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格局大小与否说实话是很难定义的,但是一个人是否拥有广阔胸襟却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影响很大。
胸怀的大小会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会让你寻找到生活中旁人看不到的风景。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
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
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心理等要素的内在布局。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
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等种种棋招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为什么别人会有大格局?
有的人说,站的高才能看的远;也有人说,欲为大树, 莫于草争;有人说,格局即大局观了;有人说,大格局就是大胸怀;还有人说,大格局就是看的远。
似乎,都有道理。不过,事物也本无对错之分。站的高,确实是能够看的远。有大格局的人确实也不会斤斤计较,有大格局的也往往看的远。
很多人认为,后天的成就主要靠自己。虽说,一个人是否有作为,后天的努力占了很大的部分。但是,先天性的环境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
试想,如果你从小生活在一个资源匮乏的环境,眼界往往不够开阔,总是为基本的生活而操劳,哪来格局。
但是,即便是有的人生活在资源充沛的环境,也见过大市面,也并不一定有大格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格局受环境影响很大。而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总体生活的环境本质差异并非太大。
如果真去计较,恐怕这个问题也是难以解决了。所以,在这里先抛开了环境因素,还是坚持格局由眼光、胸襟、胆识、心理要素等决定的。
眼光
眼光是指在某一时刻,对某领域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 。
第一,你能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不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第二,对于事物的评判已经有自己的标准,并能够极为准确根据现在对未来进行预测。 第三,是你知道这些道理之后,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而对于未来的准确预测,亦是在坚持在看清本质的原则之上的。比如雷军做小米手机,他很明白大众的消费能力,理解大众的消费需求标准,他看到了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者产品是品牌发展的趋势。他知道超过用户预期的产品必然带来超好的口碑。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可为和不可为。若不可为,怎样做才能可为,那何时可为。
胸襟
人的胸怀很有意思,有大的追求,大的愿望,就会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视野,大的宽容,这就叫大胸怀吧。
如果你的想法是追求一个具体的、很小的事情,你得不到它会很生气;如果你想要的是别人没有的,是很大的`东西,很远的东西,你就会变得能够理解很多,包容很多,能够承受痛苦,甚至伤害你的事情你也能够包容。这是一个正循环。
刘邦和项羽,从军事领导力上看,项羽远胜于刘邦,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是何等气概;从兵力配置上看,项羽手下强将如云,整体实力也优于刘邦;从智囊团上看,两者各有张良范增,也不分伯仲。
所以若综合三方面而言,项羽的楚军是远远强过刘邦的汉军的,但为什么最后自刎乌江的不是刘邦,而偏偏是项羽呢?
刘邦自己说过“我文不过萧何、治国不如张良、行军布阵不如韩信,但三人皆为我所用”。再看看项羽,手下纵有范增、英布这样的文臣武将,但最终还是一败涂地。
只因他不像刘邦那样胸怀广阔,单单为一个名义上的“西楚霸王”惹得众诸侯心生叛意、倒戈相向。
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刚愎自用,范增屡次进谏,但最后还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为严重的是他竟对已缴械投降的近三十万秦军实行坑杀,使他的威信声誉瞬间被葬送。这不正是胸襟。
胆识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
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当巨人大厦倒塌,讨债人蜂拥而至之时,史玉柱庄重承诺:“欠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也正是出于这种“还债”的动力,史玉柱终于东山再起,且赚钱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
而之后,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卖脑白金,投资银行股,进军网络游戏,在一片废墟上,转眼炼就了超过500亿元的财富。
行军作战需要胆识,成功创业更需要胆识,只有想法却不敢去实现终究不会成功,莽撞行事也只会导致失败,有勇有谋才能事半功倍。
心理
有很多投资者,不做投资的时候,看到被人赚钱,总是在想:有什么赚钱的好项目呢?
