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瑞典留学生活语录 正文

瑞典留学生活语录

时间:2025-05-10 11:48:30

紧张而充实的留学研修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段异国生活经历感慨颇多。

在出国之前,我对于瑞典这个北欧国家知之甚少,觉得她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当我踏上这片绿色安宁的土地,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不禁会发出由衷的赞美。

在瑞典工作学习

我非常有幸能够来到世界著名的医学学府—卡洛琳斯卡大学进修学习。一到这里,即被这里浓郁、严谨、平等的学术气氛所吸引、所感染。在这里,没有学术权威和小辈之分,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权利与空间;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学生会与大教授争论不休,毫无畏惧权威之意。我所在的科室每周二都有组会,这是一个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的好机会。每周由一个研究者主讲自己最近的科研进展,然后,就是最热烈的时刻,大家毫无保留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当天的主讲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建议。我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也收获颇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文能力,而且也常常能捕捉到被我忽略的、而却非常有用的信息,使我在研究中茅塞顿开,更好地促进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在这里,研究人员一般都比较敬业,比如我们实验室有位老太太实验员因为要进行动物实验,每天早上很早就到单位开始工作,如果实验没有结束,她也不会因干满八小时而下班,从她这里改变了我原来对欧洲人的印象,即比较懒散。

在瑞典工作学习的日子,接触了不少博士生,了解了瑞典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在瑞典对博士生的要求很高,除了修满40-80学分外,博士论文还必须包含至少4篇在国际期刊和主要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章;此外,博士生还必须承担20%的助教任务。博士生的文章被SCI等等录用,导师一般会资助他们参加几次国际会议。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也值得我们国内借鉴。

在瑞典生活

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是世界一流的,常被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国家之一。瑞典以干净整洁著称,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北方威尼斯”,城中河流相当清澈,如此干净整洁的环境与瑞典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密不可分。在国内的时候是什么垃圾都塞进一个塑料袋里完事;而在瑞典,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从儿童时期便开始培养,垃圾分类也特别细,有的还要送到指定的地点。刚来的时候我还真很不习惯,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垃圾分类确实很有必要。

在瑞典,很多人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因此生活没有什么不方便,总体感觉,在这个干净美丽的国度里生活很休闲很惬意。

于瑞典人

来瑞典之前,听朋友说瑞典人傲里傲气,不容易接近,来到这里以后才明白这是瑞典人文化传统的反映,即沉默是金。

我每天上下班都需要坐小火车,却几乎没有碰到瑞典同事主动与我交谈。他们最多不过是点点头,问候一下罢了,然后就专心致志地看报纸了。我想他们之所以能保持沉默是金,就是文化传统的反映了。在去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小火车刚进入Flemmingsberg车站,喇叭便响起来了。我听不懂瑞典语,也就没在意。可过了一会儿,小火车仍然停在那里原地不动,我感到非常疑惑。邻座的瑞典人看到我一脸的迷茫,便用英语对我解释说前方铁路出故障了。我看到每位乘客都显得很镇定,没有人急躁。有些赶时间的乘客很有秩序地下车换乘公交车了,而留在车箱内的'人都是那样的平静,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仍然专心读着报纸书籍等待火车再次启动。所有这一切都显得如此井然有序,我想这就源于他们的沉默是金。

在斯德哥尔摩,很多街道两旁都种植着大量的柿子树和苹果树等等,到了金色的秋天,每一棵果树上果实累累,非常诱人。但是,我看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没有人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市政管理人员,在果实熟透的时候去采摘。这件事不禁也引发我深深地思考……

回首这段留学的岁月,收获颇丰,我不仅领略了瑞典迷人的风光、感受了瑞典人特有的性格,我想更重要的是在科研和学术上的受益匪浅。同时,我想我能够顺利完成研修工作,与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有了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关怀使我不再因离别而伤感、有了导师和同事的理解使我不再孤单、有了教育处老师的支持使我不再迷茫。我想难忘的瑞典留学岁月会给我的人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太短却明白得太晚

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老年人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年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

小孩子从小就要告诉他,养你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学、创业、娶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不要为了小孩子而活。

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朋友去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来却总是如此。朋友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她,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会如何如何……”我们对自己说。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

“等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

“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

“等到我死了以后!”……

人人都很愿意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钱,去购买后世的安逸。

一句瑞典语录说:“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

人生并未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得到。将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时间才享受”,我们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准备越充分越容易取胜

库阿特雷:

在考虑投入战斗之前,应该先做些准备。同理,在考虑着手谈判之前,也应预做准备。那么,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是否随利害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呢?

