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李银河关于性经典语录 正文

李银河关于性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0 23:38:49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库利是如此描述人与人关系的:我不断地想象你的看法,特别是你对我的看法,以及你关于我对你的看法的看法。我会按照你的看法行事,也期望你按照我的看法行事,不论是谁,如果不能或不愿如此行事,就难以适应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游戏 ----《社会学精要》

2、你不要怕失去我,我很愿意和你在一起,但是自由地和你在一起,你也保留你的自由权利吧。我看报看参考,越来越感到海誓山盟的时代过去了。如果没有感情我们就分离,我坚持这一点,不过我们可以约好互相安慰的义务,即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喜欢对方,但如果对方要求安慰,那个人有义务安慰对方,使这个人的心里好受一些,你同意吗?另外,我们不要大人,不论现在和将来,让我们把他们抛开,我们只是两个人,不是两家人,我们是两个在宇宙中游荡的灵魂,我们不愿孤独,走到一起来,别人与我们无关,好吗? ----《爱你就像爱生命》

3、我相信,根据概率,一个社会中最容易存在的是曾经存在过的东西,最不容易存在的是不曾存在过的东西 ----《社会学精要》

4、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原欲受阻会升华成艺术,如文学、美术、音乐。 ----《人间采蜜记》

5、翻拣他当初写给我的情书,只觉得倏忽之间,阴阳两隔,人生真是一件残酷的事。既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既然再美好的花朵也会枯萎,再美好的爱情也会湮灭,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爱你就像爱生命》

6、毛姆认为:莫非是因为人本来就只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因此对于永恒的头脑来说,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人所有的痛苦、快乐和真挚的情感,从宇宙的角度来看,的确是全无价值、不值一提的。 ----《人间采蜜记》

7、“一个喜悦的、真正快乐的人,是不费力气生活的人。”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8、“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幸福;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做一个懂礼貌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优雅。” ----《人间采蜜记》

9、精致的生长环境才能造就对性欲的精致感觉,所以虐恋中蕴涵着真正的优雅。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粗粝的环境,爸爸天天痛打妈妈,这个孩子绝不会对虐恋中的暴力美学有一点点感觉,而是厌恶还来不及。 ----《人间采蜜记》

10、一座天空充满了地狱之火的天堂——但仍是一座天堂。 ----《虐恋亚文化》

11、小波有次说,我们这代人跟前后两代最不一样的经历就是,我们体验过绝望的感觉。当时中国没有大学可上,也没有地方可去,我们都曾经当真想过做一辈子农民,在农村终老。而农村除了种地劳作,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就连去打仗死掉也不显得那么可怕了。 ----《人间采蜜记》

12、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概括为五类: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三项属于低级的需求;后两项是高级的需求。如果人仍旧停留在生存、安全、归属需求未得满足的阶段,他的生活质量只能是低下的,粗俗的,原始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外加七情六欲而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满足这些基本的需求已属不易,无缘涉足其他的需求,也没有其他的冲动。

13、人生短促,时光如白驹过隙。世人全都想不明白或者不愿意想的一件事是:你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仅仅是者几十年的时光,其他的一切都没有用——也许对别人有用,但是对你自己没用。在你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后,你是基本上不存在的。 ----《人间采蜜记》

14、我酷爱所有人造的美,不可或缺。我的生活像一只精雕细琢的雕花小碗,至少我怀着这种愿望。我并不觉得自己比那些质朴的人高明多少,只不过觉得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稍纵即逝的生命。我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流连忘返。每日从各色各样精彩纷呈的花朵中采集那一点点精华,认真品味,不知餍足。生命不息,采蜜不止,直到老的再也飞不动了,才躺在花丛中静静地死去。 ----《人间采蜜记》

15、不要那么认真地看待自己,没有人会这样看待你的。

——每个人都容易犯自我中心的错误,其实自己没那么重要,跟自己有关的一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李银河说爱情》读后感 篇1

热烈的东西尤其短暂,所以小波对李银河的痴情与热烈,难能可贵。这本书是根据FM音频节目整理而得,更口语化。我想,李银河代表的是美好的爱情和独立前卫的婚姻理念。

“社会学研究中衡量人的社会地位有三个标准,一个是钱,一个是权,一个是名。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在这几个领域里不断地奋斗,为名为利,为了权利,一辈子不停的追求,可是你最后会发现,真正能够给你带来快乐的还是爱情,而不是其他东西”。但是,带来痛苦的也是爱情。一直认为,爱情就是被冲昏头脑一时上头的产物。有的人很幸运,可以从一而终,一直享受爱情的甜蜜。可大多数人还是会从中抽离出来,痛苦,自愈。人生很长,生活美好,相信所有的人的出现都有其意义,恩赐或者教训。

因为不同,所以吸引。因为不同,所以分开。所有陷入 情网的人,爱上的都是自己心目中虚构的'那个他。李银河老师的爱情观很包容很唯美:如果一桩爱情发生了,那它就是发生了,它在实际生活中不但不应该因为任何原因受责备,而且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肯定是美的。

婚姻应该是爱情顺理成章的结果,没有结婚的爱情能说他就是失败的爱情吗?婚姻应该是两个平等的个体爱的结合,而不是安身立命的途径。把自己的想法和位置摆正,我想一定会找到幸福的。经营向来不是一件易事。

你读过的书,受到的教育,是为了遇到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或者人的时候,不求认同和支持,但是要保持起码的尊重和包容。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要有及时抽身的勇气。现在有很多人抨击女权,难道男权当道是男女平等?什么女权男权都不可取,只是需要男女平等,或许男女分工不同,模糊了边界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爱情是什么呢?我想是那个自己丢失的另一半,是治愈的力量。

《李银河说爱情》读后感 篇2

昨晚在1200随手翻到一本《李银河说爱情》,内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当下两性、婚姻和爱情,很有意思。其中有一段讲到对单身族或不婚主义者提供的四点建议分享一下。

她的第一个建议是,你尽管不结婚,自己过日子,但也要去经历爱情、亲情和友情。第二个是经济上要独立,要有自己的事业。第三个建议是发展个人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生活情趣。最后一个建议是做好应对社会压力的心理准备。

于我而言若未来注定被单身,漫漫人生长河中,这四点颇具指导意义。直面单身的我,将来的日子里一定不会放弃追求爱情的勇气,恋爱可以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本身就是目的。珍惜现在爱着我的友情和亲情,有二三知己,有疼爱我的哥哥父母,人生也很幸福。我庆幸一直保持经济独立,进而人格和思想都是自由独立的,可以充分支配自己的人生。而更重要的是保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阅读,热爱运动,艺术滋养,关注世界,不断尝试新鲜事物。而最后便要练就一颗足够成熟强大的心脏,来面对这个家庭本位依然主流的社会带给我们单身人士的舆论压力,我想我已准备好了。

李银河这本书娓娓道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讲述婚姻制度的时代特征,解读我国《婚姻法》的制度变迁,对比西欧两性关系的演化进程,分析我国当下两性关系、青年男女心理等社会现象,进而引导着读者去客观的认识爱情。

昨晚一口气读了四章节的内容,抬起酸胀的脑袋看时间时发现已近深夜,可谓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值得推荐。即使对爱情不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读,因为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客观成熟的视角去看待自然生发的社会现象,身边的人事物,引导大家如何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去认识两性关系,这是生而为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