真到做投资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抱着必赚的心理,所以一旦遇到亏损,与原来的期望不一致时,难免就心态出问题!然后会出现各种状况。
尽管只是一种现象,如果将其放大,很多时候我们在面临未来的预期何曾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投资行为。
所以说,格局真的决定人生层次。
格局在岳飞那里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千功名尘与土的壮烈;
格局在马致远那里却是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孤旅;
格局在苏轼那里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的寂寞;
格局在柳永那里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烟花柳巷而已。
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才有多大的胸襟。格局是一种眼界,是一种大情怀,海纳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站在高处,整座城市不过就是几座楼房,在飞机上从云端俯瞰城市,城市也就变成了盆景。
1、心胸有多大,人才有多强。
2、"员工文化"为:勿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圆做人,万众归一,不断创新。
3、人生四大幸事就是,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像我就是生得好,现在就希望活得长,病得晚,死的时候痛痛快快的,不要拖来拖去的。
4、一流企业做文化、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资本;三流企业做项目、产品。过程是从三到一的。
5、企业家必须经历过三千三万:吃尽千辛万苦,承受千委万屈,经历千风万险。四大功夫:理论文化功夫、过硬的实践、突发事情的处理、对企业机遇和危机始终高度重视。需掌握的五本书:政治经济学、国学人文学、法律道德学、财经文化学、哲学社会学。
6、企业不是一个人干的,也不是一种人干的。
7、中国经济已经从短缺走向过剩,必然从总量走向质量,从无序走向有序!
8、国家的竞争是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不是企业家的竞争,而是产业的竞争!
9、一个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的仁人志士。
10、激情与从容是衡量企业领袖的标准。
11、心态决定状态,眼界决定境界,心胸决定格局。
12、一个脚不能到达,就用眼睛到达;眼睛不能到达,就用心梦到达的无畏猛士。
13、中国经济正从短缺走向过剩,从总量走向质量,从无序走向有序!
14、和谐需要坦坦荡荡的妥协。
15、真功夫是"悟"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
16、机遇是"想"出来的,不是"忙"出来的。
17、对待孩子要像对待员工一样。
18、把企业做美,把企业做成大家的,这就是"和"。
19、"在赏识中成长,在谴责中成熟"
20、[xx]年的辛苦加[xx]年的思索,[xx]年的实践加[xx]年的创造,我们用旅游的心态在踉踉跄跄中流星般的.走了[xx]年,在不断地优胜劣汰的裂变中,回归了正常。完成了以社会为已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的社会使命,终于打造出来一个私有共用,私有共有,权利共众化,资产社会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办的个企。
21、才华是第一位的道德,才华取决于智商是不是高,智商不高,才华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22、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
23、一流企业做文化、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资本;三流企业做项目、产品。
24、真正的企业家需要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必须做到委屈中平衡,妥协中前行,虚怀中充实,放弃中收获,谦卑中完善。
25、无知的简单、有知的复杂、大智慧的简单。
26、自信+自卑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27、谈到财富,严介和说,"我觉得中国遍地是黄金,想怎么赚就怎么赚。"
28、数据只看政府发布的。
29、市场是最重要的,公司CEO一定要是会做市场的。
30、真正的道德在于自我的修养,而不是强迫别人认同你。真正的圣人都是只讲帮助而不计报答,因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获得的快乐是最好的报答。
31、学历高的人喜欢怨天尤人,把那些学历不如自己或没有学历的人的成功归结为机会和冒险等偶然因素,其实这是错误的。仔细想想,他们要么有过人之处,要么付出的比常人更多。如果高学历的人也像低学历的人一样去踏实、能上能下,那你将来就了不得,人家做加法你就做乘法,不一样。
32、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
33、农民容易出领袖,渔民容易出团队。苏商是农民文化,浙商是渔民文化,所以浙商的团队在中国是最棒的。
34、书读得多,只能说明一个人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资料库。只有把知识消化掉,通过实践形成智慧,"资料库"才会变成"智囊"、"智库",才会赢得尊重。
35、用严厉和冷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36、第一语录:优秀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37、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38、学习知识充其量是三流的。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知识,也就是传承知识。不管传承多少,学得多渊博,在我看来都是三流的。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知识从融会贯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裂变知识,这就是二流的。无中生有,创造了知识,这就是一流的。
39、知识既不等于文化,也不等于智慧,它只相当于工具。
40、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在书本之外。——培根
41、管理是一件困难、不确定的事。在管理进程中,人们往往会认识到,原来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此之少。如此难度大的可能,怎么能在教师里进行教授?
