发现他们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专家点评:印天的回答,抓住了最重要的几个地方将自己的特点体现出来。首先,他让人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感觉;其次,他提到的坚持、团队合作以及调查研究能力,都是将来在国外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总而言之,做到了既与众不同又言之有物。相比而言,有的博士生一股脑地把自己的获奖证书和社会实践罗列出来,不仅显得杂乱无章,而且有哔众取宠之嫌。
把最“细化”的我描述给你
凭直觉,印天感到考官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借鉴以往的经验,他本以为,后面可能会问他一些关于如何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问题,没想到的是,人家比他更有前瞻性,“如果你从曼彻斯特大学毕业,今后有什么打算?时间一分钟。”一位考官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笑呵呵地问。
天哪,这个问题还真没思考过。印天先是心里一紧,稍加思索,顿时放松下来。这就是问自己的人生规划嘛!他暗暗告诉自己,考官给了一分钟,是三个问题中时间最长的,一定要说得清楚些。
“我想可能会有几个阶段:22~25岁好好读书,学好金融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25~30岁,先服务于金融机构,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30—35岁,一边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再去读MBA;36—50岁,自主创业或者到麦肯锡等专业的咨询机构工作;50岁以后在中国开所大学,创立顶级的商学院,把我的经验跟下一代人进行分享。”
几个考官不约而同地相互点了点头。一位中文颇为流利的考官开玩笑说:“关于这个问题,今天很多考生的答案都是一句‘读完书在国外积累些工作经验后再回国’,我还以为你们都商量好的呢!你的答案解除了我的疑虑。”
专家点评:印天将自己的长期目标及短期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细分,体现了他善于规划自己人生职业的良好品质,而不是单纯地为学位而读书。相对于他的回答,那些笼统作答的同学要逊色得多。
这场面试,印天成了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他承认,自己平时很注重口才训练,但他更强调,口才的好坏取决于思考的能力。抓重点、亮特点、细规划是印天本次胜出的关键,这得益于他善于思考,而思考的外化则体现为不俗的口才。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翻出来一本积了一层厚灰的书,打算消遣一下。书名挺文艺,印刷土了点,作者照片亦忧郁深沉,名字普通到我现在都记不住,只知道介绍上写:
“XX,作家,19XX年生于XX,妇科大夫,前麦肯锡合伙人"
下面又加一条:“古器物爱好者"。
喔,这个人很牛啊,我想。作家可以爱好古器物,妇科大夫怎么会跑去做麦肯锡合伙人?
在一个更加无所事事的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文学和笔法的'世界观。
真正好的文学体系,不是诗歌,不是传记,不是散文,不是小说,而是随笔。真正好的写作笔法,不是华丽,不是阴郁,不是精致,不是煽情,而是简·畅。
冯唐(我去翻了翻书)的笔法,也正是如此。李敬泽写的序,笔法和他如出一辙。李敬泽说“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不是梦想,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我读了冯唐的随笔集,直觉的思想的浪潮汹涌澎湃,带着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把我淋了个透心凉。
我再看看,发现冯唐不太像情绪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嬉笑怒骂散逸不羁,但你就是知道这种酣畅淋漓的文字后面不是个易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很少失去控制,再挥洒浩荡敢怒敢骂还是失不去控制,永远在冷静的逗号与句号之间徘徊,让人畅快让人大笑,让人看不清这种平易近人的幽默文字后人是怎样。
唯一一篇激动的文章在第一卷,小猪大道。
冯唐写着写着就激动了,他写了***妈,写了那个年代,写了很多往事,灰蒙蒙的,有点忧伤。逗号和句号没变,但文字已然失去控制,他写“我眼圈红了",我在文章外差点哭出来。
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简单,想什么说什么,只用逗号句号,我也要学冯唐,不矫情不做作不装忧郁,人有多简单文字有多简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得像幅泼墨山水。
我要记住两字真言,“简·畅”。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年亏损数十亿美元时,他们请戴明博士回来报告,戴明依然强调要在品德上每天进步一点点,连续不断地进步,必定能够起逝世复生,振兴企业。结果,福特汽车照此定律贯彻3年之后便转亏为盈,一年净赚60亿美金。
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派特雷利也明白这一法令,他在湖人队处于最低潮时,告诉12名球队的队员说:“今年我们只有每人比去年进步1%就好,有没有问题?”球员一听:“才1%,太容易了!”于是,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抄截、防守一共五方面都各进步了1%,结果那一年湖人队竟然得了冠军,而且是最轻易的一年。有人问教练,为什么这么容易得到冠军呢?教练说:“每人在五个方面各进步1%,则为5%,12人一共60%,一年进步60%的球队,你说能不得冠军吗?”
