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道家修禅的经典语录 正文

道家修禅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4 16:59:47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摘抄

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6.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10.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1.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欣赏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 治人事天,莫若啬。

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5.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6.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9.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

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1.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悟道禅语经典句子(一)

1.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2.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3. 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4.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5. 万法唯心。

6.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逃脱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7. 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8.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9.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10.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11.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12.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3.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4.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5.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破除烦恼,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16.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7.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悟道禅语经典句子(二)

1. 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飘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祝吾友开心!

2.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3.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4.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6.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7.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8.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9.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0.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11.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2.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13. 善恶一念之间。

14.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5. 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16. 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17. 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18. 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

悟道禅语经典句子(三)

1. 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2.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3.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5. 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 能够度自己才能帮助别人,不能自度绝对没有办法帮助别人,这是事实。

7. 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论》

8.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9.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0. 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11. 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而且愿他(她)们都能快乐地保护自己。

12.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13.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4.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5.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娥眉误。

16.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7. 月华悬静夜,寒露灭尘埃。

18.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9.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20.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