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数学复习计划
一、数学复习的任务
1、首先我们系统地梳理小学阶段的所有核心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优化,从而形成符合学生个性要求的有效知识网络结构。
2、引导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毕业复习本身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再学习和知识结构再优化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过程。我们很清楚,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而通过总复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各种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4、再次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学习目的教育、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数学总复习过程的安排上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各班教学实际和本校特色,总复习阶段共计30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与代数”分成: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四段。
1.“数的认识”(3课时)
重点复习: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以及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数的实际应用。
复习建议:
(1)帮助学生熟练地在数轴上填整数、小数、分数,理解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素材读、写多位数,改变数的计数单位,求近似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写多位数,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包括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位分级、多位数的组成等。通过读多位数、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求多位数的近似数以及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多位数一般先分级,还要
遵循读数的规则,尤其是数里的0的读法规定。另外这里还带着复习小数的知识,包括计数方法、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等。
(3)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性质、小数性质改写数与式上。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这些知识常用于名数的化与聚,并且还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结点。可以先复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相互改写。
(4)将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5)用卡片摆数,复习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我们着重利用摆出的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个活动之中,使知识不孤立,复习不枯燥。
(6)新教材中特别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在车票、商品标识以及报纸、网络上寻找数的信息,体会数的具体含义,感受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序或用于编码。
2.“数的运算”(5课时)
重点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和算法,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法
和乘法的运算律。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路。 复习建议:
(1)应该掌握的口算、笔算、估算等方法。并进行灵活的选择,主动采用简便运算。通过选用合适的算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应主要抓住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的训练,全面、充分挖掘条件间的联系,进行信息的再加工;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规划解题的步骤。充分利用分数、百分数的概念进行推理,充分利用题组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交流解题的体验,自己再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式与方程”(2课时)
重点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
复习建议:
(1)让学生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书写规则。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2)熟练掌握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列算式计算,思路曲折、列式困难,如果列方程解答显得顺畅、方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更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判断。
4.“正比例和反比例”(2课时)
重点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及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复习建议:
(1)通过用测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或统计表里的数据写出比、体会比的意义。并能熟练用比组成比例,体会比例和比的联系与区别。
(2)能通过判断,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画出正比例图像并能解决一些有关比例尺知识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分成: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段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课时)
重点按“线—角—形—体”的顺序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教师把形、体的特征与求积计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复习。复习建议:
(1)首先回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整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接着整理学过的角,用工具度量角的度数、画垂线与平行线,再认平面图形的底和高。
(3)在复习三角形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上,复习包括三角形的分类、边特殊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等内容。
篇二:
一、复习目的
1巩固第七册语文所学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查缺补漏,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综合解疑问难的能力。
3在复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
(一)生字部分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正确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1)在生字表中,一个词都是生字的,应提醒学生的重视。
(2)明确“写好字”的要求。“写好字”不是单指书法、描红等,而是每一个学生日常书写的汉字。
正确:就是不写错别字,不增减笔画,不改变字形、笔顺、间架结构,合乎一般写字的规律和习惯。把字写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
整洁:就是要
(二)词语部分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
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领悟含义深刻的词语,并体会表达效果。2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句子部分要求:能领悟有一定内涵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
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2阅读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
思想感情。
(2)能背诵指定的段落或篇章。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复习时间:
1月4日至1月15日在校复习。每天复习一个单元。中间穿插综合练习(含
四、复习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2复习时注意:个人复习与伙伴复习相结合;检查、比赛和游戏相结合;课内巩固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培养习惯与提高能力相结合。3要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要经常提醒学生的用眼卫生,写字姿势,要求他们认真做眼保健操,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4因材施教,避免过重课业负担。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篇三:初三期中考试复习计划范文
初三是个关键阶段,每一场考试都十分重要。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临近了,在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有一些薄弱的方面是不是该加强?如何加强?