42、初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前的无知,而博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后的无知(这种无知更可怕,因为固执)。
43、商学院要培养60%的职业经理人,30%的像温州商人,10%的商业领袖。
44、中国经济总量高于一切的时代过去了,质量高于一切的时代到来了。中小企业的格局必然是99%的死去,剩下的1%都是大企业、品牌企业,只有它们在国际上才有话语权。99%的企业该牺牲都牺牲吧,它们不牺牲,1%的企业起不来。经济总量明显减少但质量明显提升,并且减少很多内耗,很多重复投资。
45、既然胜券在握,那么接受挫折与嘲弄便犹如接受新的荣誉。
46、"一流的企业,是让卓越的员工有了职称而又远远的不称职",在看准员工的人品之后,6分的人才,加以8分的提拔与使用,给予10分的待遇,这样员工会觉得自己不称职,而去努力,不断的奋进;当员工锻炼得差不多称职了,又给他更高的职称,更高的待遇。这样,即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
47、对话不在一个量级上,就构不成对话;交流不在一个层面上,就形不成交流。
48、任何一个人在学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他一生中所需的10%;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离开学校之后从自学中不断获取。
49、心理学家发现,MBA通常具有共同的特点:精力充沛、高度自信又富于魅力,因此总能左右逢源。但这类人总是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更要命的是,由于他们作出自己的判断时显得那么确信无疑,因此别人也很容易信任他们。而当处境艰难时,这类人往往不知如何面对,他们不愿公开承认是自己错了,而会选择撒谎。
50、公与私,公的一半恰好是私的一半,所以公私向来都是一回事。私中有公,公中有私。
51、读书两个字,是要放大的,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生,是指大家要把握好读"有形之书"和"无形之书"的度。思考肯定比有形的书本读书更重要,行动又比静态的思考更重要。
52、不要怕别人把自己想成傻瓜,关键是自己不要做傻瓜。这就是城府。
53、从知识变成智慧,再从智慧变成能力,再由能力转化为物质财富。一要用心学习,第二要勇于实践,第三要勤进思索,还要善求指教。
54、在待遇问题上千万不要要挟领导,但可以提醒领导。
55、在风雨中飘摇,在生与死的考验当中没有倒下的,生存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56、大家是"炼"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
57、高管就应该只做人不做事,多做教练员少做运动员。企业的决策者,只当裁判员不做运动员。
58、以上就是最经典的用人之道。而我,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能做到厚侍自己的员工,能让团队真正实现脑袋和口袋双丰收,能把自己的企业变成真正一流的商学院(先商而后学),对得住员工的父母,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用实际行动来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就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59、做事越多,犯错的机会越大,少做事或者不做事的则不会犯什么错。所以即使一错没有,也是有过。
60、领袖素质:宽容、沟通、果敢。宽容最重要。
61、对外关系上,就是要保持"听话"心态,要360度交朋友。关键是要"最大限度理解政府和媒体",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去理解政府与媒体对我们的不理解"。
62、管理就是管人,只管人不管事
63、让优秀员工永远"不称职"地工作
64、严介和告诉三门峡的民营企业家,要赏识你的部下,这是企业最大的财富,领导和客户都是会变换的,只有你的部下才是不可替代的。严介和说:"要像看待你的孩子一样看待部下。"
65、理性的怀疑是对能人的有效爱护,感性的信任往往是对能人的伤害。公开的用,公开的疑,透明的疑,透明的用。
66、五讲: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历更讲贡献;讲道德更讲风格。道德是静态、内在的,风格是外在的。喝酒考察风格,掷骰子考察智商。
67、要以旅游的心态做企业
68、浪费公司成本、资源,虽然没有装进自己腰包,也应该受到惩罚甚至淘汰。
69、一定要360度交朋友,即使和你的敌人,既然能成为你的敌人,他无疑是优秀的,不优秀怎么能和你敌对呢?不如走进敌对,化敌为友。
1、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3、悟道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胸宽广地活着。
4、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5、必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凡人具大受之才者,必有大有其量。
6、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
7、所谓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和牺牲精神,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
8、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9、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1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1、江海不与坂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斗其声。
12、我们普通众生和佛陀的区别,就在于佛陀的心怀宽广,佛经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用开阔的心胸来容人容事,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13、人生苦短,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胸怀宽广的人才能永远快乐。
14、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你要知道虚空在你心里就像一片云彩在虚空里一样。
15、以患难时,心居安乐;以贫贱时,心居富贵;以屈局时,心居广大,则无往而不泰然。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张健。以不测视无事,则无往而不安稳。
16、心胸开阔的人,能正确看待自身与他人差别。不会自轻自贱盲目崇拜英雄和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不会盲目自信无谓贬低他人;不因别人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
17、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8、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19、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
2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1、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2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5、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6、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7、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28、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29、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3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31、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3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3、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34、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35、心胸开阔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些,争不起来;功利稍淡些,争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