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5、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1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3、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16、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2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3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2、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3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7、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3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4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4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4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44、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4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46、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4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1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曰,诚实守信,崇德也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小车无軏。
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4、说话真诚守信,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做事厚道谨慎。孔子说,爱护臣下,就能提高道德,同守信用的人交友。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2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3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7、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7、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2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1、巧言令色,鲜矣仁!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2、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朝闻道,夕死可矣。
5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4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下文就是论语中诚信句子与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以上出自《学而篇》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九、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颜渊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辨清昏惑。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巴望他死掉,这样(好恶无常)便是昏惑。(《诗经》上说:)‘肯定不会困此得到好处,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
十、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十一、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说话不真诚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十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篇》
(译文)孔子说:“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用的人交友,同见闻多的人交友,就有益。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表面友善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就有害了。”
十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篇》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公灵公》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燕策三》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刘安
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韩婴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颜子推
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胡达源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胡达源
无论哪个法官都不会比一个人的良心更了解自己。——雨果
每个人的良心就是为他引航的最好向导。——司各特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毛姆
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康德
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弗洛伊德
良心平静,在雷声中也睡得着。——托马斯·富勒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一个人所处的荒谬的——也是悲剧性的——处境就是:当他最需要良知时,良知却最软弱。——弗罗姆
要努力让你心中的那朵被称为良心的火花永不熄灭。——乔·华盛顿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昼
博爱之谓仁。——韩愈
有人使缺点变得要爱,有人使美德难堪贬值;而良知绝对会告诉你本能是对错的。——谚语
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吕氏春秋》
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马丁·路德
仅仅一个人的良心比所有的坚固要塞更安全。————艾匹克蒂塔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先从别人开始。——狄更斯
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拉伯雷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
一个人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有公众的支持,心灵也不可能得到安宁。高尚者无论走到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宁以义死,不敬幸生,而视死如归。——欧阳修
惟仁德才能永远屹立不摇。——荷马
良心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就不能得到发展。——卢梭
我活在人间只有一次,所以只要能为任何人做好事或能表示仁爱之心,我会即刻去做。我既不会拖延,更不会忽略,因为我知道生命对我只有一次。——格雷利希
对所有人来说,良心就是上帝。——米南德
智人不诈,仁人不党。——《国语·晋语六》
比海更宏伟的是天,比天更宏伟的是良心。——雨果
良心是腼腆的,它喜欢幽静,世人一吵闹就会使它害怕。——卢梭
仁者荣,不仁者辱。——《孟子》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汉书》
去不仁则仁存。——程颢、程颐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陆贾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叔本华
在爱心稀少的地方所犯的过错就越多。——罗威尔
良知:一种细微的,平静的声音,它让少数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章太炎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青年人陷于不义的时候,不敢对良心的镜子照一照,成年人却不怕正视,人生两个阶段的不同完全在于这一点。——巴尔扎克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张映斗
仁者无敌于天下。——《孟子》
求仁而得仁,宁怨填沟壑。——文于祥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鲁连子》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刘安
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高尔基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蒙田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刘向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夸美纽斯
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苏霍姆林斯基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布拉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轲
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艾迪生
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
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卢梭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扬雄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果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托·富勒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苏轼
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是良知。——马丹·杜·加尔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人可以由虚荣心知道什么是荣耀,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兰多
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雷伊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姚莹
仁以为己任。——《论语》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谭嗣同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蒙田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后汉书》
再没有比自身良心的审判更痛苦的审判了。——田德里亚科夫
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良心和美名。——乔叟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芥川龙之介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洛克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亨·乔治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海德格尔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罗曼·罗兰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想谩骂、中伤又怕叱责。……良心是在人内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莎士比亚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史襄哉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西塞罗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丘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罗曼·罗兰
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宋史》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篇》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莎士比亚
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毛姆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
良心才是我们惟一不可收买的至宝。——菲尔丁
良心是最佳的决疑者。——罗曼·罗兰
善的光荣是在他们的良心中,而不在人们的话语里。——托尔斯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张廷玉
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睛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卡耐基
惟一真正的责任,就是走向你自己的潜力,走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觉知,然后按照这样来行动。——佚名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守仁
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韩婴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
万事莫贵于义。——《墨子》
良心是神作为惟一的审判官能进去的神对的宫殿。——拉姆奈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
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苏霍姆林斯基
良知是什么?是未知世界的指针。——雨果
大仁不仁。——《庄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米南德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卢梭
良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他人意见的预告。——亨利·泰勒
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劳伦斯
白日精心干事务,但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托马斯·曼
对人民来说,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惟一的权力是良心。——雨果
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麦克莱
两个良心绝对不会一模一样。——萧伯纳
约束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良心。——佚名
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奥格伦·纳休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笛卡儿
良心是人生的根本。——雷利
良心自问正当的,对流言一笑置之。——奥维德
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拉蒙纳斯
如果你没有良心,先得把心革新。——谚语
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的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苏霍姆林斯基
啊!良心!良心!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高尔基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任何大人物的章饰,无论是国王的冠冕、摄政的宝剑、大将的权标,或是法官的礼服,都比不上仁慈那样更能衬托出他们的庄严高贵。——莎士比亚
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蒙田
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拉伯雷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吴敬梓
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爱·扬格
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弗洛姆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罗曼·罗兰
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果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