我们再看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50%*50%*50%=12.5%
60%*60%*60%=21.5%
大家看得出来,每个乘项只增添了0.1,而结果都简直是成倍增加。实在,成功也是如斯,起源于诸多渺小因素的聚集叠加。每天进步一点点,假以时日,来日于昨天将会是天壤之别。
“天天先进一点点”,在佛经里叫做“日精进”。佛祖曾经说过一句话:“日精进为德。”
这句话意思是咱们必须每天尽力,日日提高才算有德,否则就是缺德。话虽刺耳,但却是至理规语,目标是告诫众人要长进,不懈怠。
人要每日进步,大天然何尝不是如此?残暴的太阳普照大地,十二个月月月如此;仁慈的雨水润泽万物,五十二周周周不停;智慧的佛祖普度众生,三百六十五日日日不休。各位在为事业和学业斗争的人们要想造诣伟业,更须要日日精进,不可逛逛停停。当今世界,竞争惨烈,商场比战场更残暴。身在的人们必须每天努力,日日精进方能成为业内的佼佼者,成就一方霸业。反之不求上进,懒惰懈怠,必定被对手和市场淘汰。
要做到日精进,做要做三点。
其一,善思考。
思考是一个“问+答”的进程。逐日进行这样的思考积淀出精髓,是生发智慧的最佳方式。最好不要只想不写,那样做你脑中的设法不会清晰,不清晰的主意是不出产力的。最好的方式是用纸跟笔以“问答”的方法记载下来,让你的思考结果在眼睛里浮现,可视化,这样的思考才会更加清楚明了。
思考,还要做到随时随地,每时每刻。我十分崇拜日本的一位治理巨匠大前研一,他曾经担负麦肯锡公司日天职社社长,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管理征询参谋。他有一个奇异的习惯,就是在任何时光、任何地点看到任何值的研究贸易景象,他都就会进行充足透辟的思考,直到得到想要的成果为止。( )每天坐地铁看到地铁中的化妆品和无增加剂食物广告,他就想到假如要开办无增添剂并能直接配送的化装品事业,会不会很受欢送呢?当他看到结婚仪式公司的广告时,网络语录,他就想能不能向结婚庆典公司供给全市适婚青年的信息服务呢?
思考训练,最好与气味相投的人一起来“玩”。设定一个标题,而后想出几十个甚至多少百个计划。这种训练使你在事业艰苦的时候,也能比拟轻松地找到替换方案。就像象棋高手一样,通过平时的一直研讨,各种套路已经深谙于心,不论对方采用哪种进攻方式,都能轻松化解,绝不张皇。
每天进行的思考练习,是日精进的第一个要害。
其三,善行动。
固然我极度倡导思考,然而只思考不行动,在完善的思维都是垃圾,情理很简略,思考的终纵目的是让想法转为事实,只有行动,大批的行动方能做到。行动发明结果,所有胜利者的口头禅都是:“JustDoIt!”
有一位世界顶尖的推销员,他的月收入是一百万美金,当时他才27岁,而他20岁的时候还在餐厅洗盘子。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从早上6点开端工作直到晚上昏倒在床上为止。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从早上一睁眼就要大量地行动,大量地行动,始终到晚上。这个倾销员之所以成功就是由于他每天访问10个客户,每天如此,持续了7年。
请记住,所有的常识必需化为行为,只有举动才会发生成果。我有一位创建了四家公司的好兄弟告知我:思考让你清楚,行动让你成为。
其三,善转变。
改变的过程,是一个粉碎旧我,重塑新我,再破碎,再重塑的过程。破碎时产生演变的苦楚,而重塑后产天生长的快活。改变,必须是“正向改变”。就像电脑升级一样,要使自己脑中的软件不断从1.0版进级到2.0版,再升级到3.0版,如此轮回。
同时,我以为一个人的“学习力”就是他的“改变力”,权衡你学习了多少必须把你改变了多少作为参考。那么,怎么改变呢?很简单,学习后立刻反复持续地应用才干产生显明的改变。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小学习小改变,大学习大改变,不学习不改变,改变的幅度越大越好。学习的后果最好是“醍醐灌顶,幡然觉悟”;做出的改变最好是“汹涌澎湃,日新月异”!有位企业家曾经位列中国胡润富豪榜第二名,他陈述本人从一个一般工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的故事,过程中的改变与本来的生涯方式和工作强度有着天地之别,几乎就是死里逃生,有的人废弃了,但是他咬着牙挺过来了,这种改变,叫做“本性难移“!这种改变,也是成大业者的必经道路。
每个人都要以“日精进”三个字时时诫勉自己,思考,改变,行动,向上,全力以赴并到底,一起去实现我们心中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