费黎宗:

不幸之处正在这里,利害关系越大、我们越被认做要负责,也由此越缺少准备的时间。一场重大的谈判总是伴随着大量的日常工作一起到来,而这些日常工作又必须处理好,因此,你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其委托出去。

商界中常出现这种情况,即首席谈判代表在他所代表的企业中占有重要职位:他通常是总裁,或是财政主管。这其实对他很不利,因为这就等于说他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把精力集中在他正在做的事情上。他肯定满脑子都装着其他各种事:一些主管人员有待会见,一些投资项目待做决策,一些工厂待视察,一些报表要转呈,一些议题待调研,等等。而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谈判者的时间、精力全部集中于所面对的谈判上。当然,他也许是他工作的企业中具有足够分量的人物,可以在必要时他做拍板决定。

库阿特雷:

阿那托里,你在一场比赛之前是如何从体力上做准备的?你注意自己的睡眠和饮食吗?

卡尔波夫:

体力的准备对一个象棋赛手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在商界或政治界我想也是一样。我经常特别吃惊地发现:一个企业家或一个外交官不太注意这种体力的准备。可是他们不论在哪一种职位上,都意味着将要集中精力面对一个长时间段和一种困难重重的、有时甚至是敌意环伺的处境;而只有一个身体完全健康的人面对这种压力和高度集中的需求时,才能经受得了。

我记得国际象棋界中,是波维尼克第一个强调指出了这种赛前体力准备的重要性的。波维尼克尽其一生都对自己的身体相当注意,他也一直对自己保养的好身体很满意,况且这种保养取得了惊人的结果:他在46岁时还拿下了世界冠军的称号。

在20世纪50年代,关心自己的体力准备情况还比较新鲜。幸好医学界很快就对国际象棋这项体育运动予以了支持。科研人员从特拉维夫运动会起开始了他们的测试,并将此种测试延续到东京运动会。结果他们非常吃惊地发现苏联队员的体质很好,因此竞技状态甚佳。尽管这些运动员们不擅长其他运动项目,但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坚持慢跑和各种形式的田径运动(比如斯帕斯基就如此),还有体操、滑雪和游泳等运动。我自己也一样,我坚持滑雪、游泳和做体操,有时也打打网球。

库阿特雷:

也就是说,科研人员们最后明白了:一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越好,比赛中就越能够全神贯注,并取得最后胜利。那么,在企业机构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费黎宗:

没有,企业中的保健医生们不会花时间在这类研究上面;设在企业场所内的健身房也不像货币那样被广泛使用,在加利福尼亚也许除外。但是体育锻炼肯定在身体条件和取得成就之间有某种必然的关系,特别是在面临一场高难度的谈判之时。既然所有形式的脑力战斗也同样由体力来支撑,所以我们只能建议谈判组的人员少喝酒、多睡觉,减少咖啡饮用量,或在可能时做些体育运动。

不要忘记,“使对手疲劳”是一种永远值得重视的有效战术,这种因疲惫造成败仗的例子历来就很多。从这一点来说,经常面临倒时差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每个参与者都会发现一场洲际间的谈判(我指的是一个欧洲谈判组与美洲或亚洲的谈判组之间进行的谈判),会因是否总在同一个场所而完全不同。例如一个欧洲谈判组在不得不每周去美国参加一天的谈判时,他们就会比在欧美两地间轮流进行谈判向对手做出更多的让步。然而美国银行家们似乎是不经意地指定所有的会议都在纽约进行……所以如果你打算向美国购买些什么、而你的总部却设在欧洲的话,那你最好尽量少穿越大西洋上空,并最好向对方提出请他们劳驾来。

推荐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申请留学瑞典同样如此。在和所申请学校没有太多的联系的情况下,推荐信是他人了解你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推荐信的成败从某种程度来说决定了申请的成功与否,其分量仅次于本科成绩单和标准化考试成绩。

推荐信的写作一般是通过国内(最好在国际上有点影响力)专家学者向对方介绍申请人的学习和专业方向研究兴趣偏好等情况。包括给予客观的品质和能力上的评价,也会涉及潜力和潜质的展望。瑞典多数学校都要求申请人提交两到三封的推荐信,一般还要求相关主管人或知名学者直接寄给指定的单位。

推荐信结构“三段论”

第一段写一些基本情况。推荐人和申请人的基本关系,如何相识,以及相识多久等最好提及,所要申请的学期科系等。

第二段是深化阶段。这一段也很关键,主要是推荐人对申请人的.资格评估,对申请人基本印象如何,申请人有何特别之处,举例证明一下,不过不宜长篇大论。

第三段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一段主要是推荐人对申请人的个人特质的评估,以褒奖为主,间或添加一些不伤大雅的缺点。注意一定要有闪光点,这也是申请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既不夸张又显真实。需要用事实证明一下,事实胜于雄辩。还有,要比较注意有技巧的说明一些申请人具有多么无限的潜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有多么浓厚。这些都更容易让人心动。

注意事项

写推荐信也是文件,文件一般有它的格式,所以要跟着格式走。但是也要不拘一格,你写出的东西和别人如果千篇一律的话,势必不会给人怎么深刻的印象。

当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提醒你,篇幅不要太长,再怎么华丽都会让人审美疲劳,一张A4纸500字的英文就够了,所以打打草稿还是有必要的。另外,推荐人的签名,是不可缺少的。