本月中旬开始,西安市各初中学校会陆续组织期中考试,考题一般为学校自主命题。珍惜初三上学期的每一场考试,利用考试检验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弥补、调整。
一、多看课本,课后及时复习。
期中考试考核的内容都是围绕课本的,把课本吃透,把该熟记的知识点、该掌握的公式都必须拿下。每天在课后用半小时来复习,效果要比做两个小时的课后作业好得多,因为复习是为了检查自己是否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如果缺少了复习,不但会影响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还会在写作业时感到很盲目。不仅如此,课后复习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新课讲授后,花费2—5分钟采用过电影式回忆法,趁热打铁,及时消化新学知识点。因为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刚刚获取到新的知识,还未能够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所以就需要依靠及时地回顾复习来让自己充分理解并且加深记忆。
二、查漏补缺,互相提问每天课间、晚上复习时,通过与书本对照、与同学互相提问,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失误,将知识点深深地记在脑子里。
三、回炉复习
给自己把学习计划制定好,规定每一步的复习进程。大约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将所有内容复习完,然后再回炉复习,便可保持已学知识点固若金汤,活学活用。四、考试时,多审题,多检查。要养成好习惯,在做题时一定要把题看清楚,不要贸然下笔;不提前交卷,多检查几遍,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虽然复习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是大同小异,但是考试前后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中考的影响很大,不可小觑,初三生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好习惯,家长和老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初三生们改掉不好的习惯,在中考时,往往是一些坏习惯导致丢分,让考生和家长都痛心不已。此外,中考复习时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就是纠错本,我们可以从这里就开始做起,每一场考试,甚至是平时的测验题,都认真记录错题,备注好知识点,以便中考冲刺时翻阅温习。
基础积累(35分)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5分)
yōulǜzīrùnkūshòuqìgàilàzhú
()()()()()
二、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入空格。(2分)
悬崖()壁悠扬的麦()胜利的()息()丽的姑娘
三、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2+2分)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我们要讲究卫生()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雕粱画栋 雅俗共赏脍炙人口不落窠臼
B.囫囵吞枣浴血博杀抑扬顿挫 可见一般
C.自作自受怒目圆睁庞然大物响遏行云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句话出自《礼记》。………()
2.“竭泽而渔”比喻做事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3.《怀念母亲》一文是季羡林的散文作品,他在文中提到“一生有两个母亲”分别是指他的亲身母亲和带他长大的奶妈。…………………………()
4.《老人与海鸥》、《别饿坏了那匹马》、《最后一头战象》、《跑进家来的松鼠》这几篇文章写的都是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美好的感人故事。…()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我也来仿写一句)
舀起一汪山泉,,。
3.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体会破折号的用法,把句子写具体)
的事情发生了——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āoshìguānjiàndǒuqiàoruòbùjīnfēng
àidaǐcíxiángyuángùhúlúntūnzǎo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迄(qǐqǐ)今逮(dǎidài)捕尽(jǐnjìn)管
温(xúnxùn)驯瞥(piēpiě)见剥(xuēxiāo)削
三、比一比,再组词。
壁()载()燥()倾()
璧()栽()躁()顷()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自作自()一言()鼎前仰后()
浮()跃金阡陌纵()月()风清
惊天动()不可名()十拿()稳
三长()短深思熟()仍辱负()
五、圈出每组中不同类的一个词。
1.清晨黄昏日夜正午晚上
2.勇敢善良诚实凶残和蔼
3.黄色红色彩色绿色蓝色
4.偶尔经常有时瞬间从不
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落:①掉下;②衰落;③遗留在后面;④用笔写;⑤停留或居住的地方;⑥归属。
1.叶落归根()2.落笔()3.下落不明()
4.落花流水()5.落井下石()6.骄傲使人落后()
重:①重量;②分量大;③程度深;④重要;⑤重视;⑥不轻率。
1.他这个人一向办事很稳重。()
2.再重的工作他都不叫苦。()
3.他的伤势很重,医生正在抢救。()
4.这时仓库重地,要注意防火。()
六、根据课文内容或提示填空(14分)
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的刺去。”该段出自我国大文豪的文章《少年闰土》,这个学期我们积累了他的很多名言:
(写一句)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伯牙所念,钟子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乃破琴绝弦,终身。”
3.当我们看到城镇周边的大片良田被用来建工厂、盖高楼时,不禁想用学过的一条环保标语“,”来提醒人们:珍惜土地!
4.在“轻叩诗歌大门”单元里,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通过阅读认识了一位现代诗人;我们小组也围绕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
阅读运用(30分)
(一)《穷人》(节选)(4+4+2+2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选择最佳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上文中,主要的写作特色是………………………………………………()
A.人物动作描写B.人物心理描写
C.人物对话描写D.人物神态描写。
②上文中,第一处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列举内容的省略B.重复词语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小学各科目的学习对大家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快乐识朋友(读拼音,写词语)5分
róucuōdālāgēzhìhúlúntūnzǎo
二、依样画葫芦(照样子组字并组词)6分
泽——择(选择)——译(译文)
饭——()()——()()歧——()()——()()皱——()()——()()
三、啄木鸟门诊(找出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难以致信()仰首挺胸()易想天开()张冠李带()深思熟虚()挥酒自如()无与轮比()浓荫敝日()
四、关联词荟萃(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分句连成一句话)3分
1、()我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又很害怕长大。
2、促成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缺乏睡眠,()低温。
3、森林不()能保持水土,()能调节气温。
五、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6分
1、老师对明明说:“今晚不给你留作业了,你好好睡一觉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水很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
(1)爷爷在诉说着过去辛酸的往事。
(2)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3)星期天,妈妈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六、记忆搜索台(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啊,体育,天神的欢娱,_____的动力!你_____降临在灰尘蒙蒙的林间空地,苦难的人们,激动不已。你像是_____的使者,向暮年人____。你像高山之颠出现的____,照应了昏暗的大地。(2.5分)
2、《墨梅图题诗》是__代诗人___所作,他以___自喻,表现了他______(3.5分)
3、《东施效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2分)
4、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的周总理,______的鲁迅,_____的雨来,____的罗伯特。我决心向他们学习,做一个_____的人。(5分)
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定义与命题同步练习题
点击要点
_________的句子,每个命题都由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已知的事项是________,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是________.命题可分为_______命题和_____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_______命题.
学习策略
解答本节习题应把握以下几方面: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中考展望
本节知识考查方式多为填空题、选择题.
基础巩固
一、训练平台(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D.相等的两个角是平行线所得的内错角
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延长线段AB;B.自然数也是整数
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 D.同角的余角相等
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这个问题 B.这只笔是黑色的C.一定相等 D.画一条线段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B.若a⊥b,a⊥c,则b⊥c C.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提高训练(第1~4小题各6分,第5~6小题各12分,共48分)
1.(2003?上海)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限小数是有理数;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C.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D.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2.(2003?黑龙江)现有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5)2的平方根是-5;②近似数3.14×103有3个有效数字;
③单项式3x2y与单项式-2xy2是同类项;④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A.1 B.2 C.3 D.4
3.(2003?四川)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某工程队,在修建兰定高速公路时,有时需将弯曲的道路改直,根据什么公理可以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路程()
A.直线的公理;B.直线的公理或线段最短公理
C.线段最短公理;D.平行公理
5.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它们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要求画图,写出已知、求证、证明)
6.在一次数学竞赛中,A,B,C,D,E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了前五名(没有并列同一名次的).关于各人的名次大家作出了下面的猜测:
A说:“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B说:“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
C说:“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D说:“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
E说:“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
结果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请判断他们的名次如何.
三、探索发现(共14分)
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①AB∥DC;②AD=BC;③∠A=∠C.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外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四、拓展创新(共14分)
如图所示, ABCD中,AQ,BN,CN,DQ分别是∠DAB,∠ABC,∠BCD,∠CDA的平分线,AQ与BN交于P,CN与DQ交于M,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过程.(推理过程中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
中考演练
(2004?天津)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
本课导学
对事物进行判断条件结论条件结论正确错误真假
随堂测评
一、1.A2.A3.B4.B
二、1.AD2.B3.C4.C
5.如图所示,已知a∥b,AB,CD分别是∠EAC和∠FCG的平分线,求证AB∥CD.证明略.
6.E,C,B,A,D.
三、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D,∠A=∠C,那么AD=BC,证明略.
四、可得出△APB是直角三角形,△ABP≌△CDM,四边形PQMN是矩形,等等,证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